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经纬
我家小儿姓赵名英杰,在他出生之前,我就给他起好了名字。可以说,他一出生,就被寄托了家人殷切的期望,我们都希望他将来能有所作为,光宗耀祖。
可事与愿违。妻子身体比较柔弱,怀孕时反应特别强烈,我们战战兢兢地保胎,孩子还是早产了近一个月。刚出生时,孩子很弱小。我们从心里疼惜他,把保证他的身体健壮当成第一要务,给他买最好的奶粉,吃最好的东西。孩子三四岁时,身体终于好了起来,硬实得像个小牛犊。
孩子上幼儿园后,回家经常哭鼻子,问他为啥,他说是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我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老师说我家孩子虽然长得壮,可性情太柔弱。怎样才能让儿子从骨子里硬实起来呢?我绞尽脑汁。我让孩子看武打类的动画片,手把手地和他“过招”,甚至还带他去武馆练了练。可孩子在幼儿园还是因为胆小而受气。后来我很生气,多次情绪失控地对他说:“以后再和别人打架就要打赢,你要被打败了就别回家了!要当狼,别当羊!”
现在想来,我当时说的还真不是气话。我想很多家长朋友也曾有过或者正在有着我当时的想法。几番“教育”,终于见了效果。孩子回家不再哭鼻子了,老师却经常给我打电话,说我家孩子又在幼儿园打了别的小朋友,又惹事了。我嘴上赔着不是,心里却暗暗高兴。
转眼,孩子上小学了。我的“教育恶果”越发显著。儿子不仅打架闹事,还有了“多动症”“多话症”的倾向。老师反映说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还算优秀,可他坐不住,而且说话着头不着脑,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对孩子好的习惯养成很不利。我开始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谈心,要他静下来。可是,他业已形成的坏习惯又岂是三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我追悔莫及,妻子也不断地埋怨我。其实,让我们不好意思的是,我和妻子都是老师,在当地的中学教书。我们整日给别人的孩子讲大道理,可自己的孩子却教成这样,我们真的感觉如芒在背,很是羞愧。
假期里,我给儿子报了个补习班。可在补习班上,儿子表现仍然很差。一气之下,我把儿子接回家,关了“禁闭”。
偶然的机会,我听说有同事带着孩子去县城的“文化大厦”读书,不觉眼前一亮。“文化大厦”是县文化馆驻地,在五六层楼上有图书阅览室开放借阅。我们一家三口就去了“文化大厦”。
进了图书阅览室,里面书香氤氲,一派静谧,很多家长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里面静心读书。儿子很兴奋,转着书架找到他感兴趣的书,拿出来,坐到书桌前也安静地读了起来。他读得很认真,读到精彩处,不自觉地喊出声来,可看到大家异样的目光,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吐了吐舌头,赶忙闭了嘴,又低下头,沉浸在书籍里。
看儿子明显安静了下来,我和妻子都很高兴,也拿起书,静静地读了起来。
一个假期,我每天都带着儿子去读书,读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下,穿插着让他在阅览室里写作业。儿子的变化很显著,他能静下来了,也更有礼貌了。
我开始思考儿子的变化。我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的初心,有句话叫人之初性本善,我想人之初也是性本学的。要给孩子营造出静谧的学习气氛,要用书香去熏陶孩子,但单纯的熏陶还是不够的,还要让他切实感受到读书的好处。我以身作则,在教书之余,重拾自己上学时关于文学的梦想,开始尝试写一些稿件投递出去。慢慢地,我不断有文字发表。两三年后,我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公开出版了一本书。而我的儿子耳濡目染,也写起稚嫩的文字来。
儿子的老师欣喜地告诉我,说我家的孩子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很有集体荣誉感,勇于负责任,而且学习成绩突出,特别是作文写得非常棒。在一次征文活动中,儿子还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回首孩子的成长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至关重要。培养孩子刚毅的性格没有错,但不能简单粗暴。同时,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永远是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途径。
当然,孩子还很小,对他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还要不断静下心来,不断学习和探索,以保证他能真正走进人生的“大厦”。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