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这使肉牛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牛肉市场存在较大缺口,后市价格持续坚挺,为广大农户致富增收提供了新的机会。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往往实际收益并不高,主要是存在饲养观念陈旧、饲养知识匮乏以及饲养的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实际生产中获得的经验,总结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方法,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1育肥牛的选择
育肥牛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养殖的经济收益,所以选择时要尤为慎重。一般选择6~24月龄大,体重在200~300kg的牛进行育肥。也可根据育肥时间长短,选择年龄合适的牛进行育肥。个体方面要选择体型大、肩膀宽、头颈短粗、背腰平直而宽广、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且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的牛进行育肥;品种选择方面,要选择肉用、乳肉兼用、肉役兼用的品种为好,使用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品种的冷冻精液改良的杂种牛具有肉质好、肌肉丰满、生长速度较快的特点,育肥效果明显。
2育肥前期的准备
进牛前,要将圈舍内彻底打扫干净,将水槽与料槽清理干净,采用酚皂液、石炭酸等消毒液,对圈舍、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在牛床上铺垫新的干草。冬季要做好牛舍保温,这样既保证舍内温度,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使牛体散发过多热量,影响牛增肥效果,夏秋要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做好防晒防雨的工作。新购牛应进行2周的隔离观察,确认无病方可放入群进行育肥饲养,隔离期间还要进行驱虫和健胃,常用驱虫药有阿维菌素、敌百虫、螨净等,采用阿维菌素液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每100kg
Wingdings^B@ w注射1mL,7天后再注射1次;还可用2%敌百虫杀死牛体表寄生虫,健胃主要是采用灌服碳酸氢钠。另外,根据当地流行病发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疫苗注射的应激反应发生。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饲喂头15天为过渡期,饲料组成主要以粗饲料为主,精料和糟渣料辅,粗精饲料之比为7∶3,随天数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此期结束时精料饲喂量达到2kg/d的标准,精饲料配方中粗蛋白质应占16%~18%之间,每天早晚按时饲喂2次,喂料时要少给勤添,要给牛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该期要注意观察牛每天的采食状态和精神状况,并详细记录,根据体重和个体大小进行合理分群,使牛尽快适应新的饲养条件和饲喂方式,为下一步育肥期打好基础。育肥牛经过该期的饲养体重达300kg,即可进行育肥期饲养,进入到育肥前期,牛已经基本适应了各方面的条件,表现为采食量明显增加,消化能力显著增强,这时也不能盲目增加饲料的添加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脂肪更好适度沉积,同时还能避免消化不良的发生。饲料中粗精料比例为4∶6,精饲料中粗蛋白质应控制在15%左右,每天早晚饲喂2次,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每次喂料后,要将牛糟打扫干净。该阶段每头牛平均日增重1.0kg左右,牛体重可达到350kg左右。育肥后期大约需要40~50天。日粮应以精料為主,可使育肥牛肌肉间和皮下脂肪适度沉积,精料的用量占到整个日粮总量的70%~80%,甚至可以达到90%,饲喂次数可适当增加,同时保证饮水供应充足,如条件允许可用温水饮牛。当牛食欲明显下降时,牛达到全身肌肉丰满,外形匀称,背腰、臀部肌肉肥厚,并向外突出和向下延伸的标准,体重达到500kg左右时即可出栏。
4应用饲料添加剂
添加非蛋白氮饲料,可减少部分蛋白质饲料的投入,降低饲养成本。育肥过程中使用尿素,要注意使用方法,坚持常喂,不能中途间断,要与精料混合干喂,不宜单纯配合在秸秆饲料中饲喂,以免发生中毒。每天用量不得超过50g,喂后不能马上饮水,一般喂后1~2小时方可饮水。
在饲料中添加瘤胃素可以促进瘤胃中丙酸生成,有效的减少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提高了热能和氮的利用率。可用500g瘤胃素与200kg玉米粉混合,经充分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按量进行分次饲喂,直至饲喂到出栏。有研究表明,育肥牛育肥120天,每日添加瘤胃素170mg,日平均增重可提高18.1%。
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缓冲剂,可作用于瘤胃、肠道和组织内,能有效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可将肉牛增重速度提高12%以上,可达15.04%以上。国内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氢二钾的复合缓冲剂添,添加量占日粮干物质1%,育肥牛日增重提高11.26%;精饲料消耗减少11.84%,每千克增重成本降低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