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分析

2015-10-21 17:12王宏炬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高层建筑

王宏炬

【摘要】高层混凝土建筑现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设计质量效果与人们生活安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其结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点。与普通建筑结构相比,高层建筑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力的影响更大。为降低地震作用力影响,必须加强对其抗震结构的设计,明确专业设计要求,结合以往设计经验来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本文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计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结构设计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建设中逐渐涌现出更多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并且在设计施工中有更多新型技术与建材被应用其中,对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受力特点,来确定设计要点,并基于此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降低各项因素造成的影响,在整体上提高结构设计的效果。

一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受力特点分析

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增加,其受到各方向作用力的影响也就越大,如竖向荷载、风荷载等对建筑结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在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力时其为定值,而风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均为不确定因素,并且会随着时间、环境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的变化。由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受力比较复杂,想要通过对结构抗震性的设计优化来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必须要满足受力要求,对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设计要点,确保各方向受力的合理性,降低其他因素对结构抗震性造成的影响。确保建筑在受到微弱地震作用时,整个建筑结构能够保持牢固稳定[1]。根据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实际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与设计,提高抗震结构设计效果,提高抗震结构整体稳定性。

二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1.确定建筑结构刚度值

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精确确定建筑结构的刚度值,了解建筑结构物理力学知识、建材性能以及现场地形地貌等因素特点,由此为基础来确定整体结构的刚度,并以建筑结构连接设置为依据,通过适当的调整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效果,将地震作用对建筑的影响控制在允许值以内[2]。另外,针对建筑结构变形问题,可以通过对结构适当的调节,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且要及时采取专业措施对其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建筑结构可以正常服务。

2.改善结构延展性设计

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受多项荷载影响,为提高结构稳定性,降低地震作用影响,就需要在对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做好对结构延展性的控制,将结构强度与刚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程度上降低各因素影响,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效果。

3.合理设计连接点受力

抗震结构设计时,必须要提高对建筑结构连接点受力效果的控制,即加强对建筑结构中连接点与构件受力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有效行为进行抗震设计。从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实际情况分析,如果结构刚度比较柔和,在地震作用力影响下,建筑结构主体将会受到比较大的损坏,并且在余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将持续受到破坏,情况严重的将出现坍塌问题[3]。因此,抗震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加强对各连接点受力的分析控制,提高结构刚度。

三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1.地质勘察

与普通建筑工程相比,高层建筑建设对地震勘察工作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详细的勘察来确定施工现场地质地形特点,并基于此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与基础设计方案,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降低地震作用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拟建地进行全面地质勘察,做好地质资料的准备,提高基础设计合理性,提高结构设计合理性。

2.平面布局

对于建筑结构平面布局的设计,需尽量保证平面与立面布局的规整以及对称性,并且要控制好结构刚度的变化,在整体上提高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现在很多建筑工程忽视了平面布局设计的重要性,导致平面布局不对称,进而会影响到结构整体刚度与抗震性能。

3.防震缝

基于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结构受力特点,在对其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防震缝。即建筑结构平面各尺寸均超过专业设计规范限制,并且没有采取相应加强措施的处理;或者是建筑各部分刚度与荷载相差比较大,并且未采取处理措施,以及建筑结构中存在较大的错层情况。当结构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时,即需要设置防震缝,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 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1.施工材料优化

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在受地震作用影响时,产生的破坏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材料决定,因此需要做好此方面优化。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本质上是对结构延性进行优化,通过适当的调整,来保证结构稳定性可以抵抗地震作用力。为提高结构稳定性与强度,选择钢筋时,应用韧性较高的材料,如垂直方向钢筋可以选择用HRB500级或者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则可以选择用型号HPB300、HRB335级热轧钢筋[4]。另外,在选择其他结构材料时,应以提高抗震效果為前提,并确定抗震新性能与建筑成本平衡点,保证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在最大程度上来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2.抗侧力体形优化

结合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经验来看,如果结构设计刚度比较适中时,在地震作用力影响下,建筑结构受损伤比较小,发生的变形情况比较轻,尤其是隔墙与围护墙等结构部件受到的破坏非常小,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比较高。并且在强地震影响下,结构承受力更大,并不会出现坍塌问题。因此,在对建筑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可以改变结构屈服机制,保证结构在受到损害时,可以利用整体屈服机制来工作,而不是利用楼层屈服机制。另外,应该选择用轴力比较小的水平杆件,最大程度产生弯曲耗能,保证构件可以产生比较强的耗能能力,以及较高的延性。

3.消能减震设计优化

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来说,一般情况下均对抗震设计有严格的要求,不但要具有基础的抗震性能,同时还可以体现消能与隔振特点。因此,在工程建设开始阶段,就需要做好对施工场地的选择控制,尽量选择密实度高的地基施工,降低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并可以减少共振概率,减轻地震对结构造成的损坏。因为不同建筑结构其隔振系数不同,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究,选择适宜的隔振支座,并对风力负荷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对于施工用结构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用延性与强度比较高的,降低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4.加固设计优化

对于结构设计存在缺憾的部分,可以通过有效的加固设计来改善,或者是直接选用具有较高抗震能力的构件将其更换,或者适当增大原截面,或者是增加构件数量等措施来提高结构整体强度与承载力。很多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整体性连接不能满足抗震规范需求,即应按照规范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地震作用力进行分散。

结束语

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受地震作用力影响比较大,对此方面问题进行优化,需要做好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设计要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罗联训.浅论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25.

[2]李鸥.浅议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价值工程,2015,09:175-176.

[3]李翠伟.高层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29.

[4]满国君,付艺璇.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河南科技,2013,12:168.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高层建筑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