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宏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颈脊椎横断损伤并发低温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其致病机制,然后提出了纠正颈脊椎横断损伤并发低温患者身体低温的措施与途径,旨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颈椎骨折;温度;低温
【中图分类号】 R683.2 【文献标识码】 B
1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期间本院收治的47例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为并发颈脊椎髓横断损伤(包括脊椎休克)。在这26例患者中,伤后1-3周内有14例患者高烧,死亡1例(死亡率7.1%)。35.5摄氏度以下低烧10例(口表和肛表温度);死亡2例(死亡率20%);余下6例无发热或低烧现象。低温都发生在气温2-20摄氏度的季节(重度低温最低气温较少0摄氏度以下)并见于入院后1-2天内,1例死亡,病人入院时的体温都为29到32摄氏度(最低体温为29摄氏度)未待完全复温即在1到3天内死亡,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前的临床征象为神智模糊。心率8到50次每分,呼吸20到28次每分,血压60/40mmHg,出现心律不齐(心电图证实为心肌自身节律),1例心室纤维颤动,无明显紫绀或鼻翼煽动,突然死亡。
临床研究表明,人体的正常体温37摄氏度左右,低于此现象者称为低温,36到32为较低温,32到25摄氏度为中低温,25到20摄氏度为深低温,也有以中心温度35攝氏度以下的称为低温[1]。35到32摄氏度为轻度低温,32到25为中度低温,25摄氏度为深低温。中心温度就是深部体温,低温不能用医用口表或肛表测定。需要用刻度的温度计测量,最好用温差电议。我们用0到100摄氏度的水温代替,测量部位为肛门内。
2 体温失调
人体温度是由调节获热和失热而形成的恒温[2],主要受以下2个方面的影响。(1)环境温度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通过脊椎反射并经过脑而获得的控制。(2)体内的血液温度刺激脑内感受而获得控制。由于人是高等动物,既有不自主的自动调节体温的功能,又有有意识地增加或减少获热和失热的本能。正常的体温是由新陈代谢活动产生,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类可以有意识的增加衣物而减少失热[3]。同时,出新陈代谢外,体温由骨骼肌不自觉活动产生,称为寒战,它是一种特有的避免降温的自反应,当中心温度降到36.2到36.7摄氏度即开始出现寒战,但到30摄氏度以下则会失去寒战功能。失热主要通过全身皮肤血管的收缩和汗腺的活动而获控制,但极为重要的措施是有意识地调节环境。血管和汗腺的活动由交感支配。综上所述,体温调节需要有完整的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等周围和中枢三叉神经才能完成尤其是完整的交感三叉神经[4]。
颈脊椎横断后,体温会出现失调;非但通往四肢和躯干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均被切断,通往全身的交感神经也被切断,这与交感神经再颈脊椎中特殊解剖有关。因此,运动神经切断后不但四肢瘫痪,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也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全身汗腺麻痹,皮肤血管舒张,失去体温调节功能,即不能出汗有效的散热;冬季皮肤血管不能有效的保温。同时,皮肤会逐渐失去知觉,骨骼肌瘫痪,彻底失去寒战产热的能力。因此,这类患者会在寒冷的环境中,体温而无限制的下降,直至死亡。
虽然病例生理使患者失去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但人类有意识地改变环境,从而改变获热和失热的能力。例如,在寒冷环境中,可以多穿衣服避风烤火(体外保温),饮热水(体内保温)等。当患者四肢瘫痪、行动不便时,温度调节工作就需要他人来完成。即使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中,患者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低温是人为的。在同一气温环境中,有的病人表现为低温,有的则高温。患者体温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气温,而主要在于直接接触病人体表和体内的环境温度。体外因素有被褥的薄厚;暴露在冷环境中的时间,病室的取暖设备等。体内因素有:输液输血的温度,速度,时间和量等。一般而言,血液冷藏保存的温度为4摄氏度,与室温的差距较大。如果给失去体温调节的病人输入温度过低的血液,意味着给患者实行体内降温,这无疑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此外,病人年龄,胖瘦,体质也可影响低温的发生和程度[5]。
正常体温是36到37摄氏度,体温低于36摄氏度及发生低温。气温在32摄氏度以上时人体须依赖出汗来散热,如果病人的汗腺已经麻痹,就不能进行散热。气温在20到32摄氏度时,失去体温调节功能的患者均表现为高热而非低热;在气温18摄氏度以下,体外的因素对体温升降的影响增大,故出现低温者较多。
人非变温动物,不可无限制的降温,或在低温中冬眠体温降到一定程度,再回升到32到30摄氏度。低温可诱发各系统紊乱或严重生理紊乱,包括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内分泌、血液等系统;还可以诱发肝肾功能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基础代谢失调等。低温并发症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高热。因此,患者在出现低温现象时,需要及时抢救,否则会造成患者的生理紊乱,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3 结果
防治低温的重点在于复温和人工调温。复温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在于提高贴身环境的温度和体内温度。这两种方法都属于物理方法。具体的做法为提高室温、使用热水袋法(40摄氏度左右)、电热毯、血热、输液加温法、电灯泡烤架法等。复温后要保暖,适量的体热要发散,其方法以增减被褥最为简单有效。二者配合可达到人工调节体温的目的。
4 结论
患者在出现低温时,会出现严重的生理紊乱。临床研究表明,复温时也会产生生理紊乱,如果复温不当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复温过急或过高可出现心动过速、心排出量不足等现象。因此,在复温操作中,患者的体温应徐徐上升,以不超过37摄氏度为宜。复温前要掌握血、尿、生化的数据。同时还要掌握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情况,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并充分补给氧气,静滴碳酸钠,钾盐等。
参考文献
[1] 王清华,岳军艳,吴清武,等.16层螺旋CT对椎体滑脱的病因学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3):386-388.
[2] 王燕.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电解质紊乱机制与临床护理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46-48.
[3] 石晓军.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1):170.
[4] 任先军,王卫东,张峡,等.颈椎闭合性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的机制及MRA诊断[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17(6):401-403.
[5] 杨永林,胡泽元.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