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2015-10-21 07:58张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美育形式

张武

[摘 要]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紧密相连。利用美的形式,发挥美的形象陶冶教化作用;挖掘教材因素,追求教材内容之美,能够更好发挥德育功能,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美育 内容 形式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美在本质上是事物的生命力,事物的生命力冲破各种障碍,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充满生气,生机盎然,这就是美。而美育在本质上就是涵养和培育学生生命力的一种教育。美学专家杜卫说过:“审美育人过程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而是升华情感、激发生命力、发展创造力、开启心智、培养性情的体验过程。”

一、发挥美育的作用为什么能够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1.从目标上看,思想政治课与美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目标侧重于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侧重于提高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培养人。所谓全面培养人,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美学专家蒋冰海认为:“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通过陶冶情操,纯洁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独立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美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2.从价值上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美育对培养人具有积极作用

美育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的朝气与活力、生命自由即生命力的教育,这是美育的本体价值。一个生命力不强的人,他的生活质量肯定也不高。在这一方面,美育能发挥积极作用,给生命以自由,给生命以力量,让人生活得快乐、幸福、有意义。二是在培养学生德、智、体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是美育的工具价值。概括起来就是“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尤其是德育,如果完全离开美育,几乎难以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美育作用,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把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进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如何发挥美育的作用让思想政治课堂更加精彩更有时效

1.利用美的形式,发挥美的形象陶冶教化作用

形象化是以美引善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象来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

借助自然美,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很重要。目前高中新课程的政治教材设计非常美观,每一章节都搭配了许多展现祖国自然风光的优美图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现成图片的同时,教师如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借助现代的技术手段,如数码相机、网络媒体等,把优美的自然、人文风景搬进课堂,让学生从中获得的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由于学生的情感被触动,必然会产生一种道德力量,这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无法实现的。

借助社会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学生。社会美包括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气质美等内容,它们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如能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美育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榜样、效仿榜样的过程中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因为教师的着装打扮会影响学生。在学校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班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注重形象,甚至比较邋遢,那么这个班级的布置往往不是井井有条的,班级管理往往是混乱的,这个班级学生的仪容仪表也是不规范的,甚至学习也是落后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总是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美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教学效果。而教师的教学语言之美,同样能够感染学生。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深入浅出,在阐述定义、定理、概念时蕴含哲理,耐人寻味。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欣赏艺术形象,感受艺术作品之美也不可少。这是一个以典型形象唤起学生美好情感,接受美的感染和正确的审美导向,摒弃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这一节中讲到,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欣赏优秀的文化作品,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这种审美和鉴赏,对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单纯的政治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2.挖掘教材因素,追求教材内容之美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当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审美的知识和方法,不能轻易地发现它;而且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比较抽象,它们当中的诸多美育因素,如果缺乏有关材料,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抽象难懂的政治原理、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书本知识。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这一节内容中,许多概念抽象难懂,需要教师对“初次分配、 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等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这里特别要讲清楚: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称为“第三次收入分配”。它主要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彰显了人性之美和社会之爱。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又如现实生活中部分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分清主流和支流,让学生懂得:腐败只是个别干部的行为,不是社会主流。在讲政治生活《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这一节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河南登封市女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殉职,14万百姓十里相送”的视频。并介绍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在工作岗位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百姓;退休后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将5.6万亩荒山变成森林;去世后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真正理解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学生在人性之美,精神力量的震撼中去讨论、思索人生价值的方向所在。

生活中美的事物处处存在,所有美的事物中都包含值得思考与探索的智慧。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课程,也应该承担美育的责任。在政治课堂中,让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还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善于创造美的能力,这才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追求。

[ 参 考 文 献 ]

[1]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蒋冰海.论当代中国美育[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3]张正江.新中国美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美育形式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美育教师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