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迎春
1 案例背景
来到高职学校工作一年后,我开始接手班主任的工作。在这之前我从不认为班主任有什么难当的,不过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已经快要成年,容易沟通,只要你有耐心,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没想到开学不久就状况百出,这时才发觉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我也顿感自己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
2 案例呈现
那是一天下午,当时我正在开会,突然有学生打电话跟我说我们班级的王某刚刚和宿舍里的舍友吵了一架,然后竟在三楼阳台上坐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怎么劝她也不下来,因为刚刚下过雨,阳台湿滑,另一个舍友生怕她掉下楼去,硬把她抱了下来,结果她生气地甩开舍友,现在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又急又气,这个王某是我们班的一名女同学,个子小小的、瘦瘦的,性格有点内向,平时只是听说她脾气不好,容易跟人产生矛盾,跟她接触了几次并没感觉到她存在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怎么会这么极端呢,我生怕她想不开,立刻离开会场,跟几名同学满校园的找她。终于在教室找到了她,当时她正趴在桌子上谁也不理,但看到她在我悬空的心就落下了。后来我把她叫出来谈话,其实我有也点好奇,她是真的想不开打算跳下去,还是吵过架觉得心情不好在那里吹吹风,顺便吓唬一下跟她吵架的同学。她告诉我其实她根本没有跳楼的想法,就是想在那里安静的呆一会儿,这样就不会有同学和她吵架烦她了,我这才放下心来,不是真的想寻短见就好。然后慢慢的分析后果给她听,“你想,刚刚下过雨窗户那么滑,万一你掉下去了,尽管楼层不高,只有3层,但摔下去必定受伤,要是摔断了胳膊或者腿,那种痛苦和后果只有你自己承受,也只有你的父母才会心痛,而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证明你脆弱”。她当时含着眼泪向我保证,今后绝对不再做类似危险的事情。我想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不仅要加强对她的关注,还必须分析原因,这要从她的性格和家庭入手,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她的家庭有两个孩子,哥哥大她十多岁,什么都让着她,父母平时更是视她如掌上明珠,对她十分宠爱、纵容,几乎从不训斥,因此她养成了说一不二的火爆脾气,而且只喜欢听别人说她的好话,对批评很难接受。但是她的父母并不认为这样教育孩子有什么问题,直到我把他们找来,告诉他们的女儿做了这么危险的事情后,他们才突然领悟平时的教育方法是不合适的。因此我请她的父母努力改变教育方法,在适当时候表扬,适当提醒,有错误时要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一定要让她知道,生命是自己的,完整的家庭是幸福生活的基础。看着学生家长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久久没有恢复
平静。
从那以后,她的表现一直是我特别关注的。我没课便到各个宿舍转转,像朋友一样找她们谈心,顺便了解一下各个宿舍近期发生的小事情,并且请把她们帮忙做我的小助手,随时向我汇报宿舍的情况。后来有人告诉我在她们宿舍又发生几次过类似的吵架事件,她的处理方式也依旧不妥,而且好几回把调解的同学都得罪了,但没有再以危险的方法吓唬大家,可是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她这样的性格,所以宿舍的同学都对她敬而远之,她的朋友越来越少。我担心这样她今后的集体生活会很不开心,便想办法转移她的生活重心,决定鼓励她加入学生会。于是我反复找她谈心,告诉她跟同学相处要宽容耐心,对自己的情绪要慢慢学会控制,有谁会喜欢一个性格暴躁的女生呢,要想锻炼充实自己,加入学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现在她在学生会的工作干的很好,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大多数同学认同了她,我也观察到她真的在慢慢地改变,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3 案例分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应复杂的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健康的心态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的,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加注重民主,父母不在扮演权威的角色,教育方式更加趋于平等,而家长们对他们的要求也大多顺从,因此每学生平时在家几乎都是小公主、小王子,使他们普遍养成了自尊心强,桀骜不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遇事更倾向于直接的情绪表达,很少能真正的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一来过度爱就会变成害。等他们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对新的同学从头了解,在这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顺心,因此吵闹生气是常有的事情,而一些平时被父母保护的太好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挫折,不能接受任何打击,在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导致严重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态的养成,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让孩子多面对一些困难,遇事多一点建议,少一点溺爱和盲目的表扬,这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心态、适应复杂的社会是非常有益的。老师也要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人,将来才有可能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