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央 章勤 孙津津 马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孕妇临床观察
金央章勤孙津津马娴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及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黄体酮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1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肾虚型胎动不安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联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黄体酮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黄体酮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可靠。
胎动不安 肾虚型 中西医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剧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胎动不安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发展成流产。本院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肾虚型胎动不安孕妇,采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黄体酮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患者年龄23~32岁,平均(27.49±1.75)岁。停经32~50d,平均(44.79±2.79)d。人工流产史0~3次55例,自然流产史0~3次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8.98±2.49)岁。停经32~50d,平均(43.79±2.97)d。人工流产史0~3次57例,自然流产史0~3次14例。两组年龄、停经天数、流产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和疗效标准 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教材《中医妇产科学》[1]中关于胎动不安之肾虚型的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2]。排除标准:异位妊娠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能继续治疗者。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教材《中医妇产科学》[1],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方法 (1)观察组:①中药穴位贴敷:采用中药寿胎丸配方调制成膏状进行穴位贴敷。根据关元穴、肾俞穴穴位所在部位,分别采取仰卧位、坐位,正确取穴,观察患者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且定位穴位后,采用75%酒精棉球擦去皮肤表面油垢,然后将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盖3M敷料贴固定在选定的穴位上,贴敷1次/d。注意事项: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的患者或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若仅对胶布过敏者可减去胶布留敷贴并以防过敏胶布固定。贴敷药物应局部防水。若贴敷贴上后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水疱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②中药汤剂内服:肾虚型者胎动不安,中药以寿胎丸加味,基本方药组成: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苎麻根、杜仲。1剂/d,分2次温服,28d为1个治疗周期。③西医治疗辅以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黄体酮针。(2)对照组:口服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方法同观察组。28d为1个治疗周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n(%)]
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先兆流产率逐年增高,先兆流产因关系母婴健康,多年来医务工作者在采取西医保胎的同时,亦越来越重视中医的保胎疗效[3]。本病发病有母体和胎儿元两方面因素,但终究是属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4]。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藏精而系胞胎。胎孕初成,则赖先天肾精滋养和肾气的巩固。肾藏精,精化血,胚胎及胎儿的发育主要靠气血滋养。气载胎,血养胎,肾气盛,肾精旺,故能系胎载胎,即“胞脉系于肾,胚胎由肾所系”所致[5]。胎动不安患者若不采取积极的治疗,将可能发展为流产。西医认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黄体功能一般不强,另有观点认为早期先兆流产是由患者的内分泌失调引起,因此西医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多数从支持黄体进行治疗,一般均采用黄体酮针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注射治疗,从而保证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提高妊娠成功率[6]。本院除采用西医治疗外另联合中医治疗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汤剂口服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胎动不安分为肾虚型、肾虚血热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肾虚血瘀型,临床上以肾虚型患者常见。经辨证后本院采用中药寿胎丸配方调制成膏状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穴位贴敷法历史久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朊·以蓟印其中颠”,即白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此为最早的外治法[7]。根据中医人体穴位主治,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等,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肾俞穴主治腰痛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故本科根据辨证分型和穴位的功能主治,采用中药寿胎丸配方调制成膏状,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加以固定,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药物的“归经”效应,发挥经络系统整体调节作用而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汤剂寿胎丸加味方中药味虽少,却补肾养血兼备,锡纯志曰[8]:“菟丝无根,蔓延草木之上……故《本经》载其能安胎;续断为补肾之药,而其节之断处。皆有筋骨相连,大有连属维系之意。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方中君药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研究发现菟丝子能增加果蝇的交配数[9];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苎麻根则有止血凉血功效,杜仲具有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固经安胎之功效。全方合用,共奏补肾益气养血安胎之功。若阴道出血者,加山萸肉、地榆、苎麻根固冲止血。若有腰酸腹痛者加杜仲、覆盆子加强补肾安胎。同时结合有无便秘、胃纳等情况随证加减[10]。
中药穴位贴敷法通过透皮吸收,能直接作用并刺激相应穴位[11]。本院根据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及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患者的综合疗法。经过临床观察疗效甚佳,一般5~7d患者症状即能缓解,平均治愈时间为13.6d。中药穴位贴敷因其疗效显著、无创伤、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特点,更适于孕妇,值得临床推广。
1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8.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
3 彭玲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2,4(7):84~85.
4 邓卫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100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09,44(2):117.
5 张迎春,李芳园.补肾固胎合剂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61.
6 钱翠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外医疗,2013,33(30):114~116.
7 张艳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甘肃中医,2007,20(2):1~3.
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1.
9 高学敏. 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445~450.
10 吴亚琴, 吴香竹.寿胎丸加味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上海预防医学,2014,26(3):164~165.
11 徐秀玲,章勤,孙津津.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及耳穴埋豆治疗妊娠恶阻65例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1):49~51.
310007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