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融入的探究

2015-10-21 17:12胡成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摘要】近年来,将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建筑规划领域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也是呼应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呼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就是把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成长的结合,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为人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就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策略 可持续性建筑 智慧建筑 大数据库分析

一、 引言

当前时代,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的落实,生态建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和传统的建筑设计之间有着一定差异,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将一部分生态策略加入到设计当中,并利用合理的技术与建造方法来实现设计。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还是会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如:①生态建筑更注重空间和形式,而忽视了传统观念对技术策略的影响;②在投资方面受到限制时,相关的建设方更注重初期资金的投入,而忽略了长期的经济与生态效益。③在生态策略的应用过程中与传统建筑设计的施工方存在矛盾,如果不能对矛盾进行正确的处理,就极有可能对建筑物外部形象造成破坏及损失。

二、 建筑设计中融合生态策略的现状分析

1. 对生态建筑的了解不深

目前而言,大部分人都还没有从本质上真正地理解生态策略的意义,在建筑的设计领域中,不一样的设计人员对于生态策略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建筑概念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内容设定,也需依据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进行,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建筑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和环境融为一体。但是,目前大部分人对于生态策略的理解都过于片面化,普遍认为将建筑生态化,就是在建筑的周围增加绿化建设,或是在建筑中加入节能设计,这种片面的认识给生态策略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设计建筑的实用性较弱

如今国内的建筑领域存在的建筑设计方案都普遍地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使得大部分的建筑只是表面上比较华丽,实用性和功能性却相对较低。如,很多建筑物将大量的玻璃作为建筑外墙的装饰,觉得这样做会有很强的现代感。但是,使用大量的玻璃作建筑外墙却不能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反而还会造成较强的光污染。而把生态观念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能够在很大程度减少建筑物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对于这种正确的生态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 生态建筑欠缺整体性

当前,很多城市中的空间构造都不是很合理,社会景观在空间中占的比例过大,而自然景观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却非常小。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生命力和质量,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使用两种方法来对城市空间的结构进行改变,一种是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还有一种就是大量输入自然能源来替代人工自然,从根本上提高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让其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并合理地限制建筑物的容量,让自然空间的占有率得到提升。生态建筑需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完整的融合,其存在才会显得有意义,生态建筑的作用和功能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的建筑都过于片面追求建筑的生态性,而相对缺乏整体的意识,致使生态建筑出现孤立化,让建筑无法与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及文化资源等完整地融合,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真正地把生态策略融入到建筑的设计当中。

三、 建筑设计中融合生态策略的方法

1. 从整体角度出发提升实用性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注重建筑的整体设计,把握住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把生态作为出发点然后进行规划,确保土地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经济协调性,让生态和社会能够友好地相处。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以其本质的属性为依据,来进行其功能区的划分,确保建筑群内的物流、能流都能畅通,并依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配置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形体以及绿化。相关的人员应该注重场地设计,设计需要对原本的环境进行充分的尊重,做到真正地因地制宜,以降低土方量,這样做才是对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减少建筑给土壤造成的破坏。对于交通组织方面的设计,也应该保持其合理性,防止各项功能区产生相互干扰。在设计时,还需结合实际的形特点,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环境、形体通风与光影之间的关系,确保水体的保护与立体的绿化,有效地改善周边的小气候,确保人们有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另外,对生态建筑进行规划时,还需与城市建筑系统进行结合,注重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2. 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注重环境生态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但对环境生态价值注重的同时,还需要对建筑设计的特色进行保持。生态建筑对于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视,良好的建筑形象可以让建筑更好地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建筑师应该自己的个性和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不仅要让建筑的技术保持先进,在生态环境上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符。在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对其尺度进行合理的把握,让相关的建筑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和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机结合,让其地势和地貌的空间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不同的设计手进行利用,让建筑的高低更具合理性,便于建筑和环境更好地融合。

3.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设计

人类生活的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会彼此影响。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自然环境也得到了建筑行业更多的尊重,从而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保护,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环境的品质和水平都能进一步的得到提高。把生态策略合理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保护原生态的动植物、地质条件以及土壤,使地球的生态环境更加平衡。目前,在很多地区的发展中,都对建筑群体进行了密集的规划,致使大多数地区的人口非常集中,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建筑的总容量严重地超过了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那么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让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当前的建筑领域,提倡把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4. 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建筑规划设计

把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嵌入建筑、水电、供水等各种系统的相关设备中,然后利用网络整合起来,以超级强大的云端计算,配合应用程序,彼此可以互动产生综效,进而优化整个建筑的运作。经由网络与各个需要这项资源的人与物联接起来随时存取运用,如此可大幅降低末端设备运算与储存成本,方便集中分析、管理与更新。智慧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差异就是建筑物有了灵魂会思考和会与人、设备及环境互动。新一代的智慧建筑结合了物联网及云端技术,使得建筑物内各项设备购置及使用成本更低,能更大规模地达到普及化及标准化的目标。

四、 结语

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都非常的重视,使得相关的建筑领域对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发展也有上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对生态策略进行充分尊重地运用,把生态策略作为建筑设计的方针指导,把自然环境和建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环境的品质。

作者简介:

胡成刚、男、1976年3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红旗渠建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