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解决方案

2015-10-21 17:12崔永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质量问题市政道路解决方案

崔永斌

摘要: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去解决市政道路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控制、工程造价以及工程材料五个方面。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前提和框架,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细节保障,不但要考量到因地制宜的因素,还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构方案的合理性,是工程质量保障的最起始环节;施工组织计划是进行施工的前提,是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应该是动态性的计划,必须适应多变的市政道路环境;施工过程控制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控制和施工监管的控制,施工人员对施工设计意图、要求、标准、计划进度等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顺畅进行;工程造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过高的工程投标报价不易中标,而过低的投标报价则会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降低质量标准和偷工减料,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市政道路工程材料是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择、组成、质量是否合理,材料验收、保管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1、路基沉陷问题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障路面稳定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对于城市道路而言,路面下方往往会铺设非常多的管道,管道施工中槽沟回填的压实度直接影响路面稳定性,一旦回填压实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导致路基沉陷现象发生。管道槽沟回填常见问题有填土太厚、填土不均匀、倾斜碾压等。当管道槽沟回填土不符合要求时,长期的行车荷载作用会使上部管体破裂。倾斜碾压的坡度越大,压实功能越不能正常发挥,并且如果回填土中含有坚硬块状物,会导致土颗粒相互挤压不均衡,造成整体不密实,经过碾压后出,块状物周围产生空隙,成为路基沉陷的隐患。

2、路面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中常见的路面质量缺陷表现为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路面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如果水泥的稳定性不符合施工要求,则会造成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偏大,进而降低了水泥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这种状态的混凝土使用于道路工程中会造成路面磨损起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护模板表面不清洁或出现变形,会导致支撑有质量漏洞。施工中,如果水泥混凝土混合不均匀、操作不规范,达不到施工要求进行进行施工的话,会导致道路施工材料不合格,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进而影响道路路面质量。

3、排水系统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的基本条件不高的话,经过长时间的行车荷载作用会导致排水管道及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出现局部积水现象,如得不到及时维修,长时间后甚至会出现管道破裂或管道借口开裂现象。排水管道施工时如果质量为得到控制或质量为达标,会造成直接外力破坏,出现管道破裂或接口开裂现象。排水管道接口如果施工之初就质量不高的话,后期容易出现接口偏松或裂缝现象,导致管道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管道漏水。检查井施工质量差,导致井壁连接管的结合处出现渗漏。

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路基问题的防治措施

地下管道的槽沟回填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施工要求和标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控制回填土的厚度,根据路面平行分层控制填土水平;在新、旧填土衔接处,要严格对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进行控制,避免接茬出出现超厚现象;检查井等不能使用机械进行压實的地方,要采用蛙式夯机来分层夯实,确保夯实完全,避免出现漏夯或夯实不足的现象。

2、路面问题的防治措施

路面施工之前,对水泥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水泥质量,并将合格的水泥存放于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前对所有模板进行清理,确保清洁无污物,然后使用脱模剂涂刷均匀;严格按照混凝土振捣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做到深入度符合标准,并注意排出内部空气;严格按照混凝土水灰比的施工设计标准进行配比,保证拌制时间合理,均匀搅拌,最终满足工程需要;在施工后期的养护阶段,不时使用草帘洒水进行养护。

3、排水系统问题的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施工中,要根据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规划和设计,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较差,影响到管道基础,则采用土壤改良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排水管道施工中槽底的土壤存在受水浸泡或被扰动现象时,应将软土层挖开,在填充砂或碎石等材料用来稳定压实;排水管道施工采用的管道材料必须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文件;选用质量好的管道接口材料,在更加试验配合比与适合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保证接口缝内洁净。

4、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购置优质的施工材料是保障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购置符合工程规格标准的材料能更好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确保它的使用效果。在现代化公路道路建设中,应购置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尽可能保障它能满足工程规划标准。特别是在工程施工环节中,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道路施工材料的验收工作,积极完善现场检查任务,针对抽查中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系统处理,尽可能地减少道路中不必要的经济投资。

5、沥青面层的质量控制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虚铺系数)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并对烫平板进行充分加热,为保证烫平板不变形,应采用多次加热。摊铺机行走速度根据沥青混凝土厂供应能力及配套压路机械能力及数量宜控制在2~4m/min,并始终保持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摊铺过程中两侧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使全断面不发生离析现象。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测摊铺温度、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并做好记录。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1~2遍。初压温度不宜低于120℃。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宜采用6~14t高频、低振幅振动压路机振压1~2遍,然后采用16~26t轮胎压路机碾压2~4遍,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复压温度不宜低于100℃。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6~14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2~3遍,至表面无轮迹。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道路建设的质量,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因此,加强对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并给予严格的要求和足够的重视,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进而降低市政道路以后的维护保养成本,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市政道路的施工人员也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督,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严格规范施工过程,最终有效的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的市政道路又好又快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求书,高峰.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4)

[2]王卫平.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09).37

[3]张强.道路施工存在的质圣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猜你喜欢
质量问题市政道路解决方案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