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晓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施工工程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施工技术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技术的综合性要求非常高的。本文文进一步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
引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关系到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更应该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优势,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整体价值。基础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条件和环境下施工会出现各种问题,进而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影响。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技术应用,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打下结构、质量与安全等综合方面的扎实基础。
一、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1)在施工前,要具有地质勘查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充分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并详细阅读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为工程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2)在土方开挖前要调查并清除施工途中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包括各种已有建筑物、马路、电线、沟渠、坟墓、种植用地等,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一些大型施工机械在行驶往施工现场的途中,要事先做好道路的疏通工作,必要时可对承载能力差的道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加宽,以确保机械的安全和工程能如期完工。
(4)在山区中施工作业要注意地质、岩层、是否存在断裂地带,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土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滑坡现象,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避免火山,泥石流和强烈风沙等自然灾害发生给施工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如遇其他不稳定迹象时,也要及时做妥善处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要保证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的准确性,确保其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辦理预验手续,对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若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以保证工程质量。
(6)做好施工地点的清理工作,保持其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积水的顺利排出。若在设计中没有明确要求,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大于等于 2%的坡度。
(7)开方挖土较深时可能会低于地下水位,这时要采取措施,做好地下水排水工作,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通常将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 0.5 米左右,然后再开展作业,可保证施工安全。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注意事项
对于基础施工作业方面我们需要做好注意事项,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对于基础较浅的的施工作业面方面,要首先根据施工需要,划定一条基准灰线,并根据这条基准线画出槽边轮廓线,从而使整个施工的作业面顺利有序的展开而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施工方面,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科学的排查和考虑,进而进行基础开挖等工作作业,从而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同时影响施工的情况发生。另外,还需要保证整个工程地基的强度。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支撑,因而必须保证其可以承受建筑物的所有结构负荷,在地基相关结构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等方面严格把关,务必使其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地基和基础工作面的相对广阔,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最后,任何材料都有其使用寿命,在地基施工前也要充分考虑到地基变形值的范围等因素和问题,要确保其始终处于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避免建筑物的开裂和倾斜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1)锚固技术:在进行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到锚固技术,主要原因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址基本上都是在山区等偏远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对于时间、物力、人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通过使用锚固技术,对于促进工程施工效
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锚固技术还能够对基础工程进行处理,进一步确保基础工程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2)预应力管桩技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时候,合理的选用预应力管桩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使用预应力管桩的时候,应该准确地了解到预应力管桩中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与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不同功能,这两者会对水利水电产生不同的作用。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预应力管桩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利用预应力管桩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会利用到以下几种方法:分别为振动法、捶击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在具体的施工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静压法与锤击法,而捶击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效率,对于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技术选择的时候,首先需要确保已经掌握水利水电的具体情况,只有了解具体情况,才能够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当预应力管桩的沉降工作施工结束之后,一定要全面检查预应力管桩的整个质量,相关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确保预应力管桩的整体质量。
(4)水泥土加固技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所使用的水泥土,一定要确保水泥与水进行了充分而均匀的搅拌,确保水泥土的强度已经达到实际施工的要求。水泥土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固工程地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施工方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地基整体的承载能力达到施工的要求,在进行水泥土灌浆的时候,深度都会保持在 50 cm 左右,另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土壤的密度、土壤的质量等方面的因素。
(5)软土处理技术:首先是采用挖出置换法,也就是将工程某个范围内的软土全部挖出,换上没有侵蚀性、没有压缩性的三里材料,例如灰土。第二种是重锤夯实发,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履带式起重将重锤吊起,吊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再将重锤下降,利用重锤的巨大重力夯实土层。第三种方法是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基本上都是依赖人工,利用人工的方式将基础表层或者是基础内部的积水排除干净,此外利用自重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将基础内部的积水迅速排除干净。
四、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必须留余足够多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地基基础要具备足够的防潮、
抗冻、耐久、耐侵蚀等能力。要确保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保证它在建筑物的容许变形值内,才能避免建筑物开裂、倾斜变化等等。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在施工时一定要控制好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为建造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基础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应该重点对基础施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得到全面地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2】范江淋.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常用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3】黄晶纯.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4】吕中布.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陕西水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