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瑞 宁宝山 王红平 柴宗政
摘要 文章对森林经营及林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总结及论述,并从5个方面探讨了森林经营历史对林业发展的启示:(1)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发展是矛盾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发展应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 (4)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林业快速有序的发展,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题,需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保护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5)世界各国应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世界林业,构建全球生态和谐。
关键词 森林经营;林业;哲学
中圖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222-03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1]。在林业建设中,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森林的三大效益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其统一性表现为森林本身具有现实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远远高于木材生产的价值,即经济效益[3-11]。而矛盾性在于,森林资源一旦遭到采伐,变为木材商品形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丧失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权衡森林资源三大效益,是关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林业行业的主要职能。只有以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合理有效地对现实森林资源进行经营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才能确保林业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12-13]。
恩格斯指出,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14]。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森林资源都有不同的认识,而这些思维方式又在其相应的历史时期反过来支配着人类去生产实践,作用于森林资源。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资料[2,15-17],对森林经营及林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总结及论述,并探讨了森林经营历史对林业发展的哲学思考。
1 人类对森林的认识
人类对森林的认识经历了崇拜、畏惧→征服→和谐共处3个阶段(表1)。早期人类对森林的认识实际上属于一种朴素的生态唯物观,人类完全生活在森林之中,将森林作为庇护所[12]。社会学研究显示,对森林及树木的崇拜,是世界各地、各民族在早期的一种普遍现象。人类把森林及树木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是人神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去伐除或破坏一些森林资源,多以薪材为主要消费对象,这种现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尚无力索取。《商君书·画策第十八》云:“昔者,昊英之时,以伐木杀畜”;《易·系辞》云:“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越绝书》中指出“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祖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由此可见,早期时候,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制作工具和兵器,及建造巢室[15,18-19]。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肤浅,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无法科学解释自然及自然现象,更无法战胜自己。因而,人类对自然持一种盲目的崇拜、迷信和敬畏。自然界经过生息繁衍、优胜劣汰,经历自然的生长过程,物种的存在与消失几乎不受人为的影响,应该说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和谐的状态。但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并没有处于最有效的循环当中,即森林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功能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形成一种合理有效的生态系统。
莽莽远古,人类栖息于森林,森林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日益提高。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无能为力,而是企图“征服自然”,于是开始大肆乱砍滥伐,获取木材,毁坏森林资源。这种“征服自然”的行为在人类发展的农业文明阶段具有普遍性。英国古代曾覆盖很多茂密的森林,直到12世纪森林覆盖率仍达20%以上。从13世纪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开始大面积毁林开垦,使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德国早在公元800年,由于毁林开垦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5%,公元1000~1350年毁林开垦达到高潮,有2/3的森林已经消失在此阶段,农牧业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人们把森林作为农牧业的主要障碍,毁林开垦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6,20]。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城市、道路、各种工业相继发展,导致用材量大增,对原始林的开发利用便成为这个时期的根本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剩余价值为经营目的,因而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具有明显的掠夺性和毁灭性,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和巨大的规模进行着。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最终的结果是林地和土地的永久损失——荒漠化(石漠化)。这种“征服自然”的认识和行为是一种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主体,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决定力量。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使环境恶化,从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于是人类开始用辩证思维方式来研究森林资源的发展规律。结果发现森林资源的危机,不仅仅是孤立的资源危机,而是与经济发展危机并存的整体危机。所以,危机只能靠全面认识森林的多功能效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采取森林多效益、多目标协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2 人类对森林经营的实践
纵观历史,森林经营经历了粗放经营→集约经营→全面综合经营3个阶段。粗放经营是以木材为中心,对森林掠夺性采伐利用。粗放经营实际上是一种原始利用森林,仅限于对原始林的盲目开发利用,借助森林面积广阔,森林自然力的作用,满足人们对森林采伐利用的需求,伐后林木靠自身的天然更新。当自然力对森林起作用时,如火灾,人们无能为力,依然要等雨水灭火。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前和工业化早期就是粗放经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拥有森林资源多的热带林国家,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而集约经营虽仍以木材为中心,但已经开始着眼于保护和恢复森林,特别是对人工林实行大力发展。全面综合经营林业则突破了木材这个中心,大力开展木材和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以节约剩余不多的森林资源,同时要求森林多种效益并存的经营。
世界各国多数经历过森林的破坏、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如英国在17世纪初基本靠该国森林资源满足木材需要,自18世纪中期产业革命后,彻底破坏了该国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仅为5.3%,90%以上木材要从国外进口。随着生态学及林业的发展,木材资源面临困难,诞生了一个以计划指导为基础的森林利用理论——法正林理论,即合理的经营管理可以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利用,能持久地于每年提供一定数量木材的森林。法正林的名称和理论产生于18世纪,从此法正林作为传统森林经营管理的理想目标,发展成为法正林思想,一直是森林經营管理学的中心支柱。但是,法正林也存在较多缺点:①法正林在现实林中很少见到,是不易在短期内实现的一种理想森林结构;②是一种简单再生产方式;③法正林只从森林内部条件出发来考虑它的永续利用,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可持续发展。法正林虽然进一步发展了全面永续利用,实际上这种理论的缺陷,是一种文化的缺陷,是人们对森林认识的缺陷所在[2]。虽然法正林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全面的永续利用理论,但其仍未跳出树干利用的框架。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阶段到18世纪中期,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永续思想开始产生,并不断加强,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永续利用的思想、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人们对森林的认识系统而全面,从而产生了工业、知识、信息时代新的森林经营理论——可持续经营,永续利用由单纯的木材生产发展为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
3 林业发展的哲学思考
3.1 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发展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如果只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去破坏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出现混乱,森林资源毁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恶化,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更加尖锐。这是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浪费,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13]。我国林业发展的历程表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对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只有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实现林业多种效益的最大化。整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当人们尊重自然、尊重森林,保护生态环境时,大自然会带给人类幸福,反之,当人们违背自然,破坏生态环境时,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3.2 发挥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息息相关,应该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合理有效地开发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的增长与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及森林资源的有效经营管理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的相关研究,遵循自然规律,结合森林自身的生长及发育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规划及安排,人类的活动不能超越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应该将相应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3 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马克思提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21]。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国土资源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2-23]。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与森林的经营效益关系紧密,而且与人居环境、气候变化等息息相关。必须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使林业的多种效益得到充分体现。人类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林业的发展过程也反映出了人类进化和演变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为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3.4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林业快速有序的发展,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题。因而,需要找出保护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国际林业政策保护森林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要消灭和遏制毁林现象,有效抑制森林的退化,其次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最后加大人工造林力度,营造新的森林资源。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处理。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3.5 互帮互助,构建全球生态和谐。林学家梁希认为林业科学是自然界规律的反映,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要把森林和周围一切条件联系起来,不仅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政治因素[24]。当今世界经济开放,森林资源面积及数量锐减,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后发展的国家的森林资源受到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目前全球森林资源严重破坏既与本国的林业方针政策相关,也与殖民地侵略有关,为避免发展中国家重蹈覆辙,继续走先破坏后治理的林业发展道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先后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议程》,并开放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止沙漠化公约》等相关协定,世界林业的发展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25-26]。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步支援后发展中国家转向现代林业建设,包括世界银行的造林贷款、发展乡村林业、发展人造板工业、科学经营等一系列措施,使森林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当然,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和艰难的斗争与协调过程,从而构建全球生态和谐[27-29]。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侯元兆.森林环境价值核算[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李忠魁,周冰冰.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初报[J].林业经济,2001(2):48-50.
[5] 刘元直.关于森林社会效益价值核算的探讨.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5):67-72.
[6] 孙景翠,岳上植.国有林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6):26-32.
[7] 徐蕊,王芹,王岩.森林社会效益内涵及主要指标的计量方法[J].林业科技,2009,34(4):70-73.
[8] 袁琳,刘存仓.森林社会效益评价初探[J].林业经济,2003(7):43-45.
[9] 岳上植.森林社会效益核算[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6):16-22.
[10] 张颖.绿色核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1] 张颖.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2] 姚文达,杜玉萍,张玉斌.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哲学思考[J].山西林业,1997(6):11-13.
[13] 韩振华,周维冲.对林业三大效益的探讨[J].林业科学,2011(10):216-218.
[1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但新球,但维宇.森林生态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16] 张建国,吴静和.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7]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國林业出版社,2001.
[18]《中国林业工作手册》编纂委员会.中国林业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9]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 陈红桂,金丹.从生态哲学走向发展哲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必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3,30(6):24-27.
[2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2] 王红霞.林业生态建设探讨[J].民营科技,2012(3):127.
[23] 尚冬青.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析[J].北京农业,2012(2):172.
[24]《梁希文集》编辑组.梁希文集(87-94)[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25] 彭行荣.现代林业与我国林业的发展战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783-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