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鹤 杨风
如同一条靓丽的分隔带,东环大道将永城分为两个部分,里面是高楼林立的都市,外面是阡陌交通的乡村。在导播的指引下,观摩车徐徐前行,车窗外,蓝天白云,物换景移。
9月8日至9日,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永城召开。这次会议,旨在总结2014年以来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并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按照议程安排,8日下午,与会代表们来到永城几处颇具特色的乡村进行参观。在浓郁秋色之中,引人期待的全省改善农村环境工作会议拉开了序幕。
永城样本
“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明朝诗人李先芳一首《商丘至永城途中作》,道不尽永城乡村的诗意之美。而今天,发展中的永城,始终坚持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林茂粮丰的自然景观,还要有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
演集镇是参观的第一站。沿着平整蜿蜒的村间道路行进,只见两侧绿树葱茏,房屋整洁漂亮,一面面文化墙内容丰富、制作精美,活动广场里群众闲适自在、笑颜幸福。
演集镇党委书记张峰介绍,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演集镇在“不大拆大建,保持村庄原有布局面貌”的基础上,坚持全镇推进、全面展开,户户动员、家家参与,人人动手、不留死角,从打造精品点做起,实现了点线面整体推进,全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说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村民无不拍手叫好。“以前到处‘脏乱差,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得太好了,生活感到更舒心啦!”在陆楼村,丁美荣夫妇一边开心地介绍,一边拿出刚从园子里摘下的石榴让大家品尝。
韩寨村有“百果园”之称,这里果木成行、空气清新。而更引人注目的还有家家户户门前整齐摆放的垃圾箱。“我们村将垃圾按照可回收、可填埋、可还田、可利用进行分类,不能处理的由镇转运,市处理。同时,村里还成立了保洁队伍,购置了垃圾车,用于村里的日常卫生保洁。”该村大学生村干部邹静介绍。
作为参观的最后一站,城关镇南关村美丽如画。笔直平坦的街道两旁,各家粉刷一新的院墙上整齐地悬挂着精致的花盆,花盆里种植的各种花草,色彩缤纷、争奇斗艳,引得大家纷纷驻足拍照。
在永城,像这样各具特色的村庄还有很多。侯岭乡呼庄村打造的薰衣草庄园旅游村、高庄镇车集村打造的“民俗文化村”、芒山镇雨亭村打造的“汉风·汉韵·汉文化旅游村”……这些串珠成链、连线成面的乡村,成为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践以来的生动写照。
环境隐忧
然而,像永城这些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村来说,现在还只能是一种向往。
“村庄后面不远处就是一个大坑,这里也是全村生活垃圾堆放的地方,每当刮风,气味刺鼻,塑料袋和纸屑到处飞。”在豫北一个经济发展不错的农村,恶劣的居住环境让村民苦不堪言。而早在10年前,这里曾是一条绕村而过的清澈河流,水草丰茂,鱼虾畅游。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在许多农村,曾经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如今只能成为人们心中美好难忘的儿时记忆。
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仍面临诸多挑战。几年前的一份调查,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积弊与隐忧:所调查的村庄,41%没有集中供水;96%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雨天出行难;70%畜禽圈舍与住宅户混杂;90%仍在使用传统的旱厕;90%垃圾随处丢放;90%没有任何消防设施。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美丽河南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14年5月,河南就在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会议上这样提出。
为了还群众一个山清水秀、优美宜居的幸福家园,河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从此,在河南一场声势浩大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开始了。
乡村美景
9日上午,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正式召开。在会上,开封、济源、鹤壁、禹州等市县负责人的典型发言,将大家带进了一个个乡村美景之中。
一座座整洁漂亮的农家小院,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从去年以来,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开封市提出了“全域整治、示范引领,串点成线、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具有开封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一年来,开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靓妆初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树荫下坐,笑待客上门。如此美丽惬意的生活,就在济源王屋镇的五里桥村。目前,这里建成农家乐宾馆40余家,正着力打造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的花园式度假美丽乡村。10年的努力,济源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走过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山川秀美济源”为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终于将传统农村变成了和谐、富裕、文明的“美丽乡村”。
村道路干净整洁,公共基础设施整齐划一,从家里流出来的废水直接排进了污水处理池,人畜的粪便流进了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村民使用……这是鹤壁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的生活景象。近年来,鹤壁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年度责任目标,按照山区、丘陵、平原、近郊等不同类型,在全市选择50个示范村进行重点扶持,并通过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等多项人居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禹州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欠下了许多“生态账”,对城乡环境、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5年伊始,禹州就把“建设美丽禹州,共享美好生活”定为全市的主要工作,按照“一村一景一特色”的标准,新增100个先进村、30个美丽乡村,打造10个美丽乡村群,要把禹州变成居者心怡、来着心悦的“美丽禹州”。
“一年多来,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地以清理积存垃圾为重点,同时建设环卫设施,建立保洁队伍,多数村庄基本实现了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的目标。”对于河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到2018年,河南力争80%以上行政村建成达标村,40%以上建成示范村。”
未来希冀
“当前全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央和省委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农民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期盼更加强烈。”面对国家和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与期盼,邓凯提出新的希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努力推动农村面貌实现明显改观,让农民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众望所归的民生工程,切合农村实际,顺应民心民意,它将使日渐褪色的农村重拾田园风情,使黯然失落的农民找回喜悦自信。
“要以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持续抓好人居环境净化,注重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加务实的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了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形成长效机制,而不是一窝蜂、一阵风,邓凯特别指出。
他同时强调,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与扶贫开发、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开创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