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建设飞速前进,建筑业的发展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保证建筑质量,提高企业的存活率,就需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1. 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是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技术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要彻底清理、清除施工现场杂物和建筑垃圾,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图纸会审,熟悉工程构造、采用的材料以及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质量工作目标、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与要点、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操作要点等技术保障措施,使设计意图得以贯彻落实。工程施工必须选择具有施工资质、责任心强、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施工队伍。
2.做好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第一步掌握设计图纸和原始数据等书面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亲临现场,进行实地勘测,进行拟建工程的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相关资料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相关内容。这就为拟定一个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队伍能熟练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保质保量地进行工程施工。
3.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另外,预算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用以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图预算。
4.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是建设工程的第一施工程序,因此,必须做好基础施工,为后面施工建立必备条件,主要是通水、通电、通交通及平整场地,简称“三通一平”。
5前期施工技术
5.1定位放线
放线就是根据施工的需要,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规定把房屋设计要求测量到地面上,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各种准确的标志,作为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测量出轴线交点的位置也就是“中心桩”,根究中心桩的位置开始进行基槽放线。然后在基槽外开始打下控制木桩,以此来作为在以后施工中校对轴线位置的依据。
5.2基槽开挖
在轴线和房线都确定的基础上,按基槽的宽度和坡度我们开始撒放挖槽灰线。根据占地土质问题,来确定地下的水位高低。在基槽开挖之后,技术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土质问题,防止有塌方的现象。一定要在安全的施工条件下,开始施工作业。如有发现有塌方的现象及土质松软的因素时,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必须等待处理完毕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
5.3基础砌筑
基槽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参照一定的结构形式开展砌筑工作。一般而言,建筑以条形基础为主,砌筑材料会采用砖、毛石等,垫层多选用CIO混凝土或者三合土。条形基础的施工过程为:做垫层,分层砌筑大放脚,及基础墙体铺设防潮层等;一般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施工工序是:浇筑素混凝土垫层、扎基础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
6.墙体砌筑
6.1墙体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围护和分隔。各层楼板和屋面的荷载是通过墙体结构而传到墙下的条形基础上。围护作用:主要是挡风、阻雨、隔热、防寒、隔音等,这些功能主要是在外墙上,内墙只有隔音功能。另外根据房屋使用的功能要求,把房屋分隔为各种大小形状不同房间的墙体,隔墙除使用需要外主要是隔声和防干扰
6.2砖砌体的组砌形式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三七缝法、条砌法、丁砌法等。 砌筑砂浆,砌体通常使用的有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石灰砂浆) 和水泥砂浆等。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墙体,可用特种砂浆砌筑。 砖砌体是由砖块和砂浆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而搭砌成的整体。要想形成牢固的墙体,砌筑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砌体中的砖块必须错缝砌筑。砖砌体由一块一块砖,利用砂浆作为填缝和粘结材料,组砌成砖墙。为了使它们能共同作用,砌筑时必须错缝搭接。要求最小错缝长度应有1/ 4 砖长或6cm ,才算符合搭接要求。
(2) 必须控制水平灰缝的厚度。按规范规定,灰缝一般为10mm ,最大不超过12mm ,最小不少于8mm。水平灰缝太厚,在受力时,砌体压缩变形增大,还可能使砌体产生滑移,这对墙体结构很不利;如灰缝过薄,则不能保证砂浆的饱满度,对墙体的粘结力削弱,影响整体性,同样竖缝亦应控制厚度保证粘结。
(3) 墙体之间的联结应牢固。一幢房屋的墙体,都是纵横交错,互相支撑,拉结形成所需空间的整体。所以墙体之间的连接十分重要。理论上认为: 两道相互接合的墙体,应该同时砌筑。但实际实施中往往难以保证,为此需要有接合的方法,在砌筑上称为接槎。要保证墙体连接牢固,则接槎应严格符合规范规定。砖墙接槎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房屋的稳定性相当重要,接槎不符合要求时,在砌体受到外力作用和震动(如地震)后,会在墙体之间产生裂缝。
7.预拌混凝土与混凝土泵送技术
预拌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 商品混凝土产量的增大,极大地推动了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提高。如自流平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喷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另外 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要解决混凝土碱一集料反应,重点在选用的低碱水泥、砂石料。
8.运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施工技术
建筑项目技术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说,即使体系完备,但是如果完全依赖人力完成施工,那么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人工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由于工作状态不佳,工作积极性不足或者技术水平差等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较差,但是运用现代化的设备来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明显不同。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及施工技术,同时要综合人的经验,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而且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一举多得。
9.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与时俱进,严格图纸的规划, 完善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明确图纸的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点。指导施工人员进行从事正确的工程建设,保证建筑施工时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设计做引导。必须要认真地贯彻与制定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要求,保证技术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建筑施工技术,而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同樣使得施工技术相当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施工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进一步细化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韩继芳.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风,2011.
[2]祖青山.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 翁金坤,邵国荣.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措施[J].中
城市经济.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