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

2015-10-21 17:12陈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安全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陈东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率一直较高,这些安全事故又多安全和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技术交底;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企业效益、企业职工的安全保障和身体健康,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施工生产中的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仍待提高,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紧紧围绕“企业、项目经理部、生产班组三位一体”,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责任制、规范及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三位一体”,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不清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工期长、繁杂琐碎、任务量大、涉及部门过多等行业特点,极易造成各个管理部门对自身的管理职责认识不清或是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重叠,以致在安全上出现一些问题。同时,还会在问题出现之后,造成责任追究不清,甚至无人负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公众形象,阻碍了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在每个工人进场前,必须分工种对每一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现场的危险源对每一位职工讲解,这既是一次安全交底也是一次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所以说,做好三级教育对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多数安全员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工作省事,让工人在三级教育单上签上名字了事,忽略了安全培训和考核的过程。

(三)安全技术交底没落实

安全技术交底是由项目工程师、安全员、班组长、监理共同到现场参与的技术交底,它必须分工种、分施工部位,详细的讲述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作业现场危险源防范等。有些安全员只是把广东省统表中的交底单直接打印后给工人签字就算完成任务了,这种安全交底单千篇一律,交底内容与项目现场不符,交底针对性不强,有些工人甚至还不明白交底单上的内容就签字了。

(四)对设备的不安全性认识不足

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定期安检跟不上,重使用,轻管理,抱着对防护装置,或弃而不用,或不经修复就使用,机械设备老化,该报废的不报废,能用就用的心态。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特别是剪刀撑,扫地杆不按照规范搭设,没有检查脚手板是否腐烂。钢管经过多年使用后,处于金属疲劳的钢管易产生变形和弯曲,扣件合格率低。安全网破损没有及时修复。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优化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企业施工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手段,也是建筑企业施工中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依据。结合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制订出建筑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分析与总结,逐一加以完善,并责任到个人,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身上。如发现有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进行处理。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对管理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認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人员的素质,使之达到能管、会管、管得好的水平。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合格证书,方准持证上岗。

(三)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等班前安全活动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每天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保存交底记录和操作人员的签字记录。班组长应认真执行班前活动制度,生产班组必须认真执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在班前要对所有机具、设备、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并针对专业特点、当天施工任务和生产条件,提出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班组安全活动每天进行,并有记录,尤其是变换工作内容或工作地点的时候要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由班组兼职安全员填写并保存相关记录。不得以布置生产工作替代安全活动内容。

(四)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为了减少机械设备的损害和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严格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检查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也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五)改善传统技术设施,加强新型工艺应用

从建筑施工工艺来看,已经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方面过渡。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大量采用,要求建筑施工工艺不断随之而变化,以适应现阶段新技术的发展。如建筑高层的不断出现,就必须以塔机代替以前的井字架施工,并增加了外用电梯。玻璃幕墙更加适应了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深基础施工从人工挖孔桩逐渐过渡到采用冲孔桩、沉管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增加了边坡支护工艺。还有深层搅拌桩、土钉墙、预应力锚杆。也有采用旋喷、摆喷、臂沥灌浆方法来固结地基的。脚手架工程除落地式脚手架外,又出现了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以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过去的混凝浇筑使用人工手推车拉运,目前采用商品混凝输送泵直接浇筑。这些新工艺的出现,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了质量和进度。同时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量。

(六)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安全建设的灵魂,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培养和增强安全文化意识,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两类,一类是个人习惯性违章,另一类是群体习惯性违章,个人习惯性违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蔓延成群体习惯性违章。因此,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违章成为风气。在加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教育基础上,在执行上要求要严,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积极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贯彻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思想,按照PDCA(规划一实施一验证一改进)模式进行事前风险分析,如作业指导书集体评审,同时安排施工队伍参加,确定本次作业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方庆福,逯娜娜.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年10期.

[2]朱明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年2期.

猜你喜欢
安全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