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纳斯达克困境

2015-10-15 16:25
商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做市商竞价纳斯达克

交易的活跃是证券市场融资基础,如果到了新三板还想着转板,那新三板就是失败的。

小圈子的游戏

76家做市商,616家需要做市转让的企业,平均每只做市股票的做市商不到4家;对标纳斯达克,做市商超过600家,平均每只挂牌股票有20家做市商。2014年还为之鼓与呼的做市商制度为何让新三板市场如此尴尬?

客观上看,国内券商牌照尚未放开,很难满足短期内新三板做市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从主观上看,当前一二级市场冰火两重天,新三板做市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券商做市动力不足。比例失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三板做市成为小圈子内的游戏。

做市商制度设立的初衷,是鼓励券商做市提高交易活跃度。但是挂牌企业急速增加,做市商垄断性稀缺必然损害市场利益。

2015年4月,新三板做市指数创出2673.17高点后掉头向下。据说,有做市商利用低成本(最低折扣甚至能达到2折)获取挂牌公司筹码的优势,同时利用没有锁定期的漏洞,在本身已经大幅下跌的二级市场之间套利,导致二级市场进一步下跌。

为何做市商成为市场下跌时的最大空军?未来是否可能基金和其他合格的金融机构也被允许参与做市?制度的设计,正是为了防止人性之恶。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如不能在新三板10%乃至5%的市场上排上号,结果怎样?

新三板采用“做市交易”+“协议交易”。截至8月12日,近3个月内成交量为0的有1850家,占比58%,在3个月内有成交量的企业中,累计换手率不足1%的高达15%。这还算幸运,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始终没有融到资金,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流通性为0,从未有过交易,俗称“僵尸股”。

市场流动性的缺失足以致命。太平洋证券副总裁程晓明号称“新三板教父”,他的观点是,做市商核心作用是给企业估值定价,要提高流动性,把个人门槛降低然后引进竞价交易。

目前参与新三板投资,企业需要500万元注册资金,个人投资者需要500万元以上金融资产。这个门槛太高了,甚至比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门槛还要高,将大多数投资人排除在外。新三板没有多少参与者,只有做市商唱独角戏,双向报价就没有交易对象。

再看竞价交易。其实新三板已经自然地分层,部分优质公司有券商做市,其余大部分只能协议交易。如按设想引入竞价交易,新三板可以分为三层,不同层级的公司允许流动。如此,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新三板活跃度和估值理论上将会跟创业板对接。这也正是现阶段资金豪赌新三板顶层5%做市公司的主因。

问题是,这当中牵扯着巨大的利益博弈。一旦新三板推行竞价交易,那它跟A股还有什么区别?A股如何自处?

泡沫发酵剂还是净化器?

新三板有大招,不过大招发不发,什么时候发,看情况。

此外,新三板还有两大隐忧。第一,鼓励实体创新还是鼓励资本?金融类企业市值在新三板中占比约22%,纳斯达克这个数据是6%。金融企业市值占比过高,势必会降低新三板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比如,新三板金融巨头垄断定增市场。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10日,新三板企业市值排名前10的企业市值总和2044.4亿元,占新三板总市值的22.7%,其中6家企业均属于金融行业,占10家企业总市值的79.4%。从融资看,2015年以来,包括九鼎在内5家金融行业企业进行定增,总募资金额达181.5亿元,占所有新三板企业定增募资总金额的36.4%,仅九鼎一家的募资额就占到总额的20%。

第二,挂牌企业门槛低,更应明确退市制度。新三板汇聚了一批优秀企业,但其中也不乏浑水摸鱼之辈。只上不退,肯定会产生借壳、寻租。相比而言,纳斯达克每年有8%的公司退市,并且是强制退市,主要原因就是破产清算或者是流动性不足,你的交易量不够了,那你就退吧。

任何公司都可能上市,但由市场来选择,时间会证明一切。

猜你喜欢
做市商竞价纳斯达克
微软就区块链服务与纳斯达克达成合作
碰撞:恶意竞价与隐孕求职
做市商报价交易功能及其法理探析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及做市商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纳斯达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