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婷
7月初,贝浩登(香港)画廊展出了比利时艺术家彼特.维米尔什(Pieter Vermeersch)在2015年创作的两个系列渐变色油画以及壁画作品。这是彼特第一个在香港举办的个人展览,共展出13件作品。
走近这些用色淡雅、温和的渐变画作,能感受到作品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引诱”着观者继续驻足欣赏。彼特告诉《21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大多数人看到他的作品,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事实上,它们都是彼特临摹实景照片而成的作品。彼特希望通过他的特殊处理,模糊形象化、可触摸的空间,转向抽象空间的表达,但作品“虚中有实”,因为其画面最初仍来自物质世界。
15年前,彼特就开始创作单色画。他表示,之所以用照片进行创作,是他有一次见到光从窗外投射进室内,形成渐变的效果,场景非常柔美、和谐,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如果我把这光影拍下来,再用油画来表达,会是怎样一番效果呢?这十多年来,他一直围绕时间、空间、颜色等主题进行探索,他也表达了对绘画的执着,坚持作品尽量以绘画作为最终一环。
尽管单色作品的风格非常简约,但是背后的创作过程并不简单。彼特向《21CBR》记者介绍,最初始的照片来自很多不同场景的照片,比如建筑物的一部分、光影投射或是墙面等,如展览中两幅大型壁画的原型是日落场景。照片均由彼特所拍摄,挑选照片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画面不掺任何“杂质”。选择合适的照片后,彼特会把照片上下调转,转成负片,再进行色彩还原,在原色上加画负影像,在帆布上作画。
彼特把自己的创作手法称之为“零度”,他认为这是具象和抽象两端的中间点。“具象那端所表达的意象皆来自于现实世界,呈现的是栩栩如生的视觉体验,而抽象表达需要把具体意象抽离画面,最突出的特征是语言无法表达画面。举个例子,抽象画中采用了黄色,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去理解黄色是什么,但用言语描述黄色的含义非常困难。我想为观众带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他们认识作品的意象,但又无法准确定义它。”
拍摄是具象的开始,彼得告诉《21CBR》记者,他的拍摄较为随心,在器材选择上没有固定的标准,他通常使用快照相机或者手机。“照片为我提供创作来源,但我不是摄影师,对照片质量并没有太苛刻的要求,有时散步看见美景,就直接从口袋拿出手机拍摄下来,快速捕捉当下美丽的景象。” 在彼特看来,画面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在意的是画作最后呈现给观众的体验。彼特对色彩非常敏感,找到正确的颜色于他而言并不困难,他有一套具有分析性且精确的方法,也不允许创作过程中出现色彩调配失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幅尺幅较大的油画,其他油画上都有着深浅不一的刻痕。它们是彼特用刻刀刮出来的,据介绍,刻痕的目的是,“希望借这一人为塑造的因素,记录时间流逝的痕迹,提醒观众回归现实”。大约3年前,彼特开始如此“破坏”画作。最开始他用木尺刮颜料,但木尺是钝器,操作不够干净利落,而刻刀足够锋利,效果更加理想。“用精确的工具把颜料刮掉的动作,可以视为一种意外的入侵、控制和机会之间的平衡。我第一次把油画表面刮掉的时候,获得了一直渴望从绘画中得到的体验,那道刮痕象征着对完美的破坏,但同时亦是一种创作行为。”彼特告诉《21CBR》记者。
彼特透露,此次展览的作品,总共花了大概2~3个月的时间,整个创作过程,都由他独力完成。平均而言,创作一幅油画用时一周左右,其中作画需要一天,拍摄和挑选照片也需要消耗时间。
而看似简单的刮走颜料是最困难的一步,彼特要趁颜料凝固之前完成,而且操作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出错,画作就要被弃置,重新再画。把这视作获取创作快乐的过程,高难度操作令他更加集中精力、谨慎地使用刻刀。由于操作上的独特性,每份作品虽然传递的是同一主题,但又各有特色,彼特向《21CBR》记者表示,每张油画在他心里都独一无二。
为彼特举办这次展览的贝浩登画廊曾在2013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展出过彼特的油画。贝浩登画廊是法国顶级画廊之一,除了彼特,还为不少知名艺术家做过代理,比如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以及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森万里子等。
谈及选择彼特的原因,贝浩登(香港)画廊负责人艾玛努尔.贝浩登(Emmanuel Perrotin)告诉《21CBR》记者:“彼特的艺术鉴赏眼光非常独到,同时其作品体现了出色的创作技巧,极具灵性。你看,画廊的空间都被他的作品转化为虚幻的空间了。” 贝浩登所指的虚幻,是彼特在画廊的墙上涂的0~30度的黑色颜料,营造渐变效果。彼特告诉记者,基本每场展览他都会结合展示空间的实际条件加以改造,让作品和空间更加和谐的融合,优化参观体验。
彼特的作品最终呈现颇为抽象,普通观众是否能接受?在贝浩登看来,虽然亚洲观众的口味仍然偏向传统和形象化,但仍然有不少观众喜欢观察彼特在艺术作品中耗损的实践,以及梦幻般的渐变色彩背后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