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2015-10-21 17:16王朋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王朋杰

摘要:软土地基是我国最常见的不良地基之一,如果在工民建筑中不能很好的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那么必然会对工民建筑的安全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笔者对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在工民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如今己经出现了诸多类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技术;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需要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总结施工经验,以便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实现工民建筑质量提升的目的。

1 工民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我国的工民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其特点我们归纳为五点。第一,透水性差的特点。顾名思义就是说明其含水量较大。第二,高压缩性的特点。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它内部的空隙比较大,因此,它的压缩系数也比较高,具有高压缩性特点,这也使得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在现实中,有些软土地基上工民建筑会出现沉降问题,就是因为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特点。第三,触变性的特点。触变性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独特特点。所谓触变性是指软土地基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是固态的,当受到外界干扰,比如,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等,它就会发生一定的流动。第四,不均匀性的特点。软土地基中的土质具有不均匀性特点,因此,在实际中,软土地基中不同的土质,它的承受能力也有所不同。由于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时,地基的沉降也是不均匀的。第五,沉降速度快的特点。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软土地基会發生一定的沉降,它的沉降速度与地基上的荷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荷载越大,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也越快,它们是呈正比关系的。

2 工民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建筑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影响工民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工民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威胁。鉴于此,为了保证工民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从而减低软土地基的危害,促进我国工民建筑业的发展。具体来讲,软土地基施工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 1 水泥和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所谓水泥搅拌施工技术就是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使软土地基中的土质和水泥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一定的桩体,以达到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仅施工比较简单,而且可靠性也比较高。在具体的应用中,这种施工技术主要在那些含水量比较大的软土地基中应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如果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碎石,碎石就会增加水泥搅拌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进行处理。深层石灰搅拌桩是强制搅拌混合地基土和石灰,促使二者有化学反应生成,进而实现地基土稳定以及软土地基强度提高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较的简单,有着较好的经济性,房屋整体沉降以及软土层沉降可以得到有效减少,软土层的承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房屋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加固。

2. 2 换填法施工技术

在工民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换填法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顾名思义,换填法就是使用一些性能较好的土质对软土进行替换。具体来讲,在换填施工中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选择合适的换填土。在选择换填土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强度高、稳定性好、承载力大以及可压缩性低的卵石或者碎石等进行换填。第二,做好施工碾压工作。在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换填的时候,还要分层对其进行碾压,从而保证工民建筑地基的密实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软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中。

2. 3 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比较小,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强夯法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强夯法就是使用起吊机把重锤调到高处,然后再让重锤落下对工民建筑地基进行反复夯实的一种方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从而使软土地基满足工民建筑施工需要。

2. 4 砂垫层施工技术

砂垫层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简单来说,砂垫层施工技术就是选择一些砂石在软土地基上面进行铺垫,通过砂石铺垫可以在软土地基上形成一个固结的排水层,从而使软土地基沉降的速度加快,减少软土地基的固结时间,为工民建筑的顺利施工提供条件。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注意铺垫砂石的选择,一般来说,在砂石选择方面,我们都选择质地比较坚硬的中粗砂石; 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把砂石搅拌均匀,提高铺垫的质量。总之,砂垫层施工技术不仅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比较少,对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它也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案例分析

某大厦建设工程基坑东西长度为100米,南北宽为85米,坑深度为10. 5米,天然地基无法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经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了预制静压管桩桩基础方案;静压管桩有着较高的可靠度,它将预制的高强混凝土构件作为桩身。施工技术包括这些方面:

一是底桩定点:在具体的施工中,一般需要在每一个桩位处利用石灰或者贝灰以原定的桩心为圆心,然后以本桩桩径为直径,画一个圆形,以这个圆圈为基准压底桩,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成桩的偏差。

二是桩身垂直度:因为通常会有一吊有重锤的绳线设置于静压管桩机驾驶室,因为开机员利用本线来对桩一个方向的垂直度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另外控制另一个方向的垂直度,方法就是将一吊重锤的绳线设置于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利用两条绳线来对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三是接桩及焊缝:在接桩之前,两个节桩首先要保证是顺直的,并且控制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在2毫米以内,将焊接接桩法应用到管桩施工中,在焊接之前,需要仔细的清刷两节桩的端头板,直到有金属光泽露出来。控制焊接层数在两层以上,要仔细清理每一层焊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筑发展新时期,我国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中,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就是工民建筑施工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工民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非常大,我们需要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对软土地基的状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水平,从而保证工民建筑施工地基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工民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我国广大用户建造安全的工民建筑。

参考文献

[1]李革.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34) : 56 - 57.

[2]周荣娟. 浅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 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0,07( 11) : 59 -60.

[3]张立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06) : 106 -107.

[4]张立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46-46.

[5]张立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46-46.

猜你喜欢
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论工民建施工中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