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敏
【关键词】初中数学 错题本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112-01
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解错题是常见的现象。学生解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善于总结和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体验和反思,从反思中再认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一、建立和有效利用“数学错题本”是学生减少错误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已经讲过了,甚至反复做过了,但是学生最终还是解错。例如,当x的值为多少时,分式的值为0。这道题我们已经反复练习过,但是还有许多学生往往只考虑分式的值为0,而忽略了分母不为0这一条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究其原因,除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某些知识点、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外,学生对错题的价值认识不够也是一大因素。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学生往往只是简单更正,而没有深入分析原因,更没有收集错题的习惯,没有将出错的题型归类、总结,因此,导致了错误的再次发生。所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错题本”是非常必要的。所谓“错题本”,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做错的题目都收集起来,订成一本。内容包括解错题的全过程及出错的原因和本题正解的过程、心得体会等。这样,有了“错题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记住错题原因,起到防微杜渐和节省时间的作用。可以说,有效利用“错题本”是学生减少错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效利用“错题本”使学生复习省时、省力,更有针对性
因为错题反映的是学生的弱项,往往是导致学生丢分的“隐形杀手”。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解错题后的更正大多是写在作业本和试卷中,并且都是写得七零八落,分布于各个角落且没有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学生再次复习时觉得很吃力,而且花费时间多,复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果学生平时建立了“错题本”,把每天的随堂练习和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错题本上,并且标明出处,以便于今后查找。这样一来,复习就可以更省时、省力,更有针对性,大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充分利用“错题本”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解错题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教师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为什么同一道题教师已反复讲过许多次,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出现错误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认真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列关于路程问题的二元一次方程时,由于笔者误认为学生对这个路程问题已经很熟悉了,因而讲得比较简单,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检测的时候都出现错误。课后,笔者从学生的“错题本”中才知道原来是自己讲得太简单了,导致学生没能深刻理解这一学习内容。下一节课笔者又重新讲解了一遍,学生终于理解了所学内容,出错率得以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从错题集中经常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定今后教学的侧重点。同时,教师除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错题本,不能放任不管。只有经常督促并抽查,才能使学生克服惰性;对学生屡犯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追根求源。可以说,数学“错题本”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不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错题本”,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在现行的体制下,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主动交流分享意识却非常薄弱。其实同学之间就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资源,只要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和鼓励,他们就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学生之间的错题集也可以交流。由于每个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互相交流学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拓展自己的视野,得到启发,以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不同的人从相同的题目中得到的体会是不同的,通过交流,大家就可以领略到知识的不同侧面,进一步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错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本”这一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反思自我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题本”中不断成长。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