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前期现状调研分析

2015-10-21 17:16蒲玲赵丛笑管维颜用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调研分析园林建设海绵城市

蒲玲 赵丛笑 管维 颜用林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而粗放型的城市园林建设最终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病变,如“热岛效应”、“城市看海”、“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尽管南岳城区面积小,北面靠山,总体地势南低北高,但是城市混凝土、石材等硬化地面面积比例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强降雨季节个别地段积水严重等城市常见病症亦然存在。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南岳城区新型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岳城区;“海绵城市”;调研分析;园林建设

1、南岳城区概况

1.1 南岳概况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素以“五岳独秀”、“宗教圣地”、“中华寿岳”、“文明奥区”等著称于世,也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提名地。为适应名山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1984年成立衡阳市南岳区,管辖三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 [1]。

1.2 地理位置

本文所指南岳城区,即指南岳镇城区范围,东北至水濂路名人苑(E27°15′10″,N112°44′19″,海拔96m)、南至天子山广场(E27°13′55″,N112°44′03″,海拔111m)、西至西城区锦绣南山(E27°14′02″,N112°43′17″,海拔92m)、北到岳云中学(E27°15′09″,N112°43′17″,海拔122m),面积约6.0平方公里,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达217.2公顷,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15.3平方米[2]。

1.3 水文信息

南岳水资源特点:(1)南岳无入境河流,降雨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南岳降雨量随着地形升高而增大,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2)南岳水资源量大,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9130x104m3;(3)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是 不平衡的,季节差异很大,年份变化很大[3]。

1.4 气候条件

影响南岳气候的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理环境(尤其是孤山的海拔变化)和大气环流。南岳属于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的气候特色。山下平均降水量1497.1mm,相对湿度80%,无霜期280天,冰冻期10天左右[3]。

1.5 城市病态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城市建设的步伐,而粗放型的建设最终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病变,如“热岛效应”、“城市看海”、“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尽管南岳城区面积小,北面靠山,总体地势南低北高,但是城市混凝土、水泥、石材等硬质地面面积比例高,热岛效应比较明显;强降雨季节个别地段积水严重等城市常见病症仍然存在。

这些城市病的出现不是偶然,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困难重重。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海绵城市”便应运而生。

2、“海绵城市”介绍

2.1 顶层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关系众多系统部门的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协同配合。我国于2014年10月对外发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该指南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及其构建技术框架,明确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过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要求和方法[4]。

2.2 概念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4]。

3、南岳面临的机遇

2015年7月20日,南岳区的南岳镇成功入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根据该方案,南岳镇将获得资金重点倾斜,并被赋予不少先行先试政策。诸如享受优先推荐参加国家试点示范的权利,如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住宅产业化等试点[5]。

如今南岳正值旅游业飞速发展时刻,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众多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南岳城区也不断被绿化美化,但这与住建部构建海绵城市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严格按照住建部要求,从前期调研到设计施工,标准化、全面化、前瞻化,因地制宜,把美丽的南岳建设成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绿色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

4、南岳城市绿地的现状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规划、市政、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建筑、水文等部门,由于专业限制,这里仅就本行业---园林绿化说起。城市绿地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场地,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及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合理地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5]。

我区的园林绿化项目多设计外包,本地单位施工,基本能达到要求的设计目的,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但是对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还存在不足之处:

4.1 传统施工模式

在“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前几乎所有绿化都基于这种传统模式,即:对于栽植条件较好的,如无建筑垃圾、石块等,便直接在承载的地基土上根据栽植植物类型铺上黄土,施肥栽植;条件差的,如拆除的建筑地基,则平整场地清捡建筑垃圾后换土施肥栽植。这种栽植方式只要管护得当,植物生长态势一般都会很好,但由于表层泥土吸满雨水达到饱和状态后无法滲透到透水能力有限的坚硬下层,多余的雨水便顺着地势较低处的道路、下水管道等白白流失,干旱之时却又需大量人工浇水管护方能正常生长。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上未能起到绿地调节雨水径流的作用,无法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调蓄备用。

4.2绿色屋顶匮乏

由于屋顶绿化对于房屋结构、屋顶荷载、防水、坡度、空间条件、植物配置等有严格要求,导致屋顶绿化造价偏高,且对于旅游城市来讲,房屋设计必须与南岳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因此大多数楼盘特别是楼梯房以坡面屋顶为主,如紫云小区、耕耘小区、喜洋洋小区等新建小区,平面屋顶较少,有平屋顶的,开发商基于造价的控制也未搞屋顶绿化,个别有屋顶绿化的,也是居民自己重新做的屋顶防水,砌上矮小的围护构筑,小面积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或者时令蔬菜,绿化效果有限、调节雨水径流量作用有限,更无法与房屋整体雨水收集利用相结合。

4.3 透水铺装率超低

纵观南岳城区地面铺装,举目都是混凝土地面、水泥地面、花岗岩等硬质铺装地面,城市热岛效应显著,仅万寿广场停车场、天子山广场、共和酒店停车场有部分半透水铺装,此类铺装地面为造型镂空嵌草砖直接铺砌在路基上,仅在地砖镂空处种植小块草,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有限;诸如鑫盛广场、南岳牌坊广场、大庙南北门广场、游客中心停车场及前坪广场、锦绣南山前坪广场、方广路停车场等无一不是全硬化混凝土或水泥或花岗岩路面,虽然整洁干净、易清扫、易维护管理,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停车场建设角度来讲,对于雨水的径流调节作用为零,更无蓄水作用。

5、建议

5.1部门密切合作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城市规划、市政、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建筑、水文等专业,需要各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协同配合紧密衔接,共同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共同落实住建部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将各个环节与该指南要求相结合,在相关案例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构建智慧型现代化的海绵城市。

5.2 做好城市绿地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场地,也是见证项目绿化效果最直接的部分,因此做好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意义重大。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在做城市总体规划时,根据全区控制绿地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建设目标。

二是种植设计应符合园林植物生理生态及养护管理技术要求,通过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客土或改良土壤增强渗透性能、选择适宜的乡土植物和耐水湿植物等方法,避免因不适应水湿环境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三是在污染较为严重区域或者污水处理厂等特殊水域,提前合理设置预处理设施,通过人为干预手段植物自然分解的方式将被污染的水资源净化处理,如通过设置人工河道、溪流等方式,模拟植物自然生长态势,分段式配置净水能力超强的芦苇、香蒲、菖蒲、莎草、茭白、凤眼莲、浮萍等水生植物;

四是做好屋顶绿化。在屋顶绿化率几乎为零的南岳城区搞好屋顶绿化将会为五岳独秀的南岳锦上添花。屋顶绿化种植设计原则:选择耐寒耐旱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适当栽植彩色植物;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点缀。常见灌木有罗汉松、黄杨、珊瑚树、棕榈类、蚊母树、丝兰、栀子、紫荆、紫薇、贴梗海棠、腊梅、玉兰、杜鹃、山茶、含笑、月季、苏铁、海桐、构骨、葡萄、紫藤、常春藤、桂花、迎春、芙蓉花等;常见草本地被植物有:葱兰、韭兰、吉祥草、麦冬、三叶草、沿阶草、吊竹梅、石竹、鸢尾、茑萝等。考虑到屋顶的承载力及防水性,应尽量不用乔木、少用灌木、多用草本植物。施工过程中,屋顶绿化面积较大、植物配置较多时,应在防水层以上设置排水系统,并与房屋整体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

五是加大透水铺装率。目前城市绝大部分地面均为硬质地面,透水率几乎为零,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就必须建设生态型停车场、广场,建设透水蓄水地面铺装,而新型的透水混凝土地坪,则具有透水、承载力高、颜色丰富、方便造型等优点,能有效截留雨水使之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5],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 [5] 。

6、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汲取先进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经验,所有的城市建设部门必须摒弃各自利益、协调合作、共同研究,力争把南岳建设成为更加美丽、绿色低碳的海绵智慧城市。

作者简介:蒲玲,女,1983年12月出生,风景园林专业学士学位;园林绿化工程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为园林规划设计、森林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南岳衡山旅游网.南岳衡山概况 http://www.nanyue.net.cn/news/3266.html(2014/8/5)

[2] 南岳城景鄉绿化一体化被授“全国绿化模范” http://hengyang.jiwu.com/news/1538129.html (2013/06/05)

[3]彭珍宝,范水平,旷建军等.南岳树木园树种特性与驯化栽培.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3:2

[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

[5]南岳镇入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http://www.nanyuenews.com/Info.aspx?Id=19778&ModelId=1(2015/7/23)

[6]透水混凝土http://baike.haosou.com/doc/5724292-5937027.html

猜你喜欢
调研分析园林建设海绵城市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调研分析
当前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分析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2012—2014届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分析
2014赛季与2015赛季广州富力队中超联赛调研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园林工程管理的研究
加强园林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
大数据时代下“被直播”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