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盛勇等
摘要:利用3.0×104~3.0×108个/mL 5个浓度的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对南瓜实蝇的成虫、幼虫、蛹进行室内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幼虫、蛹校正死亡率均在3.0×108个/mL孢子浓度下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1.92)%、(84.44±2.99)%、(80.00±2.95)%;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4.088±0.387)、(4.575±0.569)、(4.702±0335) d;处理9 d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66±0.579)×104、(2.578±0.452)×104、(3.461±0.679)×104个/mL,供试菌株在室内对南瓜实蝇各虫态均有较强的致病力,在田间具有较理想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南瓜实蝇;球孢白僵菌;致病力
中图分类号:S433.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58-02
球孢白僵菌(Beauveryia bassiana)是一种发展较早、普及面积较大、应用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1]。它是一类能寄生在昆虫体表和体内的真菌,通过气孔侵入虫体,吸收虫体水分萌发芽管,随后分泌酶素溶解体壁几丁质,并不断生长菌丝,破坏体壁几丁质及上皮细胞或肠壁细胞而进入虫体体腔,继而破坏血细胞及其他器官细胞,最后菌丝穿出体壁,使虫身长满菌丝而死亡[2]。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是一种重要的果蔬害虫,该虫具有隐蔽性,寄主广,繁殖力强,适应性极强和危害严重等特点。它以幼虫驻入成熟的果实中产生危害,导致果实腐烂、落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4]。目前,对南瓜实蝇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虫生真菌研究的深入,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5-7]。目前,国内外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南瓜实蝇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对果蔬害虫南瓜实蝇的各虫态进行室内致病力测定,以期为使用昆虫病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来源供试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保存于红河学院农学系农业害虫综合防治实验室。
1.1.2供试虫源室内人工饲养,建立南瓜实蝇种群。
1.2方法
1.2.1分生孢子液的制备将复壮、扩繁后的球孢白僵菌XD0104015用PDA培养基培养后,将其分生孢子洗落后用无菌水过滤。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计算出原孢子液浓度,稀释成试验所需的浓度梯度。
1.2.2球孢白僵菌对南瓜实蝇致病力测定设3.0×104~3.0×108个/mL 5个浓度,并用无菌水加0.05%吐温-80作为对照,每个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虫,接种后分别供给饲料,置于温度为26 ℃、相对湿度为8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连续观察9 d,每天定时记录成虫死亡数,并将死亡的虫体挑出保湿培养,观察是否为真菌感染致死。
成虫采用喷雾法接种,将成虫置于2L的塑料瓶内,各浓度的孢子液喷于虫体上;幼虫和蛹均采用浸渍法接种,将幼虫和蛹在孢子液中浸30 s进行接种,然后用毛笔将幼虫挑入装有饲料的培养皿中,将蛹挑入装有适量沙子的小瓶中,用带小孔的纱布封口[8-9]。
1.2.3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处理[10]。根据校正死亡率进行概率值转换后,对剂量作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直线回归模型,从而分别估计致死中浓度LC50、致死中时间LT50、相关系数(r)等参数[11]。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死亡率=(死亡虫数/供试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球孢白僵菌对南瓜实蝇成虫的致病力
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成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中在3.0×108个/mL浓度下的致病力最强,累计到处理9 d的校正死亡率为(90.00±1.92)%对照为5.56%;3.0×104个/mL孢子浓度下的致病力相对最弱,校正死亡率为(62.22±4.01)%。供试菌株对南瓜实蝇成虫处理5~9 d的致死中浓度逐渐降低,从(3.775±0617)×108个/mL 降至(2.466±0.579)×104个/mL;在30×104~3.0×108个/mL 5个孢子浓度下,随孢子浓度的逐渐增大其致死中时间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表1)。
2.2球孢白僵菌对南瓜实蝇幼虫的致病力
分生孢子液在3.0×108个/mL浓度下对南瓜实蝇幼虫表1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
致死中浓度回归致死中时间回归时间
(d)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致死中浓度
(个/mL)浓度
(个/mL)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致死中时间
(d)5y=2.265+0.264x0.972 1(3.775±0.617)×108a3.0×104y=3.857+4.307x0.979 27.862±0.679a6y=1.850+0.244x0.976 2(3.773±0.595)×107b3.0×105y=2.955+3.567x0.940 76.738±0.564b7y=1.521+0.236x0.966 9(2.842±0.493)×106c3.0×106y=2.402+3.065x0.966 46.078±0.531b8y=1.308+0.240x0.973 1(2.887±0.424)×105c3.0×107y=2.156+3.047x0.962 85.135±0.446c9y=0.981+0.223x0.920 3(2.466±0.579)×104d3.0×108y=1.756+2.871x0.971 64.088±0.387e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2、表3同。
致病力最强,处理9 d的校正死亡率为(84.44±2.99)%,对照为6.67%;3.0×104个/mL浓度下对南瓜实蝇幼虫致病力相对较弱,但其校正死亡率也达到了(52.22±4.01)%;随时间的推移,供试菌株对南瓜实蝇幼虫处理5~9 d的致死中浓度逐渐降低;随分生孢子液浓度的增加,其致死中时间也逐渐缩短,在3.0×104~3.0×108个/mL孢子浓度下的LT50从(7.550±0.694)d 缩短至(4.575±0.569)d(表2)。表2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
2.3球孢白僵菌对南瓜实蝇蛹的致病力
南瓜实蝇蛹在接种后3 d出现死亡,9 d死亡率达到最大,在3.0×108个/mL浓度下对南瓜实蝇蛹致病力最强,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0.00±2.95)%,对照为4.44%。供试菌株对南瓜实蝇蛹处理5~9 d的致死中浓度逐渐降低,最低为(3.461±0.679)×104个/mL;在3.0×104~3.0×108个/mL孢子浓度下的致死中时间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最低为(4.702±0.335)d(表3)。表3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蛹的致死中浓度
致死中浓度回归致死中时间回归时间
(d)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致死中浓度
3结论与讨论
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对南瓜实蝇成虫、幼虫、蛹均有较高的致病力,高浓度孢子的致病力明显高于低浓度。菌株在3.0×108个/mL孢子浓度下对成虫的致病力最强,处理9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90.00±1.92)%;其次是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44±2.99)%;对蛹的致病力最弱,累计校正死亡率(80.00±2.95)%。由于蛹壳的保护导致菌液不能直接接触虫体,因此对蛹的致病力相对较差。说明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对南瓜实蝇的致病力表现为成虫>幼虫>蛹。
室内的致病力测定效果较好,但田间条件复杂多变,成虫具有飞翔能力,可以把分生孢子直接喷施在成虫体表或者喷施在瓜田中瓜叶上经气流传播黏附于成虫体表建立寄生关系,达到防治成虫目的;针对幼虫和蛹的防治,可以把球孢白僵菌的孢子液提前喷施在瓜田的土壤中,老熟幼虫从瓜果里跳到土壤中接触分生孢子被寄生,蛹体在土壤中能接触到喷施在土壤中的分生孢子寄生后导致蛹体死亡,同样可以达到防治南瓜实蝇蛹的目的。在防治南瓜实蝇成虫时可以利用某种诱集剂与球孢白僵菌XD0104015菌株孢子制剂相结合。田间实际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索最有效喷菌时间和方式,制定并掌握最佳的施用方案以利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梅,杨航宇,张宗舟. 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机理[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40-43.
[2]王利军,谭万忠,罗华东,等. 虫生真菌及其在害虫生物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2010(4):119-125.
[3]何恒果,李正跃,陈斌,等. 虫生真菌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2):167-173.
[4]安坤鹏,吴保锋,申科,等. 南瓜实蝇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11(20):7-13.
[5]杨运华,杜开书,石明旺. 虫生真菌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34-37.
[6]沈萍,范秀溶,李广武. 微生物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0-91.
[7]滕忠才,张立红,刘廷辉,等. 小菜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抗旱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119-121.
[8]袁盛勇,孔琼,马艳粉,等.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橘小实蝇的毒力测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2):152-155.
[9]潘志萍,李敦松,黄少华. 球孢白僵菌对橘小实蝇致病力的测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5):518-519.
[10]贾春生. 利用SPSS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J]. 昆虫知识,2006,43(3):414-417.
[11]袁志发,卢恩双,郭满才,等. 毒力测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6):181-183.Md. Kafil Uddin,胡彬,王晓青,等. 北京地区温室韭菜地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初报[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160-16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5.0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