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若干问题分析

2015-10-21 17:12何太平王效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标高工程施工工程

何太平 王效峰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建筑的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需要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给予充分的重视,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入手,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也正在成熟稳步向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是重中之重,只有地基工程质量达标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合格,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十分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必然要做好日常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关注每一道施工的工序,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

一、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标高的误差

在基础砌到室内地平处,若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就是基础标高误差。造成基础标高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建筑地基下的基层标高不一样;第二,砌筑时不一样的砂浆比例或者是不均匀的铺灰厚度都会使得灰缝部分压厚、部分压薄,使得部分发生冒高的现象,并且每层基础发生冒高的现象,都会对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产生严敢的影响。

(二)、基础防潮层失效

由于地基基础在地下,环境潮湿,若是基础防潮层失效,建筑质量就会受到盐碱或冻害的严重影响,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基础防潮层非常重要。若是施工人员不对表面进行处理,就实施防潮层的施工,就会使得防潮层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若是在施工前不进行浇水作业,就会降低防潮砂浆和建筑基面的粘结性;若是在施工完成后不对其实施养护,防潮层就会密度过小或脱水,从而出现裂缝。

(三)、施工材料质量低下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对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这就导致一些缺乏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施工队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充次好的建筑材料,材料不仅抗压能力较差,而且达不到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从而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没有正确对施工材料进行标注,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材料错误使用的问题。

二、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一)、基槽的质量控制

(1)基槽开挖

在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完成放线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基槽开挖工作。目前大多数建筑工地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来机械基槽开挖,人工修边与局部挖土相结合的形式。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开挖的情况及时清楚现场的泥土,以便在回填的时候使用。在基槽开挖接近底部时要及时测量基槽底标高,在满足基地标高数据后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施工,避免基槽长时间暴露在外,或者由于天气影响导致遭受雨水浸泡降低承载能力。在对地基进行填方工作时,要事先对所填泥土的含水量进行检验,保证土质具有最佳的含水量以及最少的碾压次数,最大程度的保持使用一致的土质,当土质不同时,就要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填方,对于填方最底下的施工工作要满足技术的标准实行。在进行基地填土施工时,要保证从施工场地底层开始,由下往上的进行分层填土,夯实。如果是采取人工填土,就要保证每层填土的厚度在25cm~35cm范围内;在进行压实工作时,要保证碾压机掌握好碾压的速度以及碾压的次数,要时刻关注到基础设施和管道的情况。

(2)基槽检验

在完成基槽开挖工作后及时检查基槽平面尺寸与其标高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基槽检验工作是保证地籍质量的重要步骤。首先,要仔细检查基槽的重点施工部位,例如墙角、承重墙下、柱基以及其他受力主要结构。其次,检查基槽底部是否挖到土,是否需要继续下挖或进行其他处理;再次,核实基槽底部土层是否出现含水量反常的情况,有无橡皮土迹象,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在施工前要检查土料、石灰材质的比例以及是否搅拌均匀,在施工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分层铺设的厚度、加水量、夯实次数以及压实的系数等。并且在施工完成再次检查核实地基的承载能力,记录形成施工检验报告。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如果地基是由淤泥构成的话,那么土层是比较薄的,那么在施工过程中要找到相应的措施,在选择处理方案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思考,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的适应力,对于已经采用的处理办法,也要多次进行检验,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换基层法,石灰桩法,振冲法等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案。近年来,由于复合地基在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广泛运用,不管是应用哪种方法,除了要重视施工效果,材料之外要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化,这才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

(三)、重视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设计与规划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对地基基础质量进行科学的设计。第一,對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科学的设计与论证工作要在地基基础设计的阶段开始进行,必须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水文特点、所处的地域环境等因索有充分的考虑;第二,做好控制与管理建筑原材料的工作,因为即便有先进的管理制度、施工技术,若是建筑材料没有达到施工要求,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所以,必须做好建筑原材料的检测工作,加强对建筑原材料的检查力度,坚决不用不合格的产品,在产品进厂之前实行仔细的抽检。

(四)、做好地基基础工程选型

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是提高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我国的地域跨度比较大,造成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地质较好的区域,比如说粘土性土质,则可选择常规的地基基础工程,如选用支撑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实施地基的连接;而对于湿粘土、冻土、杂填土、泥质土等不适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地基,则在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时就应尽量避开,如非要选用不适宜的地质时也要进行加固处理,在精确计算出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采取沉井基与桩基等形式开展地基工程的施工。

(五)、合理确定土方开挖方案

土方开挖是建筑基础正式施工的首个步骤,确定其方案,一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尤其是应当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如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与一般低层建筑的基础施工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现实中,许多建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应用一次到底的方式进行,然而有时因为施工的需要,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建筑一定要使用分层开挖方案进行,也就是边挖边支护。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着整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科学投入,强化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109.

[2]杨春梅.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127.

[3]邢其璋.关于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程旋工技术的论述[J].科技与企业,2012(10):92.

猜你喜欢
标高工程施工工程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GNSS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
论打桩引起的基坑开挖问题及桩基标高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