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名威
【摘要】下面针对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出现火灾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火安全体系;安全对策
引言
由于高层建筑的复杂性,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工作和救火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复杂的,如果工作做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发生的城市火灾数量整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其中发生的城市火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层建筑火灾。城市火灾不仅在中国如此,在世界上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高层建筑物发生的火灾特点,通过局部树的探究方法,从火灾常发生的两个思路进行,提出高层建筑设计防火安全体系建立的合理化建议,这对以后的减少和防护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具有积极意义。
一、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特点,总结如下:一方面,高层建筑因为它的复杂性和火灾载荷系数大的特点,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一方面,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蔓延,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就像一个烟筒,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火灾的蔓延趋势,据科学实验得知,烟气竖向扩散速度较大,这样会加剧火灾的蔓延,一般的一百米的高层建筑不到三十秒就可以从底层蔓延到顶层,蔓延速度之快;一方面,高层建筑因为它的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比较困难;一方面,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的补救工作困难。
对于高层建筑,因为上下的高度很大,要想安全的疏散人员需要很长的时间,在疏散的过程中,人们极易产生恐惧心理,这就更加的导致了疏散的难度。另外高层建筑的火灾疏散主要依靠楼梯,而火灾发生时极易导致楼梯内挤满烟雾,这样就极易使被困人员产生头晕,严重时导致人员顿时间大脑昏迷,这就更加剧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疏散工作的进行了。
二、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因素探究
要想很好的提出合理化的高层建筑防火措施,建立和健全防火安全体系,就必须对高层建筑火灾出现的因素做好分析工作。
火灾的发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场火灾的发生要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只有三者同时具备的时候火灾才会发生,同时火灾的发生离不开致灾因素,比如建筑的强度,材料以及火灾的载荷系数等,只有具备了上面的条件和致灾因素,火灾才能对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为了便于分析研究,下面列出了事件树如下图所示:
三、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的合理化建议
防火系统的安全指的是人员设备和环境之间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状态,就必须要保证人员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协调好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共同具有安全状态的能力;一方面,要协调好人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建筑防火的主要工作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火灾隐患的预防,一方面是对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控制工作。在火灾隐患的预防措施上,就要从火灾发生的条件上入手,避免火灾发生条件三者相遇;在控制火灾造成的损失上来看,要做到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生命和财产出现在火场,然后就是减少和控制导致火灾发生的致灾因素。
四、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对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应从其建筑及使用特点出发,分考虑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合理关系。鉴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的特点,应把强化安全疏散作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首位。
(一)合理布置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
在确定安全出口的数量和距离和各个安全出口的分布情况时,在严格按照高层建筑防火标准规范的前提下,综合分调查和考虑各个楼层房间人员的集中程度进行设计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方便简洁高效的原则,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時能够实现安全出口的通畅性。走道的设置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拐角,非要出现拐角其角度不能超过标准值,并且要在拐角处建筑垂直疏散口。
(二)可以通过设计剪刀楼梯来增加火灾疏散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在设计剪刀楼梯的时,要严格按照剪刀楼梯的设计标准进行,剪刀楼梯件要设计为防止烟雾的房间。在剪刀楼梯相邻的各个梯段处,要求设置隔火墙体,墙体的要使用耐火性较高的材料,一般选用的材料的耐火极限不能低于1.00h.同时剪刀楼梯出应当建设前室。一般的要求在两座楼梯处建立加压送风系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前室。在剪刀楼梯的风道建设时,要注意在风量的计算上要结合两个楼梯间进行,同时,再设计送风口的时候要分别进行设计。
为了保障火灾发生时人们的逃生和疏散能力,在对剪刀楼梯的梯段设计上要做到顶部相通,通过设计使用高耐火性的材料建设的墙体来吧剪刀楼梯的两个梯段分开吗,形成两个隔烟楼梯间,这样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一个楼隔烟楼梯间进入烟雾,另一个房间仍然能够独立的存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人们的逃生能力。
(三)高层建筑设置安全疏散避难层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有效措施之一。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或避难区,自底层第一个避难层为8层,两个避难层之间宜为10~15层。同时为了有利于火灾救护工作的开展,可以建筑专门的供给 消防人员使用的电梯。这样救护人员就可以方便的进入避难层。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的损失,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建设必要的紧急逃生措施,比如在高层建筑的适当位置用防火门隔离出安全的避火阳台,然后再这样的阳台上设置安装适当的辅助装置让避难者成功的快速的滑到地层,这样的措施虽然投资相对较大,但是能够有效的帮助受困人员逃生。
在高层建筑物的防火对策上,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制定,虽然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尚不发达,所以现阶段我国的防火体系主要还是以管理为基础为主要,技术为次要,用管理作为技术的指导。
在高层建筑的防火中,要对防火体系做好研究,在实际的防火中充分的运用体系,是防火中最有效的措施。
结语
上面我们分析了高层建筑特点和火灾发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原因,并且制定了安全防火体系并提出了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对策,这对我国的高层建筑防火就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