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舒 邓丽 赵春双 郭杨 田晓野
【关键词】 重症;葡萄膜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葡萄膜为眼球壁的一部分,富于色素和血管,有营养眼球的作用,且血流缓慢,许多全身病可通过血流影响葡萄膜使其治病,反之葡萄膜病如脉络膜恶性肿瘤也可向全身转移。
1 病例介绍
男患,34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个月于2013年7月31日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年,7个月前自述右眼角膜真菌感染,于吉大医院一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双眼“开角型青光眼”病史5个月,查体:视力: 右眼:光感;左眼:指数/20cm。眼压:右才眼:21mmHg,左眼:25mmHg。右眼:混合充血,角膜光滑,前房深淺正常,可见絮状渗出,虹膜纹理欠清,瞳孔正圆,直径5.0mm,晶状体略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下方视网膜青灰色隆起。临床诊断:葡萄膜炎(右),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右)。入院后给予甲强龙右眼球旁注射,以及暂时局部对症治疗。8月1日起患者自诉右眼刺痛,医生考虑虹膜炎刺激症状,应给于局部激素治疗, 8月2日,患者右眼疼痛加重,眼压高,给予降眼压治疗。至8月6日患者前房渗出物增多,眼内炎诊断明确,加用妥布霉素,患者于8月8日在局麻下行右眼前房穿刺书+玻璃体腔万古霉素注射术,现给予患者拜复乐日一次静点,后改用美罗培南0.5日3次静点。入院后给予激素、营养神经、消炎、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等治疗,患者眼部病情好转,准予出院,门诊继续治疗、随访,并定期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治疗。
2 护理要点
2.1 控制眼压的指导 如果患者眼压持续升高,用非接触眼压仪器测不出来。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应用降压眼药水时正确按压泪囊,防止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应用甘露醇降眼压时指导患者静点结束后小时勿饮水,以免降低用药效果。
2.2 给予患者体位指导 如伴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视网膜下方有隆起(赤道部位),应指导患者平卧休息,防止网脱面积扩大,同时静卧休息,减少活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局限炎症。
2.3 疼痛的护理 由于睫状肌收缩,组织肿胀,毒性物质刺激睫状神经末梢所引起,夜间或眼球受压时更明显,常伴有疼痛、眼睑痉挛、畏光流泪等症状。该患者入院后虹膜炎疼痛症状明显、难耐,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入院初期患者仅为葡萄膜炎时给予患者热敷指导,即用热毛巾外面套上塑料布,热敷于患眼,这样既可保证毛巾热量不流失,又可以防止毛巾上的水流入患眼,避免感染。热敷可以促进血管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组织代谢能力,减轻炎症渗出和促进水肿的吸收[3]。热敷缓解疼痛症状效果明显,患者反响比较好,缺点是作用时间短。同时给予患者散瞳指导,作用为放松睫状肌,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缓解疼痛。患者自觉阿托品较复方托吡卡胺效果好,尤其后半夜患者疼痛加重,夜不能寐,应用阿托品效果比较明显。
2.4 用眼卫生的指导 保证患者眼部卫生,预防二重感染。严格按医嘱规范点眼,指导患者短期内避免流水洗脸。患者后期转为全眼球炎,整个结膜肿胀、充血,眼睑水肿较重。患者自觉触痛明显,眼压高,并有脓性分泌物。患者眼睑已不能正常闭合,每日给予患者眼部清洁,用0.5%碘伏擦拭眼睑皮肤,用无菌盐水棉签将暴露的结膜囊内的脓性分泌物擦拭干净,然后用金霉素眼药膏涂于暴露的眼结膜和角膜表面,保持暴露部位湿润,表面不用覆盖纱布,暴露于空气中就可,防止不能闭眼引起的刺激症状加重[3]。如患者再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以上操作重复。随时观察病情,随时给予患者患眼涂金霉素眼药膏,保证患眼湿润。
2.5 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面部整洁,床单元清洁舒适,尤其注重患者手部的清洁。同时患者担心愈后情况,焦虑,疼痛又使之寝食难安,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又要告诉患者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值,以免希望过高,愈后带来心理落差[2]。
3 出院指导
3.1 坚持用药,巩固眼病疗效 讲解用药具体时间、方法、剂量,按医嘱减量、停药。1周后复查,以后每月复查1次,病情稳定后,每半年或1年复查1次,以后定期复查。如出现眼红、痛、胀、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3.2 告知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不到人多的地方,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接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访视,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J].实用护理杂志,2010,19(1):73-79.
[2] 李现红,何国平,王红红.双眼葡萄膜炎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42(1):79.
[3] 贺延丽,盛慧.手足口病合并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一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0):51,67.
[4] 王晓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77-378.
[5] 张智敏,刘晓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急性前葡萄膜炎1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