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

2015-10-21 17:12勉晓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勉晓龙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进行施工全过程的策划、管理和实施。本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创新应用进行了论述分析,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施工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得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基于此,以下就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及其创新应用

1、节能技术。(1)墙体节能技术。作为建筑外围主体的墙体,其节能设计的好坏会对建筑的整体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2)太阳能技能技术。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3)隔热设计。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4)采暖节能技术。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

2、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技术。(1)外墙防渗技术。外墙防渗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避免雨水渗漏问题的出现。建筑外墙施工时应注重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穿墙孔洞.预留洞,外墙配电箱等易出现渗漏现象部位的防渗处理。(2)屋面防渗技术。建筑施工原材料中的砂浆.水泥均具有水硬性特质,施工时应注重天气环境变化,保证屋面终凝前不会出现降雨的情况。屋面施工前,要首先对屋面基层情况进行检查,找平基层。在保温材料上覆盖找平层时,要确保保温层平整,发现松动的问题,要及时嵌填平整。完成基层修整后,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在已处理完的基层上,通过刷素水泥浆的方法,保证基层与找平层的粘结效果。(3)门窗防渗处理技术。建筑物门窗是建筑物上活动次数,活动范围最多的部位,防漏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门窗防渗处理人员只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建筑理论,才能够确保门窗区域的防漏效果。由于门窗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整体影响,因此,在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时,不能忽视门窗安装的美观问题。

3、加固技术。(1)加大截面加固法。由于混凝土的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筑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构件,如梁,柱进行加固,用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2)包钢加固法。包钢加固法指的是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将型钢或钢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虽然其原理与加大截面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不能明显增大原构件的截面积。但包钢加固法的优势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因为它是直接对构件进行加固,因此受力更加可靠,用这种方法对构件进行加固也是最能提升建筑物质量的。(3)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与上两种加固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构件,通过对薄弱构件进行粘钢处理,增大它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1)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2)环保技术的运用。当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普遍把经济效益放在行业发展的首位,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建筑施工阶段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环保技术的运用。(3)监理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是单纯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理,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效果。如果缺少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创新技术的的应用也将无从谈起。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1、严格规范材料管理。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查,不合格的不使用,钢筋、水泥、电焊条都要有出厂合格证、检验单与技术检定合格说明,没有接到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经验证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发放和使用。材料使用前必须经过复验检验的物资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复验,未经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禁止投入使用。

2、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部门、班组的安全职责。各类专业岗位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时所搭设的支架及平台必须牢固可靠,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建立的安全网、护栏等必须安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

3、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先进设备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辅助和评定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先进的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低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节省了施工生产成本。同时,必须加强对设备的运用,通过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配合来达到企业推陈出新的工艺手法,从而大大提高施工生产效率。

4、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建筑施工主体的施工人员对土木施工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技能强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要定期的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满足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由此保证建筑企业良好的发展。同时在建筑施工中更多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建筑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其次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三是要采取措施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安全施工教育,逐渐地消除土木施工中潜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与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的施工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一定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特点,加强建筑的施工管理,严格规范建筑施工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关于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

[2]杨海泉.探讨节能施工技术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门窗,2013

[3]罗龙云.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探索科学,2015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