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视角的当代自画像

2015-10-20 11:40FredKleiner弗雷德克莱纳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自画像画像画家

Fred Kleiner弗雷德·克莱纳

Boston University,02215 Massachusetts,USA(波士顿大学,02215麻萨诸塞州,美国)(译者)李雅谦 (Trans)LI Yaqian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250100(Shandong Modern Occupation College,250100Jinan)

基于历史视角的当代自画像

Fred Kleiner弗雷德·克莱纳

Boston University,02215 Massachusetts,USA(波士顿大学,02215麻萨诸塞州,美国)(译者)李雅谦 (Trans)LI Yaqian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250100(Shandong Modern Occupation College,250100Jinan)

从历史的视角研究当代自画像,就能发现自画像创作以及风格的演变过程。早期自画像并非艺术家自觉的产物,因为那时的艺术家是有钱人的雇工。随后自画像走向自觉。艺术家为了招徕顾客,将自画像作品作为技艺高超的证据。19-20世纪,自画像开始表达艺术家的心理活动;21世纪,自画像成为真实记录艺术家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

历史视角;自画像;自觉

一、早期的自画像

图1 任熊自画像

自画像在西方问世的时间比较晚。在中国,为自己画像或为自己制作雕像的人极少。在这些极少的例外之中,19世纪的画家任熊就为自己制作了一幅非同寻常的自画像(见图1)。任熊1857年去世时只有34岁,艺术生涯非常短暂,但因天赋和特立独行而广为人知。所以,他为自己画像就理所当然了。在中国悠久的艺术历史之中为什么几乎没有自画像,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我还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或许在讲座的最后,你们当中的某个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应该将画像(中国和西方一样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自画像区分开来。在西方艺术史中,画像早已出现,大部分是统治者在公共或私人场合以官方的图像形式呈现。在这里举三个例子(见图2):一个是埃及孟卡拉王法老(他被埋葬在开罗附近著名的吉萨三个金字塔的正中间)和他妻子的双人像;第二个是罗马的首任统治者奥古斯都像;第三个是中世纪最著名的国王之一查理曼大帝的骑马像。虽然艺术家为他人画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却没有证据表明哪个艺术家在哪个地方为自己画了像或是塑了像。实际上,从法国和西班牙的第一批瓶画开始,一直到2500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不但没有艺术家的画像,也很少知道艺术家的名字。西方世界中最初2500年的艺术家几乎是无名的。艺术家是国王、修道士、富裕市民的雇员,因付出劳动而得到报酬,但是却没有荣誉。

图2 埃及孟卡拉王法老和他妻子;奥古斯都;查理曼大帝骑马像

然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古希腊,或许这一点并不出人意料(古希腊的作品通过画面上的签名就能够知道艺术家是谁)。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艺术家就已经在瓶画上签名了。

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早期,几乎没有艺术家的名字被保存下来。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大概是1125年,在希腊衰落罗马兴起的一千年之后,出现在法国欧丹圣拉萨路教堂的大门上。艺术家叫吉斯勒贝尔,他的签名出现在长长的铭文下面。在作品上签名是一种自豪的体现。但自画像比起签名来则更意味深长,即意味着艺术家认为自己是最值得画的,是最值得被雕塑的。

我们看到的是现今所知道的一幅最早的自画像(见图3)。这是中世纪一本书中的细节,描绘了一个著名圣徒的生活,时间大概是在1170~1200年之间,展示了修道士拉菲勒斯坐在那里,右手拿着画笔。拉菲勒斯的画像可能是最早的自画像,它一定是西方艺术中典型的例子和最普通的类型:画家工作时的画像。这是书记员埃德温自画像的一种变形(见图4)。埃德温的画像留存在他的在英语手稿中,时间约在1160-1170年之间。埃德温可能是自画像的作者,虽然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一点。他展示了自己正在写,而不是画,就像中国伟大的书法家——他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他在自画像上用拉丁文写道:“我是书记员之王”。

图3 修道士拉菲勒斯

图4 书记员埃德温

拉菲勒斯和埃德温的画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自画像,因为他们和真人并不太像。当然,它们是一般的类型,描绘的是修道院里的修道士在上帝的荣光下正在制作漂亮图书的情景。

二、自画像的自觉

艺术史中最早的真正的自画像是弗兰德人扬·凡·艾克的自画像(见图5),他一丝不苟地再现了作为一个特殊画家的自己的身上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凡·艾克在1433年画了这幅自画像,并且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签了名。在画的底部写着“扬·凡·艾克描绘了我,1433年10月21日”;在画的顶部写着“尽我所能”。这幅画正式的名称叫《带红头巾的男子》。凡·艾克并没有说这是他本人的自画像,可能因为当时自画像还未成为一种公认的绘画类型。艺术史家认为,这种依照镜子中的形象所描摹的自画像在凡·艾克的画室中可能是一个广告。凡·艾克说“这是我画的”,来访者就会信服他的手艺,进而就会支付费用,让他为自己画像。

图5 凡·艾克:带红头巾的男子

艺术家用自画像来吸引顾客,最有趣的例子可能是16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帕尔米贾尼诺(见图6)。一天,他在理发店看到了自己在凹面镜中的样子,于是决定用表现罗马教皇的形式将自己画下来,以此作为技艺的一个证明。他让木匠准备了一个像镜子一样的木质画框,他在表面画像,并且记录下了镜子中的变形——在一个真正的凹面镜中,艺术家的脸并没有失真,但是室内的细节却发生了变形,帕尔米贾尼诺的手和袖子都变大了。手的变形尤其值得注意。这幅画是艺术家重点表现手的作品。教皇看到这幅画后大吃一惊,帕尔米贾尼诺很快就成为罗马最受欢迎的画家了。

图6 帕尔米贾尼诺

我们能够知道帕尔米贾尼诺、教皇和理发店镜子中的故事,是因为乔尔乔·瓦萨里的记录(见图7),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但却以《意大利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闻名于世,书中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初期到他生活的年代,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艺术家传记与自画像几乎同时出现,这不是巧合。这两种现象反映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中世纪时期,艺术家被当作聪明的手艺人,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是体力劳动的结果,所以他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是“有灵感的天才”——这一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们对艺术家观念的改变,自画像成了一个值得尝试的题材。

图7 瓦萨里《艺苑名人传》

尽管如此,艺术家工作状态的自画像仍然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在画面上我们看不到任何艺术家个性的东西。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技艺对自身给予认同。比如这幅非常著名的荷兰艺术家伦勃朗1660年的自画像(见图8),他手里拿着画笔和调色板,在身后有个大大的圆圈。艺术史家争论这个圆圈代表什么意思,但是,绝大多数人相信这是绘画技巧高超的证据——能够徒手画一个完美的圆圈。

图8 伦勃朗

这一时期的很多自画像是为了证明画家具有高超技艺的,比如帕尔米贾尼诺镜中的自画像。我们认为最不同寻常并且最成功的自画像是1639年的简提列斯基的自画像(见图9)。画中,画家并没有看着我们,而是看着正在创作的作品。为了这幅作品,简提列斯基不得不支上两面镜子,这样她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的样子。在男人统治的绘画领域,这幅自画像是她对自己高超技艺的一个证明。

图9 简提列斯基

图10 伊丽莎白·维基·勒布伦

图11 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画像

在艺术家工作时的自画像中,我们通常看不到艺术家到底在画什么东西。但是,当工作过程能被看到的时候,就能揭示出一些东西。这是一幅18世纪晚期法国画家伊丽莎白·维基·勒布伦的自画像(见图10),她是法国皇家绘画雕塑学院认可的少数女画家之一。她因经常为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画像而声誉鹊起。实际上,维基·勒布伦正在为自己画像,而没有给皇后画像。右边这幅才是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画像(见图11)。这幅自画像不仅证明了画家的技巧,而且强调了她是皇后喜欢的画家。这又是一个用自画像为潜在的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例子。

1656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宫廷御用画师委拉斯贵兹的巨幅帆布油画《宫女》 (见图12)在西方艺术史上是对这一主题的一种变革。画面是在马德里皇家宫殿艺术家的工作室里。在画的前面,是皇室的各种成员。委拉斯贵兹在左侧,在一幅巨大的画布面前工作着。我们不知道他在画什么,但是他在看刚刚进入工作室的两个人,这两个人我们从画家身后的镜子里能够看到。进入画室的是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可能他们对画拥有主权。或许他们只是造访画家工作室来看他是如何工作的,并赞美他的技艺。这幅画与维基·勒布伦的自画像有很大不同,维基·勒布伦声称她的名声来自于皇室成员。在委拉斯贵兹的自画像中,国王和王后尊敬画家,并且画家是皇室的成员。在委拉斯贵兹的自画像中,我们对画家的情况依旧不得而知。他的自我认同依然是绘画技艺以及与皇室的关系。19世纪晚期,事情才开始出现变化。

图12 委拉斯贵兹:宫女

三、19世纪末- 20世纪早期的自画像

大多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继承了这一传统模式:自画像上,画家们在工作,就像文森特·凡·高的自画像(见图13)。但是凡·高画了一些自己的其他类型的画,画中看不出他是一个画家。它们是男人的画像,却不是艺术家的。最有趣的是这幅画(见图14)。1889年凡·高在他法国阿尔勒的工作室里。画并没有描绘画画的场景。身后的画也不是他的作品。实际上,他身后并不是画,而是一些他所喜欢的日本印刷品,他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攒到足够多的钱之后去购买它们。画像展示了凡·高右侧脸部被一块大绷带缠着——这就昭示了他1888年12月砍掉自己耳朵所留下的伤口,也预示着他1890年的自杀。这里,我们看到的自画像并没有将艺术家定义为努力工作的手工艺人,或者与国王和王后有密切关系的人。这是有心理活动的自画像,所以能够看到画家的品味和对悲惨生活的怨恨。

图13 梵高

图14 梵高自画像

图15 两个弗里达

自传型的并且和画家工作没有关系的是弗里达·卡罗著名的双人自画像(见图15)——《两个弗里达》——在暴风雨的天空下两个双胞胎坐在一起,揭示了画的心情。两个人十指紧扣,心脏之间有细小血管相连。右侧的弗里达穿着墨西哥传统服装,左侧的弗里达穿着欧洲风格的白色蕾丝裙。这是卡罗心理状态的描绘,显示了她的双重身份:世界上有文化的女人,因其具有墨西哥血统而自豪。

还有一种新型的自画像在审视着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并且与其职业无关,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地不安,这是20世纪早期奥地利画家爱贡·席勒自画像的类型。席勒28岁英年早逝,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经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就像这幅1910年的自画像一样(见图16),他经常将自己描绘成营养不良的裸体,四肢扭曲,装扮着鬼脸。我们相信大家会同意这一点:席勒的自画像与西方艺术传统中的男性裸体形成了一个对比——传统的裸体漂亮,值得自豪,却不是扭曲的、痛苦的。还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即传统的艺术家的自画像是将画家表现得非常自信,为完美艺术品的创作者(见图17)。

图16 爱贡·席勒自画像

图17 席勒自画像与大卫等雕塑的比较

四、20世纪末- 21世纪早期的自画像

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早期,数量惊人的艺术家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强调身体的丑陋而非美化它们。右侧是德国出生的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的自画像(见图18),他于2011年去世。这幅自画像特别有趣,因为弗洛伊德表现了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他拿着画笔和调色板。当然,他不画其他裸体。他脱下他的衣服,只画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

图18卢西恩·弗洛伊德自画像

图19珍妮·沙维尔自画像

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画家珍妮·沙维尔的自画像(见图19)。她以仰视的角度创作了这幅作品,几乎将脸藏了起来,强迫我们看她巨大的乳房和左手抓住的肚子上的褶皱。但是,沙维尔和画中的人物一点都不像(见图20)。这种夸张和虚构的自画像是对今天人们的“节食”以便有一个完美身材的一种评论,尤其是杂志和电视广告中那些非常瘦的女人形象。沙维尔通过身体上所纹的文字传递了这一信息,这些字的意思是反讽的。比如其中的两个单词“精美的”、“娇小的”——恰恰是沙维尔自画像所要展示的相反的一面。

图20 珍妮·沙维尔

图21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在当代自画像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体进行的描绘,包括艺术家和致命疾病斗争的过程,如近年来一直折磨艺术家群体的艾滋病。杰出的摄影大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1946-1989)的画像特别有意思,并且具有教育意义。与现代自画像的模式一样,艺术家在作品中并没有表达感情。1980年,34岁、潇洒的梅普尔索普为自己拍摄了这帧照片(见图21)——裸露着胸部(很可能是全裸的),画了眼妆,展示了他的同性恋倾向。他说:“这就是我,我为此自豪。”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他是一位艺术家,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年轻的同性恋者。在与艾滋病抗争了8年之后,知道死期将至,梅普尔索普为自己拍了一张照片(见图22),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右手拿着一支手杖,手杖的顶部是一个象征死亡的头盖骨。梅普尔索普的自画像也是在向他的前辈安迪·沃霍尔(1928-1987)致敬。安迪·沃霍尔比梅普尔索普早两年去世,他曾经拍摄了一张自己肩膀上有骷髅头的照片。沃霍尔的自画像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年龄。他59岁就与世长辞了。

图22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与安迪·沃霍尔

五、结语

我将今天的讲座命名为“历史视角下的当代自画像”,我希望你们现在能够明白自画像在西方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作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国艺术中,自画像几乎是缺失的),还要知道西方自画像的演变——从证明自己是艺术家的图像,到艺术家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不完美的)的身体,再到举世无双的个性和生命的故事。

对今天活着的艺术家来讲——包括在座的你们在内——很难想象艺术家只不过是有钱有权人的雇工,他们的名字永远都没有被记录下来,他们也没有考虑过为自己画像是否值得。请为你们是今天的艺术家而不是古埃及、古罗马的艺术家而自豪吧。

Contemporary Self-Portraitur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e'll find the creations and styles of Self-Portraiture if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primitive Self-Portraiture is not the consciousness of artists. Subsequently, Self-Portraiture is the evidence of skills. Self-Portraiture began to express the artist'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in 19-20th century; in the 21st century, Self-Portraiture is a special way of recording artist's ideology.

historical perspective;Self-Portraiture;consciousness

J05

A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5.01.022(0115-07)

2014-08-26

弗雷德·克莱纳,1948年生,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和考古学博士,波士顿大学教授。1978年,才30岁的他就凭借众多的学术成果成了波士顿大学的艺术史与考古学教授、艺术史与建筑系主任。此外,克莱纳也是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曾数次获得教学奖和国家图书奖,他曾发表过数量过百的专著、论文和评论。其中包括主持修订读者最多、流传最广的英文艺术史专著《加德纳艺术通史》,此书于2007年被翻译成中文。克莱纳1985年至1998年担任《美国考古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的主编,该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典考古期刊杂志。

译者简介:李雅谦,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处工作人员,讲师。

猜你喜欢
自画像画像画家
威猛的画像
五月·自画像
“00后”画像
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酷炫小画家
我的自画像
潜行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