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定术语举例

2015-10-21 19:25尹钊丁杰杰刘晓凤
东方收藏 2015年6期
关键词:包浆水银青铜器

尹钊 丁杰杰 刘晓凤

青铜艺术对中国艺术传统,特别是对造型艺术传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文化史、美学史、艺术史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青铜器作为中国第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不仅揭开了中国文明的序幕,而且为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一些基本观念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积淀了丰富文化内涵的青铜器铸就了华夏文明的魂魄,催发了中华文明的大发展与辉煌。

在青铜器鉴定时,人们经常用一些行业术语来形容和区别器物出土的时间和其特征。我们现将常用的鉴定术语用实物介绍如下:

熟坑:

传统的铜器和早年出土的器物,因经常赏玩,器物表面会呈现一种光熟状态,如将新出土的器物洗净、打蜡、擦光,也呈现光熟状,统称为熟坑。

图1的汉代弩机就是因为经过长期的把玩呈现出光熟状。

生坑:

指新出土的器物或出土时间短,器表未做过处理,还保持新出土时状态的器物,称为生坑。

图2中汉代的鉴保留着原生态的状况反而显得更具韵味。

水坑:

即好像從水中捞出一样,器物颜色湛绿或油黑,很漂亮,称为水坑。水坑器物大多出于湖南、湖北、江苏等南方地区。

图3中的战国矛即显出这种玉质的色彩。

发坑:

器物有的部分膨胀,好像发酵一般,表面积锈,凸凹不平,锈层松软,称为发坑,较松者称为半发坑。

图4中的汉代七子镜的正面即是如此的表层。

脏坑:

器表锈色杂陈并附有杂物,有的还有不易去掉的恶锈,则称为脏坑。

图5中的汉代七子镜的正面即有这样的状况。

泛金:

又叫返铜。器物与外界物接触或经锈的浸染,器物表面呈现黄金色泽,仿佛鎏金一样。称为返铜或泛金。图6的汉代壶表现的即是这种类型。

黑漆古:

器物因埋入地下长久,器表地子受土壤中的酸、碱、温度、干湿程度等影响,表层地子亮晶晶的呈黑漆色,称为黑漆古。图7的四兽镜就属于这种包浆。

绿漆古:

器物埋入地下,表面底子呈绿漆色泽,亮晶晶的碧绿色,称为“绿漆古”。图3的包浆即是如此。

枣皮红:

器表的绿锈下面,呈黑红色,因象枣皮颜色,称为枣皮红。图8的弓型器即是这样的包浆。

水银沁:

器物表面呈水银一样的颜色,银白光亮,格外醒目,如水银漫上似的,称为水银沁。图9的双虎镜的表面呈现的正是这种颜色。

孔雀蓝:

器物表面呈现孔雀羽毛的颜色,光亮美丽,显示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图10中的汉代量器即是这种包浆。

地子:

指器物表面锈下面靠近器胎的一层锈地。由于入土时间长短不同,含铜量和土质、酸、碱程度不同,表层自然产生的色彩也不同,因地子的锈色程度不同,其色泽也不同,故地子的锈蚀程度,非常有鉴定价值,如图11所示。

贴骨锈:

非常结实地贴在器物表面的锈,不易用锤子敲掉,谓之贴骨锈,商周时的青铜器贴骨锈如果被敲掉,露出的多是各色各样的地子。图11的锈蚀也是如此。

铸痕:

古青铜器大多为陶范法铸造,就是将陶范分为若干外范块和内范块,铸造时,将数范合拢,铜液注入内外范之间,铸成后的器物,范与范的接合处所留下的痕迹,就是铸痕,也称为范痕。如图12。

铸瘤:

器物在烧铸时,因铜液有杂质或粘稠,有的在器物表面留下凝聚的痕迹,此痕迹便是铸瘤。如图13。

猜你喜欢
包浆水银青铜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文玩那些事儿——文玩包浆的三层意义:冰浆 晶浆 玉浆
文玩那些事儿——包浆太慢?因为你手太“勤”了
包浆男孩
包浆
宝宝误吞水银怎么办
当宝宝误吞了体温计中的水银……
误食水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