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5-10-14 09:19
新城乡 2015年8期

中国最需要的不是竞争力而是垄断力

“硅谷教父”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一书中提到,我们常会提到要提高“竞争力”,然而,竞争是不好的,因为竞争的结果就是不断复制。

他认为,中国在过去30多年中正是全球化的范例:“中国已经直接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有用之物: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空调,甚至整个城市。也许这种复制可以使中国在建设道路上少走几步,但是,这依然是在复制。”那么,什么是好的呢?彼得蒂尔认为,像谷歌和苹果那样的垄断是好的。因为,垄断代表没有对手,于是没有不必要的损耗。而想要保持垄断地位,垄断者被逼无奈要不断更新技术,并且讨好自己的客户。所以在垄断的情况下,市场反而能够达到一个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平衡。

中国模式不是新自由主义

香港《南华早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经济崛起是在逐步削弱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文章指出,中国模式正在发展中世界的眼中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当发展中国家将目光投向西方时,它们看到的是公民不断加剧的幻灭感、财政紧缩和日趋严重的不平等。对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西方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感强化甚至是美化了中国的成功经历。”

危险的是,西方存在一种经久不衰的神化,即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如此神速,是因为它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模式。这绝对是错误的。迄今为止中国获得的成功是因为它按照自己的主张进行了改革,事实上,中国模式旨在成为纠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解药。

新城乡2015年8期

新城乡的其它文章
每月精彩
你不懂得“二手”的好
政声
别刊
声音
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