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南京高新技术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10032
摘要:工程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竣工以后的结算审计控制对造价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合理、真实的工程结算审计有助于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更好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量计算;软件应用;审查法;案例运用
一、工程结算审计的工程量计算
工程结算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核、比对、查证,对不符合施工合同或违反相关政策文件、现行计价取费标准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其它人为的高估冒算予以纠正,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造价管理。其中工程量计算与复核是整个审计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同样也是最为繁琐、占用的时间最长的工作。
二、BIM图形算量软件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设行业的工程预算软件也不断发展,其中BIM图形算量软件由于计算精确、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在工程造价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熟练运用算量软件产生量随图出的工作高效率,使结算审计彻底摆脱一张图纸两手算,一张桌子同对账的局面。虽然如此,但由于审计经验、软件技术等诸多因素,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①图型转化出现偏差。虽然图形算量软件与工程绘图软件之间通过接口,可以读取以及转化,但由于现有的工程绘图软件与图形算量软件之间由于公司商业秘密或者开发人员的软件编写习惯等会造成接口之间存在一定的疏漏,使得建设工程图与算量软件中图形存在一定的误差。②过分依赖软件,缺乏对细节的把握。由于图形算量软件的方便与快捷,以及更加立体与直观,使人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整体的效果,从而疏漏某些细节的构造。如某些柱与板或梁等的钢筋分布或接口方式等,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或者处理程序的不同,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就可能会被掩盖在下面。③难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由于现场实际情况与图形算量模型设置并不会完全一致,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将算量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容易在图形算量过程中多计或者少计工程量,使工作量不实。
三、BIM模块全要素审查法
针对图形算量软件出现的缺陷和不足,我局审计人员根据多年手工算量和图形算量经验,充分吸收手工算量和图形算量的优势,提炼和总结创造出“BIM模块全要素审查法”。即在计算机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的基础上,以竣工图设计要素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自行建立算量模型,全面针对算量软件的缺陷逐级纠错与校核的审计方法。
BIM模块全要素审查法操作步骤是第一步熟悉图纸、认真比对。任何工程的第一印象都来源于工程图纸,这也是全要素審查法的基础工作。重点关注图纸上结构和构造非常规的做法,因为非常规做法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大可能会变更或调整,而变更或调整的工作内容又恰恰是审计最关注的内容,重点比对竣工蓝图和电子图的差异,图纸比对的要求是逐图比对、细至节点、详细记录。第二步是从零开始,自行建模。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建模就是在电脑上完成工程模型的建造,一般建模形式包括绘图输入法和构件输入法两种。全要素审查法要求必须从零开始自行建模,建模形式不限但不能在送审工程模型的基础上修改,因为模型的构件数量众多,信息量巨大,百密一疏并不能完全保证构件属性的准确性,从而直接影响工程量的准确性。第三步是整体设置、细节调整。算量软件的计算基础是构件信息和计算规则的设置,构件信息按照图纸设计进行输入,一般不会出现误差,而计算规则的设置一直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软件内置的算法和规则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规范或标准,这也是算量软件不断更新升级的原因。而这项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手工算量的能力,熟悉清单和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对软件考虑不到的细节部位进行工程量手工修改。第四步是图形算量,人工复核。算量软件计算完成之后,需要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算量软件中的工程设置、轴线尺寸、构件属性设置和布置、定额计算规则、构件合法性(包括重叠构件)等内容进行复核,尤其重点检查设计变更、技术核定以及现场情况变化等是否进行修正,复核的方法包括三维立体显示、单方造价比较等。
四、案例运用
某保障性住房一标段工程,该项目位于某区某街道,为主体框剪结构19层的两栋建筑,其中地上18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27737平方米,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主体结构、内外墙工程、楼地面工程、防水工程、室内给排水及照明工程等。
(一)基础要素:图纸比对。审计局根据图形算量软件特点,改变原有依照电子图直接建模方式,在算量图形建模前先行将竣工图电子版与纸质竣工验收蓝图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总。因为设计院提供的盖有出图章的“蓝图”为真正的设计文件,而电子图纸通常只是设计过程中的中间数据文件,尤其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设计图纸会审、设计文件变更等诸多改变,这些变化会在竣工验收图纸中一一对应反映出来,而电子图纸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会及时全面地进行调整更正,从而造成一些疏漏和偏差。
(二)核心要素:审计人员自行建模。根据创新方法要求,结算审计人员改变传统审计模式,先不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量计算底稿以及施工单位的图形算量软件,而是通过计算机图形算量软件自行构建算量模型,将两栋建筑的工程量重新计算。审计人员按照统一布署要求将经过验证调整完善的竣工电子图导入算量软件,对绘图输入法无法识别的图形采用构件法逐条输入算量软件,包括每一块梁板的尺寸和配筋。轴网、基础、柱、梁、板逐项构建生成标准层,通过复制粘贴搭建高层建筑框架,再以图形镜像方式形成相同单元,逐步生成三维立体模型。
(三)技术要素:图形算量软件的设置纠错。针对软件计算规则的设置,审计局创造性地提出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各种规范导则,给图形算量软件挑错纠错,如算量软件在结构节点设置上不够全面合理,一些梁板分布钢筋的锚固长度在软件设置中默认为25d(d为钢筋直径)。本案例工程结构设计图以及现行钢筋工程验收规范,梁板分布钢筋锚固长度为15 d。经过验证计算合计钢筋工程量相差64吨,钢筋工程直接核减额约42万元。通过给算量软件挑错纠错,在熟悉和掌握图形算量软件同时,更能清楚知道软件可能存在高估冒算的设置与正确的处理方式。
(四)保障要素:图形算量的人工复核。在三维直观的模型立体建成后,审计局要求先不按照常规与施工单位直接核对,而是考虑到图形算量软件所有的操作都以构件作为组织对象和计算依据的特点,要求相关审计人员互相复核或上下层级复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检查生成的三维立体模型每一个构件的完整性,并将两栋建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外观上查看檐口高度、长度宽度、门窗分布、女儿墙设置、装饰线条等内容;细部结构查看各层柱、梁、板混凝土含量、钢筋含量等内容。在两栋建筑建模完成后人工复核过程中发现两栋建筑室外地坪标高并不一致,原因是9号建筑按照设计图纸室外地坪标高,而10号建筑审计人员勘察现场后发现现场实际标高比图纸至少低1.2m左右,对室外地坪标高进行了按实调整。经过复核比对发现施工单位算量模型的室外地坪标高也是按照图纸所示标高进行绘制,导致土方开挖与回填工程量相差1050m3,该项直接核减金额约15万元。
本案例项目合同价为4624.85万元,施工单位送审工程造价5397.77万元,在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充分运用全要素审查法,最终审定工程造价4341.87万元,造价核减额为1055.89万元,核减率近20%。
五、结束语
“BIM模块全要素审查法”全面革新图形算量建模核对形式,使用准确的算量模型与审计对象模型进行比对复核,确保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率。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也规范及引领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新的思路和理念,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