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15-10-21 17:07王丽丽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5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院校

王丽丽

[摘          要]  随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我国在世界上确立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为机械制造专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应对行业发展需求深入解读,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通过对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索了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机械制造;现状问题;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132-02

目前,随着日益深入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改革,开始日益突出了人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而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是产生矛盾的根源所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的存在。因此,必须改革机械制造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毕业生,以构建适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工作实际

设置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应围绕完成综合工作项目进行。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将理论学习有机的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科学的课程和专业,让学生获取综合性的技能,而并非是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割裂。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内容严重与工作实际相脱离,使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欠缺实践能力,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直接联系实践技能,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对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二)教师具有落后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还较短,机械专业教学还在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沿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仅仅是灌输和讲解纯理论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尽管对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比较重视外,但对本位思想过于强调,不单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将来具体的工作情境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样既不能训练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同时也不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需要。

(三)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理论课程严重脱离教学实践。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方面,更多的是灌输和讲解重复的理论知识。而机械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同时实训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又不断地重复和交叉。由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严重脱离教学实践,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操作能力具备,但却未能很好地提升和锻炼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发展的潜力欠缺。

二、高职院校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主要侧重于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为了实现高效、优化的目标,目前,各个职业院校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更好地衔接实际工作和教学内容,压缩课时。改革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设现代设计制造类技术理论课,将传统专业课浓缩

尽管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但机械制造专业在设置专业课程上的特点和模式是固定的。随着迅猛发展的制造技术和不断出现的新的生产模式,机械制造专业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高职院校教学总体知识体系中,现代前沿知识应占十分之一。企业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都是对二维设计比较偏重。而随着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为了满足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三维软件开始应运而生,它集中了分析、制造和设计功能,和传统的机械二维软件相比,因为其强大的优势,在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高职院校应与科技发展和时代变化相适应,对三维设计与制造课程进行增设,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制造、设计和分析模块,使教学和企业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技能,为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夯实基础。

(二)构建与调整项目内容,对传统专业课进行整合和优化

以《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通过将这门课程重组零件制造控制、机械加工实训、将原有的内容打破,将课程模式由原来的介绍理论,改成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同零件规程的编制工作。每一个项目的组成是若干个模块,包括质量分析、工件加工、工装设计和工艺编制等,各个模块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包括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同时还有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等。通过对传统专业课程整合,使课程教学更加优化,能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好的适应。

(三)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把握好尺度,既要规避所学专业口径太宽,又要规避所学专业培养口径过短。所以,要对基础课程知识比例给予保障,并以此为基础,对符合本校特点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构建。例如,以磨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三个专业方向为例,首先应对各类知识的比例进行设置,专业岗位知识约占40%,现代前沿知识约占10%,基础知识约占40%,其他扩充知识约占10%,每一个专业方向同时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围绕核心课程,展开整体课程设置,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能力进行锻炼和提高

设置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和设置不同教学项目,对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的工作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作为一项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实施的。由学生具体负责收集信息、实施和设计方案,一直到完成后的评价工作。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是答疑解惑、指导和咨询的作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为此,在课程安排上,应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由教师讲为主,转变为学生做为主。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从传授知识向学生认知和接受过程转变。并以实际过程中的工作为导向,对教学框架进行构建。

好的教育依据的是人才培养准则和社会需求,好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为了更好地与时代的发展相顺应,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普通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对“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视。而改革機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既关系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与本专业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更符合企业需求,使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升到新的高度,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危春燕.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28).

[2]王守军.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3).

[3]王海庆.探索机械制造专业的实践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21).

[4]邹鹏.机械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

[5]易素君,赵景海.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企业中教学的实践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3(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设置院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