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层民用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2韩东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后浇带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韩东生

摘要:在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设置后浇带是为了避免因为温度或者是收缩应力作用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对裂缝问题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效的解决因为沉降、温度、材料性能变化等方面引起的裂缝问题,有效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一步改善建筑施工技术,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益水平。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工程;应用

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质量问题已日益突出,特别是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认可和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裂缝的产生,同时采取的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施工裂缝,改善施工质量,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后浇带功能

建筑构件因为重复使用,在长期的使用中,气候温差大、拆装运输等造成构件处形成伸缩力、变形,当这种伸缩力形变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对构件造成损坏形成裂缝,那么后浇带环节就是为了应付这种现象而设计的,能够保证后期施工进度。能够使用此项技术的环节很多,这项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开展,除了对建筑构件的施工,还对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之间整体性有所帮助,高层建筑和裙房地基虽然是一样的,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二者的重力不同,压力大小不一样,日积月累会形成沉降裂缝,严重影响了结构稳定,需要在二者之间留出后浇带,经过一定时间稳定待沉降完成后,进行浇筑连接为整体。所以说后浇带技术对楼房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在预应力結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 7 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 14 天;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1.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城市进程的加快,高层楼房越来越多,根据层高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的楼板以及基础,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不能被断开、切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结构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也符合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当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有很大的跨度时,对于受力的钢筋就需进行断开、切割处理,既能保证楼板强度,也能使施工过程难度降低,那么断开的部分就需要在后期进行有效连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楼板由于两头过大受力而导致结构下垂弯曲,使楼板出现形变,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进程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控制后浇带宽度,通过有效距离的设置,完成整体工作进度,方案与现场一定要密切联系,以现场尺寸为标准,不能凭空设计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如果图纸与实际不符,则应该以实测为主,及时修改方案。

2.选择合适位置

后浇带位置选择需要是混凝土构件接受外力最小的那一部分,这样能保持整体结构稳定,不要在中部位置设后浇带,那么拉力就会加大,位置的选择很关键,一般情况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方位,有效避免剪力过大和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

3.合理选择材料

后浇带的结构强度要大,需要选择高一级标号混凝土,严格把控好材料进场程序和混凝土原材配合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通过设备仔细地振捣、并加强混凝土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小、强度大、抗拉力强,保证结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因为是后期操作,许多部位会有建筑垃圾,这就要仔细进行清理,对有积水的地方一定要排干后再进行施工,保证强度和粘接力。

4.选择合理的时间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选择很重要,如无要求,后浇带应在两侧砼龄期45d后完成浇筑,或在沉降变形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工序,这样能有效预防二次破损,使新旧接缝连接得当。裙楼以及上层主体会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裙楼施工总量明显小于上层的主体部分施工总量,这便会出现裙楼提前完成,但其上层主体结构尚未完成的情况,出现了时间差,对于材料供应和施工管理加大了难度。裙楼荷载形成沉降时间一般情况是最早的,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会较晚,并且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产生沉降会大于裙楼荷载,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等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彻底地沉降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

5.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在进行垂直施工缝时,先进行接缝处松散混凝土的剔凿清理,再用压力较大的水冲洗,一直冲洗到混凝土露出骨料,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保证连接时能够更加牢固,如果不露出骨料,就会出现夹层,加层时形成脱落,整体结构就不平稳。施工时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看护,在固定时间进行检查,严格控制清理程序,满足上述条件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施工温度的控制

后浇带温度设置相当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程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掌握好时间和温度两方面,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时间掌握一定温度才能保证较好结合。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 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防止开裂,时间段的选择多数是在早晚,这个时间温度最为合适,避免混凝土因外部环境温度收缩,也是施工单位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7.预设模版与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需预设好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让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能够有个统一的、均匀的钢丝网格结构,粗细程度要统一规格,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大量流失,同时避免高层楼房主体结构和裙楼连接的跨度太大,造成钢支撑扣件的损坏。需要控制好钢丝网模板在侧面受到的压力,让其受到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不能使模板内的钢丝网破裂、损坏。

8.房建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建筑后浇带施工是一项技术工种,每一步的设计与施工都离不开标准,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前,对后浇带施工材料的选择一事实上要把好关口,对原材料的选取,要严格遵循规则,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加强材料检测工作。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进行现场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 12 小时内,一定要覆盖,避免阳光照射,经常洒水,加强保湿养护。保证后浇带的结构主筋在缝中的连接,不能切断,保证主筋的搭接长度要比主筋直径大于四十五倍,并将其接头错开,增设附加钢筋,强化拉力。完成浇带施工后还要对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及防水防渗漏强度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可以通过事先预留混凝土检测样本的方式展开。

结束语

后浇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我国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需要技术人员在遵循标准的同时加入个性的创新,通过实践解决建筑差异沉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应力变形等问题。后浇带的施工定会得到广泛认可和普及,对企业提升管理、加强技术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后浇带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房建工程容易忽视的防水处理要点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