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赵绕绕,张艳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洛阳 471000)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李 静,赵绕绕,张艳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采用数字疼痛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人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程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伴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而且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疗效。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何种护理方法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有研究者提出了人性化护理,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显著优势。为了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2.6±3.4)岁;合并症类型:糖尿病12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1.7±2.8)岁;合并症类型:糖尿病13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①转变护理理念:改变护理人员的传统观念,对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意义、理论、行为、重要性等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以人性化护理调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促使其机体放松,减轻疼痛。②营造人性化护理环境:良好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休息,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如:在病房摆放绿色植物、优美的照片等,提供报刊、杂志等,维持病房空气清新,减少人员探视,使患者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缓解疼痛。③细节护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生与自我介绍,通过眼神、动作、语言、问候等行为,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与尊重,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告知其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止痛;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亲切称呼患者,为其带来家属的温暖,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将亲情化融入到护理细节中。④采用多种止痛疗法:暗示疗法:该方法并不是一种消除疼痛的方法,而是通过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认识,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音乐疗法:悦耳的歌声可促进大脑皮质兴奋,振奋精神,消除其由生理、精神带来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承受力;转移疗法:通过倾听、按摩、听音乐、食用自己喜爱的食物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疼痛。
1.3 效果评定标准
采用数字疼痛量表[2]评价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疼痛率比较
观察组重度疼痛0例,中度疼痛1例,轻度疼痛2例,无痛26例,疼痛率为10%;对照组重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3例,轻度疼痛5例,无痛20例,疼痛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率比较(n,%)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差,致残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保障治疗效果,在给予有效治疗的同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充分满足了现代医学模式改变的要求,且已有研究[3]报道,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影响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度疼痛0例,中度疼痛1例,轻度疼痛2例,无痛26例,疼痛率为10%;对照组重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3例,轻度疼痛5例,无痛20例,疼痛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
由于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中心以从“疾病”转换为“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将临床护理、人文护理与心理护理融入到一体,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护理模式[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疼痛剧烈,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较大的影响,促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严重影响预后[5]。而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采用暗示疗法、音乐疗法、转移疗法等多样化疼痛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承受力,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等,有效减轻了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06):1067-1068.
[2] 杨少慧,李艳红.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79-81.
[3] 王咏霞.急症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64-66.
[4] 尹红英.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11-1913.
[5] 惠 娟,程运莲,孟祥红,等.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44-2245.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
B
ISSN.2095-6681.2015.21.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