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谭嘉洲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使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新城区与开发区逐步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城市最初产业核心区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降低、文化氛围淡、景观质量差等因素,不能满足如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逐步沦为老城区,其在硬件与关注度上都相对落后.
国外在19世纪末期就萌生了对老城区改造更新的思想.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
(1)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形式变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产生了巨大冲击,原始的城市空间形态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建筑密度加大导致城市居住条件急剧下降,在这一背景下,以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的两种不同思潮与实践产生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二战后,各国政府都以大规模改造为手段进行城市重建计划,在清理贫民窑的同时对城市中心大拆大改,事实上这样并没有解决贫困和就业问题,只是把空间进行了转移,还破坏了原有的邻里社区.
(3)20世纪50~60年代.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下,西方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建筑设计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探索道路,其中诺伯格·舒尔兹的场所理论便始于这个阶段,场所理论没有盲目的否定现代主义,而是以弥补缺陷的态度去探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20世纪70年代后. 这一时期强调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公众的参与,提出对于城市发展应采用适宜的技术、以人为尺度标准的生活方式,考虑人的需求,这一时期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相对与西方国家,我国仍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老城区改造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80年代后,吴良镛“有机更新”理论与方志刚“多元共生”概念提出后,我国在对于老城区更新改造方面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和新老城区间的关系,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运用恰当的尺度与规模进行改善;
(2)在改造中注重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3)强调新老城区的共生与和谐发展.
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有着“汽车城”、“森林城”、“电影城”等美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一些老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出现了衰退,居民生活品质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以南泉社区的吉大小区、汽车厂18街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1)基本概况. 南泉社区属于长春市南关区永吉街道,西临亚泰大街,东临伊通河畔.社区共3 170户,5 379人,其中老龄人口为754人,约占14%,老龄化比例较高,吉大小区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吉大小区建筑布局上呈传统行列式布局,这导致了其空间上较为单一,社区功能单调,除五栋居民楼还包括了一栋幼儿园、一间活动室和一间一层的危房(现被老年人用作棋牌室与乒乓球室).建筑多始建于80年代,时间较久,现状已不能满足大众的使用需求.
(2)基础设施与环境. 吉大小区的基础设施处于一种缺失状态,文娱和体育设施方面都很不完善,一些运动和休闲场所早已弃用(见图1).小区没有设置统一的垃圾堆放点,垃圾四处可见且很少有人管理.绿化也不是很充分,多数是废弃的花坛,还有部分绿化地被用于个人种植.
图1 被弃用的休闲场所
(3)社区活动. 吉大小区社区活动主要以退休老人组织的棋牌活动为主,小区室外很少有人员逗留,很少见到居民交谈等行为活动,社区更像是引导人们回到家中的交通空间.从活动类型和参与活动的人群来看都很单一,而且社区中大部分为灰色场所,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这是一个杂乱和不安全的地方.我们对社区中的活动强度、活动分布、与场所分布都做了调查,并绘制成图[1]13-18(见表1和图2).
表1吉大小区居民活动强度
图2 吉大小区现状分析图(圆形辐射状图例表示社区场所现状,颜色越深表示场所越缺)
(1)基本概况. 汽车厂18街区属于绿园区东风街道,北临创业大街,南临锦城大街,位于春城大街与日新路之间.居住对象以汽车厂工人和家属为主,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偏高.18街区占地面积大,其中包括38栋住宅楼,规划排列整齐呈四方形.由于建筑多为50年代建设,现在看来其建筑功能与社区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本身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使用与安全上均存在问题.
(2)基础设施与环境. 18街区缺乏有关文娱与体育锻炼的场所,活动场所多数为露天或人为搭建,形式十分简易,长春属于冬季寒冷地区,受气候的影响冬季很难被利用(见图3).社区中存在大片空地,还有一些区域被用作种植或堆放杂物,空间没有得到良好利用.停车位也同样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甚至有居民自行搭建停车棚.18街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并且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绿化单一,缺少生机.
图3 18街区破败的露天场所
(3)社区活动. 18街区由于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的活动参与者以老年人为主,活动类型也仅为棋牌游戏和聊天.社区中逗留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杂货铺旁简易的场所中,这些场所主要由废弃的旧家具组成,社区缺少集体活动特征和主动交流的意向.我们对社区中的活动强度、活动分布与场所分布都做了调查并绘制成图[1]35-43(见表2,图4).
表2 18街区居民活动强度
图4 18街区现状分析图(圆形辐射状图例表示社区场所现状,颜色越深表示场所越缺)
通过对吉大小区和18街区的观察记录分析可知,在活动强度上两个社区都处于较弱的状态,这同场所缺乏有直接关系,从图4即可看出两个社区现有的场所不十分丰富,并且可利用的场所距离社区也存在一定距离,并不方便使用.本文对两个老社区存在的共同特点做出了以下总结:
(1)社区中老年人口比例较高;
(2)社区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各方面都未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
(3)社区功能单一化,社会活动与参与人群单一化;
(4)缺乏群体特征与生机,导致同社区外的交流活动降低;
(5)现有的场所过于简易,在冬季寒冷的长春基本处于弃用状态;
(6)场所与社区存在一定距离带来不便,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
统计了社区中各种场所的现有状况(见表3).
表3 吉大小区与18街区场所现有状况
老城区真正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拆旧立新、完善基础施、改善卫生条件等手段就可以解决的,简单的推倒重来容易导致历史文脉延续的终断,以及老城区原有生活丰富性的丧失.对于老城区是要在满足居民归属感的前提下,通过场所植入的方法从功能及人的心理角度改善老城区,重新建立社区群体的地方认同感.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原则.
3.2.1 场所植入的安全性原则
在社会活动中,安全性十分重要.随着老城区的衰败,人们对社区的利用率开始下降,邻里关系淡化,加之陌生人群的进入,安全问题便凸显出来.在传统的街道社区中,邻里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与陌生人,从而形成“自我防卫”机制来获得安全感.老城区场所的植入就是为了提高人群的活动频率,促进邻里关系,使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具有领地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外来危险就很难进入其中,以实现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2].
3.2.2 场所植入的可达性原则
传统的老城区生活始于市民日常的商品交易活动.街道紧挨着居住区,人们可以非常便捷地到达.因此,可达性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场所空间的使用频率,进而影响着人在社会中活动强度的高低,最终影响场所空间的活力.当老城区场所具有可达性时,会吸引一些过路人流介入这一区域,增加场地的人气并引发更多的活动产生.可达性意味着人们从一个场所到达另一个场所的机会更多,这将是评定区域活动的一个标准.
3.2.3 场所植入的宜人性原则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许多城市场所的营造与植入是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场所尺度较大,给人以压抑不亲民的感受.对人而言这是一种消极的场所空间,反而老城区中的小巷和胡同更能让人接受.因此,在老城中植入新的场所首先在尺度上应是宜人的,而不应同环境有较大反差.
3.2.4 场所植入的精神性原则
场所不同于空间,空间代表的是一个物质,一个相对位置.对于场所而言它包含着一种特性与一种意象,特性是场所实际反映的客观形象,意象则是这种特性同人对其感知相结合的产物.场所体现人们生存的方式和生活状态,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灵魂,这是一个场所区别于其他场所的根本所在.因此,场所植入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进而达到人与场所之间的共鸣[3].
3.2.5 场所植入的偶然与机遇性原则
老城区活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人们对社会活动参与强度变低.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是一种连锁反应,而且存在着偶然性与机遇性,可能只是行走中的相遇,便会引发简单的谈话行为或由此出现一系列的其他活动,场所植入就是要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偶然相遇与邂逅提供条件,使活动得以连续并扩大化,而不是戛然而止[2].
3.2.6 场所植入的地域与文化性原则
在全球化快速进程下,城市的建设开始出现趋同现象.城市在建设中忽略了老城区的重要地位,老城区是城市的起点,有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对城市场所的营造和人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城市本身的历史特点、文化特色、地域特征到场所中去,在改造老城的同时更可以带动整体区域的精神文明发展,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现,重新焕发城市活力与光彩,使得新老城区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3.2.7 场所植入的聚集与扩散性原则
场所植入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人聚集到社区当中,通过人的活动交流使人们在社区中更持久的逗留,增强人们对老城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老城区人气指数,活络邻里关系.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场所充当了触媒元素植入到社区后,不仅其本身起到良好作用,更应该引起一种“化学效应”,在活络社区本身的同时把效应扩散到周边的环境中,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场所在城市中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但扩散能力强,当多个这种触媒元素同时植入时,其扩散的范围就会有所交集,这样才能活跃整个老城区[3].
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空间不断更新变化,老城区以场所植入的方式进行改造加快了其新陈代谢,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在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生活状态中,可以重拾淡去的邻里关系,提高老城区活力,唤醒城市的地域文化本源,将老城区转变为真正可以开心、快乐、安全栖居的场所.
[1](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18,35-43.
[2][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5-66.
[3]郑时龄.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J].时代建筑,2008(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