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芬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本 家作本 纠错本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114-01
课改十多年来,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显著改变,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评价多元化,作业形式丰富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出了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接受性学习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练习是把学习的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中的重要途径,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活动方式。为了强化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笔者特别设计了三种练习本:课堂本、家作本、纠错本,通过科学使用这“三本”,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课堂本”全面把脉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度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有时课堂中会出现面对教师的提问,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进来,甚至只是个别被问到的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的现象。为了扩大学生思考的参与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笔者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课堂本”,让他们在“课堂本”中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则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全面把脉学生的即时学情,从而调整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联想到有些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时容易混淆,笔者让所有学生在“课堂本”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量出长和宽,列式计算。笔者没有采用点名回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是通过全员参与练习,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快速有效地对学生的已有基础全面把脉。在组织学生通过大胆猜想、操作验证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笔者组织学生做练习巩固。练习的形式仍然利用“课堂本”,采取全体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各自的“课堂本”中独立解答相关题目。这样无需把学生都懂的知识大声重复,而是把检查变为知识的积极应用,真正促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思考中,这样就能够真正观察、发现“潜力生”的真实学情。
二、启用“家作本”个别诊断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短暂而宝贵,教师在向40分钟要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学习。为了有效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笔者启用了“家作本”。
“家作本”即家庭作业本,它的作用是对当天或近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习的重点内容或消化解决少数遗留问题。家庭作业要做到内容少而精,形式活而优,并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情分层布置,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诊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还不能对学生的学情作出有效诊断,因此,就给学生布置了如下家庭作业:①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②三角形中可以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吗?为什么?③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④用两块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画出图形并算出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⑤用两块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拼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笔者第二天检查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尽管有少数学生对第5题的解答方法欠妥,有的学生是通过测量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较少有人想到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用180°×2=360°。在讲解时,笔者有针对地结合该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讲解,并进行个别诊断,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180°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巧用“纠错本”自我完善
“纠错本”就是让学生将平时学习中产生错误的一些习题搜集整理并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解决自身存在弱点问题。通过“纠错本”达到自我管理,在一段时间后或者在学习结束前的复习中对纠错本中的错题重新审视,有效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后,在单元检测前,笔者组织了一次单元复习,让学生利用“纠错本”自主整理复习。学生根据自己在纠错本总结学习本单元时出现的错误,回顾反思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练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自我分析,重新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纠错本”中记录的情况,对画角、画平行线、画垂线等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明确了目的性和针对性,有效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从而在单元检测中不再犯曾经出现的错误,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本”“家作本”“纠错本”是数学学习的得力助手,让我们注重并积极使用好这“三本”,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