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恒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比较低下,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广大施工企业及管理人员应仔细研究的问题。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高效的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切实意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管理不断的强化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管理措施
前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于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更重要的是将安全植入到每个相关人的脑海中去。
一、阐述影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1、 建筑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的不重视
1) 安全监督人员少、身兼几个岗位,导致安全监督岗位形同虚设不具备作用; 2) 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对安全的监督不够; 3) 建筑单位将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转化为自身的利润; 4) 建筑单位一般很少进行安全监察,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 5) 疏散控制导致安全措施对于企业形同虚设。
2、 对施工现场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现场上,工艺措施以及设计方案都不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去严格执行的,安全教育等都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施工现场存在着不合适的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方案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再者是施工现场上搭设的脚手架,很多都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指标来搭设,搭设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在施工现场上脚手板上经常会放置很多杂物,而脚手板的材料很多不牢靠或者是材料差,这些都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3、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不严格
劳动密集性是施工现场的特性,而从事人员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劳动者又较多让施工现场的管理会比较困难。而在施工现场上材料和施工工具的随意乱放、施工计划和步骤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随意操作现象等都屡见不鲜,还有施工人员之间随意搭配,没有协同合作的精神,而现场更没有严格的纪律管理此类现象。
二、阐述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責任制,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依据国家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条例来制定相关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然后将此规章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同时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严格的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细分,做到“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一旦发生现场安全问题,从容不迫及时应对,防止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个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技术设施、安全措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正确、不安全因素,提出修改意见和改正措施。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防微杜渐。现场了解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等的完成情况,依据建设部相关法规、标准对现场安全进行整体监控、评价,对检查中暴露的安全隐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编制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验收制度等,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是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应该按照“主管负责一体化”原则,同施工单位总负责人签订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一一明确现场安全管理的任务目标、奖惩措施,之后再与具体施工班组签订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书。
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是建筑企业的重要人员,也是工程能够按期完成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首先从施工人员的管理开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其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教育施工人员正确处理安全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工作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与此同时,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因为只有熟练运用规范化的操作技术,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还应对全体员工普及安全技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工作人员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企业还应倡导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效调节和控制施工,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
3、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安全管理
为了更好地做到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安全经费的投入比例,同时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管,及时更新安全设施,该淘汰的淘汰,尽量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建筑外围要进行封闭,设置安全网,在危险处设置危险警示和标志等。对于机械设备要做到及时检查,并进行修理和维护,确保资金合理的利用到施工安全管理当中。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工种多,人员杂,涉及面广,可变性大。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监理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安全巡视工作,而且公司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违规操作班组、违章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4、切实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安全管理实力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就必须针对所有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这样可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具有足够的施工安全意识。而安全教育培训又分为思想上的安全教育培训与技术上的安全教育培训两种。思想上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对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的讲解,促使建筑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所在,使其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针对技术上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对所有岗位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这样不仅可确保所有岗位技术操作具有一定的实力性、规范性,并还可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
5、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企业中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主要对于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工作积极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在工作中偷懒耍滑、违反工作纪律、不遵守上级命令的企业员工给予一定的惩戒。后果严重者,则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予以惩罚,反之,在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对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的员工,予以重大奖励。完善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管理工作, 施工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 强化安全法规意识。通过宣传检查, 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建设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全系统的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文化水平, 努力营造全社会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仁明. 浅谈工程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04)
[2] 张仕廉,赵隽. 建筑企业隐性安全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5(02)
[3] 李永奎,王润石. 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评述[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