简论建筑工程施工甲方现场施工技术要点

2015-10-21 17:16倪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倪玮

【摘 要】民用建筑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这种社会趋势下如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施工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建筑工作人员面对的主要话题,本文就将对甲方现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甲方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新时期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众多建筑公司纷纷建立,虽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也使得部分建筑方不能依据国家法律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施工,使得不断出现达不到相关标准的建筑。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上是因为建筑施工方的错误施工、偷工减料等因素引起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甲方的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事实上建筑工程中甲方现场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正常有序进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甲方代表现场管理的成效才是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监督的重要手段。

一、甲方现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基础工程是各类工程项目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要求,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基础工程施工之前都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般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充分做好供电、供水和交通以及场地整平工作,这些工作被人们简要的称之为“三通一平”工作。

2放线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放线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相关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以使得其中的各种不良质量隐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预防,在施工中放线工作主要是根据图纸设计需要将在测定好的地面之上进行放线和具体放线的规划,这一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在放线环节还需要结合房屋的坐落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控制。

3基坑开挖。在房屋的放线工作完成且检测标准合格之后,在按照基坑的槽宽与施工要求进行挖土工作,还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和土质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安全工作,这样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够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

二、甲方现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并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

2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我们要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并标志出不同型号、单块模板尺寸、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

3对于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结构梁、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我们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绘制模板设计图,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程序报审,并严格执行审核后的施工方案。

4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需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5模板安装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做到模板内无积水,对于模板支撑系统应对立杆垫板、倾斜立杆、单独立杆、水平联系杆件及探头木方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浇捣混凝土时应有专人跟班。

三、甲方现场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在施工前,要按图纸要求的直径、级别、根数、形状、尺寸等作好钢筋下料,对于接头的位置、保护层的大小,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对于钢筋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图纸要求及规范要求施工,严格防止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以次从好的错误做法,钢筋在制作前,要将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清除干净,对出现现场缺少的一些与图纸要求型号不符的钢材,并需要用其他规格钢材进行代替的情况时,必须取得工程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同意,并办好设计变更的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要按钢筋下料单加工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编制下料单或下料卡,并标注编号、形状、规格尺寸、数量和部位,还要将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分门别类地整齐放在棚内,并注意保管,以防止污染和锈蚀,钢筋接头也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倍数进行焊接,要做到既节省材料,有能保证施工质量,而对于已经绑扎好、安装完的钢筋,尤其是梁、板的构造钢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防踩踏,以免发生变形,所以在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工要跟板作业,以便随时进行调整和加固,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原始试化验和现场的复试工作,要以化验单为依据,非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要加强自检、互检、抽查工作,对绑扎已经完成的钢筋,一定要与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相较核,不得有任何误差。

四、甲方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房屋的承载要求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结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一般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模板支撑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拆除模板等工作,对于浇注用的混凝土要提前试配、计量、配合比要准确,而且混凝土施工一定要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并处理好施工缝,加强施工中的混凝土坡度控制,在浇筑时应采用自下而上从坡脚处开始向上浇筑,振捣时先用振动棒振捣,再均匀振点,还要确保快插匿拔,为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采用微型平板振动器从下到上搭接振捣,直至表面不出现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其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其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七昼夜,所有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都必须设专人跟班检查。

五、甲方现场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1砌块在砌筑前应提前淋水湿润或使用专用砂浆砌筑,并且砂浆应该随时搅拌随时使用,一般的水泥砂浆都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都必须在4h内用完,一律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2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其范围一般是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进行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开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且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

4对于非承重墙应分次砌筑,且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一定要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 m,墙体顶部应预留出200mm左右空隙,在间隔3~5天后再将砌块用水泥砂浆斜顶砌筑,而且水泥砂浆必须饱满。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套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仅对建筑的安全及建成后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成本,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能够掌握更多创新的施工技术,无疑是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我們还需不断学习,力求进步,把工作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樊建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论[J],科技风,2012,(03),186-186

[2]刘俊,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2,(05),63-64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