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功利性越发的突出,教育中的人文属性逐渐的淡化,加上高中“应试教育”之风盛行,导致学生的道德水平不高,人文精神匮乏。因此,为了还原高中政治教育的根本教育目的,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1.树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
要想树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就必须要对政治课的教学目的进行重新的定位,即政治课是以促进学生思想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政治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为课程教育目标。此外,为了更好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教师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和以完善学生身心发展为落脚点的教育目的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下完善自己的身心发展,提高自身的社会生活能力。
2.树立人性化、差异性的学生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监护者”,其对于学生的关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发展。这也就是说,政治教育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即教师要在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此外,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能力、智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学生对于不同政治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树立“致力于导”的教师观
在人文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它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加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也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课堂教学“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其自身来决定学习的内容、方式等,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置
1.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教学的重点局限于政治教材上,但是政治作为一门与时政联系紧密的课程,需要与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接轨,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学习,将极大地限制学生思想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放宽学习范围,只要是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的事情,如榜样、活动、情境以及鼓舞等都可以作为人文教育的教学范畴。此外,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当下人文精神的具体事例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自发地培养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金钱真的什么都能够买到吗?”或“你认为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在教学模式上,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但是这不意味着学习这门学科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知”与“行”的关系,只知而不行是不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人文精神的。而我们所谓的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强调学生的“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促使其自身人文精神的建立。而就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方面的具体步骤而言,其主要包括创设体验情境、设计导思问题、陈述内心感受和进行实践检验四个步骤。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学生自发地投入到人文教育中来。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学习方式除了包括必要的学习方法外,还包括学习的习惯、态度、状态、意识和品质等心理因素,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推进人文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式通常比较陈旧、被动,形式也比较单一,这将严重影响人文教育在政治教育中的开展。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势在必行。基于此,教师要善于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设置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功利色彩越发的浓厚,加之高中“应试教育”之风盛行,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得以培养,社会的不良风气才能得以净化。
参考文献:
王雪梅.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教育界,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