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要】读者反应批评始于20世纪60年代,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或接受美学。其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在于强调批评应以读者为中心,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读者的行为和阅读过程。作者出版作品之后并得到读者阅读之后才会体现出其真正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本文使用读者反映批评中的“期待视野”“空白艺术”和“阅读行为”理论对《茶馆》进行意义解读,分析其重要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空白艺术;阅读行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19-02
一、《茶馆》中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反应批评顾名思义以读者的感受和理解来欣赏和解读作品。期待视野”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同时又都在拓展着“期待视野”。这也正是姚斯所描述的那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作品会对读者的阅读期待产生有力的回应和反弹。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对于《茶馆》这部作品的理解,不同时代的读者也是不同的。当代读者可能读者会觉得这是一个讲述茶馆里面的故事,围绕着某一个中心人物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情境戏剧。但实际上老舍先生并没有满足这类读者的所想的期待视野,而是对读者期待视野的颠覆,从茶馆的发展显示了时代的发展,超出常人的思维,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效果。不着重用结构情节吸引观众,而是把一些典型片段放在舞台上,使观众对戏的发展有思考的余地。
老舍先生通过《茶馆》的三幕戏,叙述了三个历史时代的变动。《茶馆》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趣味,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当代读者来说,这颠覆了他们的美好情境喜剧的期待视野。三幕戏的幕起之前都有一段对茶馆的介绍,描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反映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这是和平年代的读者无法想象到的经历,《茶馆》对于当代读者的期待视野更是颠覆。刘章春中指出:“对于茶馆最动人心弦的地方莫过于它的悲剧情调。随着岁月的流逝,茶馆逐渐衰落、破败,原来那种热气腾腾的景象消失了,变得黯淡、萧索、阴冷起来,使人感到整个社会都在滑向一种毫无生气、单调而窒息的境地。”试举主人公为例,茶馆的王掌柜是个富有进取心的人,他想方设法顺应时代潮流,改良茶馆,维持茶馆,使之能保存下去。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宪兵队和美国鬼子作威作福的时代来了。王掌柜把茶館传给了儿子,甚至还想雇个女招待。这些都是当代读者所无法想象的场景,是对其期待视野的完全颠覆,从而使读者对其留下深刻印象,深受读者喜爱。
二、《茶馆》中的空白艺术
何谓空白?它如何变成一门艺术?谁在空白与艺术之间搭建了桥梁?百度百科对其解释如下:“空白艺术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是艺术品虚实相应,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注重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为‘飞白,画家为‘留白,音乐家为‘煞声。而文学中的空白则彰显出作品的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阅读活动》中,他认为:“空白则指文本整体系统中的空白之处。对空白的填空带来了文本模型的相互作用。”在伊瑟尔看来,文中的“空白”是“一种寻求连接缺失的无言的邀请”。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写出来的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但文本中已经确实写出的部分为它提供了重要的暗示。伊瑟尔把它称为“召唤结构”是十分恰当的。一方面,空白吸引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使之“具体化”为具有逻辑性意义;另一方面,这些空白又服从于作品的完成部分,并在已经完成部分的引导下,使作品实现意义的建构。伊瑟尔认为,空白不是消极的限制,而是对读者一种有益的召唤。
在老舍的《茶馆》中有很多方面的艺术空白,留给了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下面就是典型例子:秦仲义满腔热血,倾其家产,实业救国,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结果自己年逾古稀穷困潦倒;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蹲了监狱,出来之后买菜为生,养家糊口,朝不保夕;王利发一生经营茶馆,不忘改良,想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在战乱的年代活下去。五十年前的常四爷这个正直的汉子和茶馆的房东秦二爷都没有逃脱潦倒的命运。最后一幕时,三人都已年逾古稀了。他们的一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维护家庭,为生存奋斗,但结局都是两手空空。他们回忆着一无所得的一生,为仍活在人间如同行尸走肉的自己举行着葬礼。虽然文章明确告诉了读者王掌柜吊死了,但是对于另外两位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让读者根据时代和文章去推断他们的结局。而读者对于空白的填充总是不确定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在一定的语境下,作品所包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越多,读者越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深入参与文本潜在意义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以及进行作品艺术的再创造。欣赏一部作品不应该只看作者说了什么,而应去发现作品说出来的部分,而正是没说出来的部分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周妮认为:“水上可见的八分之一与水下隐藏的八分之七”,从而“以小见大”,“无中生有”这正是对冰山理论的阐释和空白艺术的解读。由此可见,阅读正是多作者作品的解读,也是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读者要善于挖掘和捕捉空白背后隐藏的信息,从而尽可能无限接近作者的真实意图和真实思想。
三、《茶馆》与读者的阅读行为
读者的阅读行为往往与读者自身的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每部作品中作者都会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当读者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时,首先看到的便是《茶馆》人物列表和对人物的大体介绍。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常四爷和王利发的描述。老舍的剧本上是这样写的:王利发--男,最初与我见面,他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看到这里时,读者会不禁想象作者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如何对他的这些特点进行阐述。在想象的过程中读者便形成了自己的期待视野,再继续读下去便是一个对期待视野的进一步发展或者纠正的过程。其中,最符合王利发人物形象的台词就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为了摆脱经营困境,他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由此可见王掌柜是很精明世俗的一个人。渐渐的读者会继续在自身的阅读行为中寻找自私和心眼不坏的证据。自私体现在裕泰茶馆一直不肯添加人手,李三一直抱怨王掌柜抠门,而最终受累的是他的妻子和李三。后来康顺子找到茶馆里,王掌柜虽不情愿但还是收留了康顺子和他的儿子,一直善待他们,可见王掌柜心存善良。读者在阅读行为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期待视野,不断的解读文章人物的形象。
常四爷作为茶馆的老主顾,身为“旗人”,为人正直,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他敢于当面指责流氓打手二德子,担心国家的白银流到国外。而他命運的改变就在于说了一句“我看,大清国要完”,被抓入狱,改变一生。像我们当代读者中会始终坚持好人有好报的理念,不禁期待他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是那个时代并不会满足现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是将其打破,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去反思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阅读行为贯穿在整个戏剧的过程中,读者不断的通过这种行为产生期待视野,同时又在不断地就改变中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进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意义,找到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老舍的《茶馆》进行解读。当然老舍并不仅仅是从我分析三个人物描写开始的,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每个都以自身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阐释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们并不完全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发起对象,仅仅是生活在身边的小人物。正如老舍先生说过:“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用他们的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正所谓小人物反应大世界。
对于读者来讲,每每读者老舍对人物塑造的段落或者词语中便会产生自己的想象和阅读的期待视野,而在描述中又添加了很多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用来调动读者的积极作用,发挥读者而非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让读者参与作者作品和人物形象的再创造。这也正是伊瑟尔对于“阅读行为”的一种阐释:“可以被概括为一种可以容不同的观点、期望与反思在其中的万花筒”。正是这种空白艺术与意义的模糊性增加了老舍《茶馆》本身的艺术容量,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对文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不断地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这正是《茶馆》能够超越时代,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也正是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根本意义和美学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孙彩霞,武新玉,陆辛,吕超,张峻萍.西方现当代文论要著研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22
[2]刘章春.茶馆在世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3]老舍.茶馆·龙须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4]汪正龙.文学理论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何懿.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6]刘捷,邱美英,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朱光潜.谈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张丽梅.读者反映批评[J].潍坊师专学报,1999,(4):35-37
[10]潘玉.对文学作品中“空白”艺术的理解[J].文学语言学研究, 2008(13):201.
[11]周妮.空白的艺术[J].宜春学院学报,2008(5):136.
[12]林岩.老舍论人物形象的塑造[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6): 36-42.
[13]董克林.台词艺术的魅力[J].戏剧文学,2007(7):41-45.
[14]汉斯·罗伯特·姚斯.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M]. 1967.
[15]Wolfgang Iser. The Act of Reading[M].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