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崔明华
摘要:佐佐木英夫在美国纽约的设计GREENACRE PARK,就像它的姊妹PALEY PARK一样,作为口袋公园,为高密度城区居民提供一个屏蔽喧嚣的开放空间。本文对口袋公园的经典案例GREENACRE PARK的场地,形式,空间,色彩等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将更加关注它与城市的共生共存,借鉴其宝贵经验于我国的高密度城区。
关键词:口袋公园;GREENACRE PARK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将原本是“绿洲”的城市环境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加上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人类的户外活动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口袋公园就是在这样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应运而生,将普通的公园微观化,经过“拆分”,“融解”在城市环境中每一个适宜的角落,突破了传统公园占地面积上的限制,缓解了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恶化的矛盾,为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提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1. GREENACRE PARK案例赏析
GREENACRE PARK位于纽约第51街,第二与第三大道之间。生长于办公,商业,餐饮集中区域的缝隙中。是纽约市使用率最高的公园之一,每周游客达1万人以上。公园沿街长60英尺,进深120英尺,只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面积。从鸟瞰图上可以看出,公园已经基本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下,正像设计者佐佐木英夫所要传达的“some moments of serenity in this busy world”,即提供“一些片刻的宁静在这个喧嚣繁忙的都市里”。
1.1场地分析
项目用地为一块矩形场地,面积狭小。其所处的曼哈顿区是纽约的市中心,而纽约诸多大企业、商业中心又集中分布于曼哈顿中城,使其寸土寸金,土地资源高度集约。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之下,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易烦躁高压力的情绪充斥着日常每天,在这个躁动异常的繁华社会中,夹缝中生存的绿色公共空间难能可贵,不失为一种好的休闲选择,解决了部分高密度城区居民对公园的基本需求。
1.2空间形式
GREENACRE PARK入口临51街,园门结合廊架设计,由几步台阶进入。狭小的园子采用直线划分空间,空间大小交错。大空间排列树阵,属于半开放树下空间;小空间开敞,同时提供观赏瀑布的视线通廊;空间序列的尽头是园子的高潮——小瀑布。场地西侧是廊子,南侧由一条水渠贯穿园子始末。由于园子使用率高,因此以硬质铺装为主。
GREENACRE PARK动静区域交叉呈现,过渡空间起到了链接作用,形成道路(动)-通廊(过渡)-公园主体(静)-观景平台(过渡)-瀑布(动)的动静序列,空间变化丰富,整个组合起到了隔绝外界的作用。
相对于平面空间的有收有放,竖向空间更是“跌宕起伏”,这也是口袋公园的精彩之处,在有限的进深中创造出别样的情节和震撼。整个120英尺的距离中,地形变化分为4个阶段:入口处为地平,是第一阶段;几节台阶上到树阵休息区,是人们集中活动区域,为第二阶段;向北下几节台阶来到瀑布观景区,下沉的空间具有更强的围合感和安全感,即第三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全园的高潮,也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段落,一座高25英尺的人造瀑布坐落尽端,水倾泻而下后又以潺潺流水转入水渠,贯穿园子,在入口的雕塑处聚拢静止,在跌宕起伏之后好似一个轮回,趋于平静,交响乐开始于此又落幕于此。
瀑布作為GREENACRE PARK的精华,幕墙自身还有四个层次,水流或急或缓。不仅仅在炎炎夏季给人们带来阴凉,尤为重要的是隔绝了噪音,屏蔽外界的匆忙与浮华,背景的高楼大厦与之相映成趣,提醒着人们还身处城市的现实,但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这也是利用纵向空间的骤变创造出撼人的力量,用来稀释高浓度的生活,放慢脚步,留恋这片刻的宁静。没有汽车鸣笛,没有匆匆的脚步,留在而耳畔的是哗啦啦的水声还有愉悦放松的交谈声。
从视线角度分析,园内种植美国皂荚形成树阵,该树种枝条间隙较大,生长较迅速,便于较短时间形成良好景观效果,而整个视线通廊却很通透不至遮挡。下沉区域形成一段具有坡度的小灌木层,增加了下沉区域的围合感,也起到由软质空间分隔硬质空间的作用,下沉空间视野更为开敞,无树木遮挡,靠近瀑布,视线便固定于此。
1.3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GREENACRE PARK内的座椅分为两类,多为可移动座椅,材质纤细,颜色鲜艳,可被随意组合,增添了空间和人际组合的不确定性。此外小部分座椅不可移动,石材质,体型较大,沿围墙呈规律性摆放。两种不同休闲方式产生了对比,为整个园子展现了更多的可能。
此外,GREENACRE PARK对水的运用十分灵巧,在小园内布置瀑布,奔腾的瀑布与窄窄的水渠,形成鲜明对比。水本就是不确定的,因容器而限定,从上而泄的水与幕墙碰撞,又因幕墙高差变化,而产生不羁的姿态,潇洒肆意,在水池汇聚,转向水渠流速减缓,由动转静。
1.4声光色的和谐统一
说到GREENACRE PARK的声音,瀑布倾泻而下,与幕墙,石头碰撞的声音,转入窄窄水渠与鹅卵石摩擦的潺潺水声;鸟鸣声;风吹树叶响;书页笔尖沙沙的声音;还有低低的谈笑声。人们坐在树下,皂荚叶子的罅隙间有美丽斑驳的光线洒落,入秋后,叶子变黄,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2.启示与借鉴
GREENACRE PARK作为口袋公园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例,在高密度城市中营造一种独立的绿色空间,他虽小却如同另一个安宁的世界,这也是口袋公园的宗旨。这种模式在我国同样适用,我国城市也有许多边角空地,但常常仅作简单绿化,而忽略市民生活需要,没有发挥其最大的功用,口袋公园的值得我们的借鉴,其设计手法更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冬 .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简析 [J].山西建筑, 2007(08)
[2]张文英 .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 [J].中国园林, 2007( 06)
[3]岩下肇.藤本信义,杨利铭.袖珍公园——一个“憩”与“用”的场所[J].新建筑,1991(4):61~62
[4]王进.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5]庞琳,王剑.袖珍公园——现代城市公园设计发展趋势[J].城市建筑,2006(7):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