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豪 许朝栋
【摘要】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对软弱地基采取人工的方法加以改变。尽可能的减少其对道路桥梁质量的影响,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引言
我国地域较为辽阔,软土分布较为广泛,因为软土的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大,导致在路基施工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目前,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施工难点。因此,要想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正确的处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进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功能,实现道路桥梁施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软弱地基概述
软弱地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区域的土地,如果作为道路或者桥梁的地基来说,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不能够直接用来作为地基使用,但是根据规划,又必须将其作为地基使用。具体地来说,软弱地基一般包括了淤泥、泥沙、软土、冲填土等等。严格来说,淤泥也算作软土的一种。冲填土则是在河道中取得的泥沙,经过混合成泥浆,再沉淀以后形成的土。软土和冲填土的特点都是土质松软,易受到水流的冲刷,不稳定。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1.稳定问题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中的稳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填土和边坡的稳定
(2)地基承载力问题
(3)挡土墙、板桩土压力问题
(4)桩的水平拉力问题(地震时或受水平力作用时).
2.沉降问题
沉降问题时软弱地基的第二个大问题。沉降是指固结澄江,即土中孔隙水清澈引起的沉降(主固结沉降)以及土中孔隙水清澈完了后,土骨架蠕變引起的沉降(次固结沉降)。当总沉降大时,不均匀沉降必然也大,这是由于建筑物本身,场地条件。环境荷重都不可能完全对称。软黏土地基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在荷重作用下会产生很大沉降,同时软黏土的渗透系数小,固结系数小,完成沉降所需的时间很长,即固结过程历时长,深厚粘性土层的沉降可达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次固结沉降在总沉降中占的比例也较大,不能忽视。当沉降超过建筑物的容许沉降时,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液化问题
液化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物体从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在动荷载(地震力、爆破、机器、车辆、波浪等等)作用下,饱和松砂的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下降,当有效应力为“0”时,砂土就像液体一样,这时轻的构筑物,如管道(油、气、水管)就会浮起来,重的构筑物就会沉下去。公路,铁路路基由于受到车辆震动荷载,孔隙水压力上升,强度下降,产生翻浆冒泥,地面下陷。即使有效应力不为“0”,但由于有效应力下降,砂土的强度变低,地基就会发生稳定问题,这在前面已讲过了。对于不饱和砂性土,由于孔隙压力上升较小,不足以引起液化,但强度仍会下降,而且由于被振密而产生较大变形,所以不仅会产生稳定问题,还会产生沉降问题。
三、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对策
1、软弱地基处理前的准备
1.1准备工作。为了提供参考资料给建筑设计,要手机和整理水文、地质、地基、道路、桥梁工程方面的资料,并且要在建筑场地做详细的地质勘察。
1.2方案的选择。进行几种参考方案的初选之前,要仔细研究建筑场地的勘察报告,同时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及后续工作,综合工程的整体特点选择施工方案。
1.3选定方案。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几种进行初步方案的对比,包括:机械设备、施工环境和工期等,对各个施工方案的有学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处理几种处理方案,扬长避短。
2、换填土处理法
当应有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道路桥梁地基上不能得到满足,而且软土层的厚度不大,在软土层上进行采挖,之后再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层填充如炉渣、粉煤灰、砂石和灰土等稳定性较好的材质,再对材质进行强夯打压,从而使地基密度加大,地基承载力得以提高,而沉降量下降,使软弱地基的排水固结加快,从而让改造后的软弱地基符合建筑施工中的设计要求,以此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管桩加固法
3.1碎石桩加固法。在软弱地基中通过震动、冲击等多种手段进行打孔,并将砂石、碎砂等在其固结性和稳定性较好时在地基中挤压和填充,从而形成密实度好且直径较大的桩体,又称砂石桩,这种方式就是碎石桩加固方法。持力层选择原有软土和砂石桩两者同时组成的密实地基,使得地基承载力提高,产生的地基变形较少。这种方式在密实度较低的粘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地基上都可以使用,虽然成本消费较高,但是伴随着技术上的更新突破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种地基加固方式和处理方法还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普及。
3.2夯实水泥土桩法。类似于碎石桩加固方法,夯实水泥桩法是在软弱地基中填充粉煤灰、水泥等材料,形成水泥土桩后,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这种方法因为其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施工步骤简单易行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地区。
4、密实加固法
4.1排水挤密加固法。在江河湖海和含水量较高的沼泽等周边的软土地基都能运用排水挤密加固法。显而易见,这种方法采用某种独特的方式排水和吸水,例如在软土层中插入机械将塑料排水板,水分经过预压负荷,沿着塑料板渗透到砂垫层,从而使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得以加固。
4.2深层密实加固法。采用挤压、爆破等特殊方式进行软弱地基的固结和加密的方法就是深层密实加固法。这种方法虽然与浅层加固使用的机械设备不一样,但是方式是相同的,而且应用范围更广。在多种软弱地基,如素填土、杂填土、黏土中都能应用深层密实加固方法。
4.3动力固结法或强夯法。为了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一般在8m———20m的高空,采用8t——30t的重锤进行地基的强夯打压加密,从而使砂土抗液化条件得到改善,并且使压缩性能减少、地基强度提高、地基得到加固,这种方法就是动力软弱地基加固法,也称为强夯法。
4.4高压喷射注浆法。类似于动力固结方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将固结性和强度较高的材料如粉煤灰、水泥等通过高压喷射机械向深层软弱地基进行注浆,从而使地基强度提高。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目前高压旋喷桩处理的最大深度为30m,深度较大。该方法在粉土、粘土淤泥等含水量较多的软弱地基中都能使用。
4.5水泥土搅拌法。在粘土、淤泥等软弱地基中混入水泥等材料,进行机械搅拌,从而使含水量降低,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的方法称为水泥土贱办法,或深层搅拌法。
结束语
地基是桥梁和道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增多等因素,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越来越重。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比较低,不论是施工过程中或者是施工结束之后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损害。所以在建设桥梁和道路的施工建设中,要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极为重视,及时地处理软弱地基的潜在威胁,注意对软弱地基的加固,这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是有很大好处的。
参考文献:
[1]毛成杰.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与沉降防止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164.
[2]李敏.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