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阳
摘要:BSIC码是GSM网络中极为重要的编码,在网络中起到同步、识别训练序列的作用。BSIC吗配置不当容易引起掉话、无法接入等情况,导致网络指标恶化。
关键词:切换失败 同频同BSIC 邻区
一、手机同步过程
在移动通信系统应用中,MS开机后必须尽快搜索到一个合适的小区,然后与这个小区达到时隙和频率上的同步,才能获取本小区的详细信息。终端只有在登录到小区后才能使用网络的服务。通常把从开机搜索到登录到合适小区的过程定义为小区初始搜索(initial cell search)过程,简称小区初搜。
MS小区初搜分为两种,一种是SIM中没有存储PLMN信息的小區搜索,首先搜索RF信道,如果移动台并无存储的BCCH消息,它将首先搜索完所有的124个RF信道(如果为双频手机还应搜索374个GSM1800的RF信道),然后,读取每个RF信道信号强度并抽取5个测量样点 并在每个RF信道上读取接收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平均电平,整个测量过程将持续3~5s,在这段时间内将至少分别从不同的RF信道上抽取5个测量样点。接下来,调谐到接收电平最大的载波,并尝试解码SCH。MS将调谐到接收电平最大的载波上,判断该载波是否为BCCH载波(通过搜寻FCCH突发脉冲),若是,移动台将尝试解码SCH信道来与该载波同步并读取BCCH上的系统广播消息。最后,正确解码BCCH数据,驻留上正常小区。若MS可正确解码BCCH的数据,并当数据表明该小区属于所选的PLMN、参数C1值大于0、该小区并未被禁止接入、移动台的接入等级并未被该小区禁止时,移动台方可选择该小区。否则,MS将调谐到次高的载波上直到找到可用的小区。
如果SIM中存储了PLMN信息的搜索,终端直接根据存储的PLMN信息进行搜索,可快速同步到响应小区;如果终端无法通过存储的PLMN信息同步到小区信号,则启动无存储PLMN信息的小区搜索过程。
二、基站识别码(BSIC)
基站识别码是分配给基站的一个本地色码,使移动台能够区分不同的邻小区,在小区的同步信道(SCH)上的小区描述中发送。BSIC一共有6比特长,其结构如下:
NCC(network color code)--网络色码,由3比特组成,用于识别相邻不同的GSM PLMN: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GSM PLMN采用了相同的频率资源,为了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还能接入网络,一般相邻GSM PLMN选择不同的NCC。
BCC(base station color code)--基站色码,由3比特组成,用于识别同一GSM PLMN中的基站和通知移动台BCCH的训练序列号。
NCC指网络色码,国内主要用来区分不同的运营商,BCC指基站色码,主要用来区分相邻的采用相同载频的BTS。
每一个小区都分配一个BSIC,在提供给移动台同步消息的SCH信道上发送,如果移动台在一给定位置上能同时收到两个小区相同BCCH载频,则BSIC可以提供判断标准以避免混淆与冲突。
三、典型优化案例分析
1、现象
某日,采集网络当天9-11点出入交换切换指标,发现POOL3切换出局失败较多,通过分析POOL3的点对点出入切换统计,发现源LAI-46000808363C0(LAC:32899,CI:25536),站名为VCDDB212JN:大湾村二组6,对应目标LAI-46000820F7EA5(LAC:33295,CI:32421),站名为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这对小区点对点切换是失败次数最高的,3小时内失败次数达到166次,严重拖低了整个POOL3的出局切换成功率。
2、原因分析
由于这一对小区分属不同BSC,首先怀疑是不是外部邻区定义错误引起的,经在M2000上现网核查,外部邻区各项参数定义正确;
源小区和目标小区近日均无告警,占用也正常,也无明显干扰;
这一对小区的地理位置如下(绿色为源小区,红色为目标小区),两个小区之间距离为1.4公里。初步进行分析,由于两个小区之间距离并不算很近(属于市区),而中间还隔着两个物理站点,需要从后台取切换统计上判断定位问题;
从后台取了源小区VCDDB212JN:大湾村二组6的切换统计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对目标小区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的切换失败次数和失败率较高,其他点对点切换都正常;基本可以确定是目标小区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存在问题。
随后在MAPINFO上进行同频同BSIC检查,发现源小区周边存在一小区(SCDB230:大湾停车场2)与目标小区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同频同BSIC,从地图可以看出,SCDB230:大湾停车场2与源小区的距离更近且中间没有站点阻挡,而源小区并未配对SCDB230:大湾停车场2的邻区关系。
工参中大湾停车场(CI=34722)与第三军医大学(CI32421)配饰BCCH同为45,BSIC同为44。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手机在切换时只监听BA2表中存在的频点的信号情况进行判决,由于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和SCDB230:大湾停车场2同频同BSIC,作为手机侧无法分辨这两个目标小区的不同,这样源小区下用户收到的频点其实来自于SCDB230:大湾停车场2的信号,但两者之间并无邻区关系;当满足切换触发条件时,源小区根据邻区关系实际是向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发起切换申请,而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的实际信号在源小区位置很弱而导致切换失败。
3、处理结果
(1)修改SCDB230:大湾停车场2的BSIC号,由44改为47;
(2)添加VCDDB212JN:大湾村二组6对SCDB230:大湾停车场2的邻区关系。
验证效果
修改后进行指标跟踪,发现源小区VCDDB212JN:大湾村二组6对SCDB370JN:第三军医大学1的切换申请和切换失败次数均变为0,而对新添加邻区的SCDB230:大湾停车场2的切换申请却较多,成功率也较高,这充分验证了之前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