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世修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未来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绿色施工的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意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是当前建筑领域提出来的新理念,是指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材料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做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能耗,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污染的效果。随着如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我们要积极采用有效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建筑能耗。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31854m2(含地下室面积4485m2),建筑总层数7层,局部8层,地下1层,最大高度35.65m;北区建筑面积为20390m2,建筑总层数5层,最大高度22m。
为减少施工对正常生活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按照绿色施工要求,公司首先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将各小组的主要职责任务落实下来。按照国家《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执行,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行性,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绿色施工技术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指导书。在施工过程采取动态管理,同时加强技术监管,根据施工现场的进度或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和有保障的技术支持。
2 绿色施工措施
2.1 環境保护措施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尘土、噪声、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要有针对
性地处理;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由专人负责;场地内裸露地面、易产生风尘的材料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覆盖,避免起灰扬尘;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均采取遮盖措施;现场工地大门入口设置了洗车池、冲洗设备,保证施工车辆不带泥土上路;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封闭存放,余料及时回收;楼层建筑垃圾袋装封口以后由施工电梯垂直运输至地面。
(2)废气排放控制措施
现场废弃物统一回收和处理,模板、木档下脚料定期有人回收,不允许在现场燃烧废弃物;设置危险品仓库,并配备灭火器及消防砂,对危险品、化学品使用薄膜覆盖隔离存放,减少挥发、遗洒。
(3) 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措施
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现场设置电池回收箱。回收的废电池、现场办公产生的废墨盒、现场施工遗留的油漆桶、涂料桶均实行分类存放,每天环卫工人到现场收集并统一处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有毒有害废物均实行100%分类,不允许混放;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及有毒有害垃圾三类,定期袋装清运。
(4)污水排放控制措施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现场设置了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现场卫生间处设置三级化粪池(总尺寸4m×1.5m×1.5m),进行粪便处理,并定期清理。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5) 光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进行电焊作业时,安排在室内墙角处,避免电弧光外泄;夜间照明,及时调整光源方向,并尽可能地在加工间操作;工地大型照明灯具背向设置,并安装灯罩防止强光线外泄。
(6)噪声控制
木工加工设备等噪声较大的设备离现场办公区和周边住宅区50m以上,确保本工程所有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规定以内;加工设备设置了隔音围挡,有效地降低了噪声;吊装作业指挥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施工中,土方开挖合理利用,部分本工程土方回填,多余部分政府统筹安排集中围海造地;现场设置9个噪声检测点,项目部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测。
2.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以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提高利用率。比如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因采购而造成积压或浪费。优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1) 节材措施
项目施工伊始,项目部就对工程全部材料按照就近优先的原则进行了选材,每次选材均有实施记录;临时设施采用标准化、工具化、定型化设施,现场施工区、办公区及仓库采用定型化可周转移动板房,装拆简便,可重复利用;采用铁板制做人货电梯卸料平台,可重复周转使用;面砖镶贴、铝板安装,全部预先进行总体排版;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减少钢筋搭接用量。
(2) 材料资源利用
废旧模板用做安全通道踏步挡板、脚手架、水平防护封堵以及垃圾桶、隔离栅栏;利用混凝土余料对现场硬化道路修补、制作各类预制件,如过梁、模板钢管支架混凝土底座等,砂浆余料制作垫块;现场办公用纸严格管理,非重要资料文件严格执行双面打印,不可再利用的废旧纸张分类回收处理;施工电梯及电梯口防护门均采用了自制的标准化、定型化防护门,可多次重复利用,节省资源;使用型钢制作定型化茶水亭、定型化钢筋加工棚、定型化宣传栏;使用余料制作定型化气瓶推车、接地保护设施。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现场办公区、工作区用水均采用节水器具,且办公用水与工程用水分别计量;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现场部分用水及消防用水采用合格的河水;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现场通过集水坑收集的雨水沉淀后进入蓄水池,然后通过高压泵把水抽至各楼层用于混凝土养护;喷洒路面及绿化浇灌用水全部采用河水。
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保湿保温布覆盖浇水养护;墙柱及栏板混凝土采用手动喷雾器喷水养护;项目部安排人员定期检查用水管网和器具,如有渗漏及时修理、更换,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卫生间采用拉杆式统一冲水开关;洗脸盆废水管道排水口设在小便池侧面,不定期冲洗小便池,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4 节能与能源利用
(1)施工现场、办公区分别安装电表计量,项目部安排专门人员每月定期进行耗电量核算;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定期进行耗能计算核算;办公区及施工现场派专人检查巡视,做到人走灯熄、人离机停。
(2)办公用房均采用雅致牌活动板房,顶棚采用吊顶,墙板热工性能达标;.现场厕所、门卫室采用蒸压加气块砌筑,屋面采用岩棉夹心板,可重复多次使用;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大于80%。
(3)材料运输与施工严格遵循就地取材原则,确保了材料产地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范围内的比率达到90%以上;其中钢筋产地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比率为93%,混凝土、砂浆和加气砌块的比率均为100%,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4)项目部编制了控制性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用于指导施工的月形象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了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
2.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根據工程进度对施工现场布置实施动态管理,在开工之前就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3个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对办公临设位置、材料堆场、材料加工区、临时道路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置;现场办公、仓库采用结构可靠的2层轻钢活动板房,减少了临时用地面积;本工程原计划设立员工活动场所200m2,民工食堂220m2,经协商,现利用篮球场地组织民工活动,民工就餐安排在校园食堂;现场道路实现了地面硬化和绿化,不仅减少了扬尘,还避免了水土流失。
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需在规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做好事前规划
对施工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结合实际制定经济、可行的绿色施工技术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产业政策;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和环保节能设备;进一步加大建筑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例,提高事前规划的效率
3.2 宣传绿色施工管理意识
进一步加强有关的宣传,选取绿色施工的主要特点,扩大宣传;领导加强重视,要求技术人员自觉参加,才能持续进行绿色施工。
所以,应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大众普及环保理念,特别是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意识。让社会大众增强环保意识,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宣传环保意识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意识及专业技能,确保从事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和深刻的环保意识,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的不断发展。
3.3 做好动态监管和考评
总体上实行动态监管,使用大量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管控,全方位采用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的方式,主要对施工策划阶段、准备阶段、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和后期的验收进行管控,更好地实现绿色施工目标。开展施工评价时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实行定期评价,并强化对绿色施工的监控管理。
3.4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目标方案,实现绿色施工的标准化、制度化,并确保绿色施工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的审批应更加严格,审批前认真考虑其经济因素和环保因素,综合考虑,在坚持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对建筑项目进行审批。提高绿色环保的建筑项目审批通过率,减少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审批通过率。
3.5 施工过程的绿色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最关键的,也是施工单位最应该控制的是施工阶段。项目在施工策划时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特别是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价出需要重点注意的环境因素,对重点注意的环境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施工阶段的重要施工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的管理和噪声管理等。立足于绿色理念和环保意识,在对施工的用具进行选择时,要认真分析用具的技术含量、能源消耗情况、污染程度等,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污染较少或者没有污染的用具。对施工工具要定时进行有效维护,维护时要尽量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对于施工工地水资源的管理,尽量安装节水型的设备,减少施工期间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4 实施效果
本工程通过绿色施工的策划、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减少了场地干扰,保护了周边环境,节约了大量资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经对比共实际节约成本220万元,实现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的综合平衡。该工程的评价体系结合了国家《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组织的绿色施工总体上提高了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认识,使业主和监理方对绿色施工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广泛推进绿色施工的管理、技术和政策法规的系统研究,促进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从而保障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有力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蕴晶.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7).
[2]刘鹏.浅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