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麒婷 杨雷
[摘 要]反乌托邦文学作为对乌托邦幻想的反驳,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警示和批判意图。20世纪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其中《我们》、《切文古尔镇》和《夜猎》三部作品为我们演绎了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发展演变轨迹。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反乌托邦文学;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02 — 02
“乌托邦”一词来源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用以指代完美的、理想的社会制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周遭的一切瞬息萬变,人们陡然发现如梦似幻的乌托邦世界并不如人们所设想的那般完美,它有自身的弊端,并且日渐显露。于是在忧心反思之余一些高瞻远瞩的作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另一面——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将乌托邦文学中所推崇的理性、公平等“美好”原则发挥至极致,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出乌托邦世界那些荒谬设想的悲剧性,反乌托邦文学根据现实、立足于未来,实现了作家们对现实世界的警示和批判意图。
20世纪的俄罗斯充满波折,从世纪初期的十月革命到中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再到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动荡的社会生活状态必然在思想和文学方面有所体现。人们向往乌托邦式的生活,极力建造“现实版”的乌托邦世界。但是通往乌托邦理想世界的道路阻碍重重。一些独具慧眼、具有前瞻意识的作家洞察到当前社会状况下隐藏的不安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预警,因此,20世纪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大量优秀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作品涌现,它们对虚假的人道主义原则的国家制度进行批判,虽然都表达了对暴力、荒谬的社会体制、个人权利被剥夺等状况的抗议,但是,由于年代不同、作家的创作背景不同等原因,这些作品刻有独特的烙印,散发着不同的韵味。本文尝试通过扎米亚京的《我们》、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镇》和尤·科兹洛夫的《夜猎》三部20世纪不同时期的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代表作品来探究20世纪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
一
扎米亚京的《我们》创作于20世纪初期,它的问世发表开创了世界反乌托邦文学的先河。《我们》以记事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千年后的离奇世界:宇宙中仅剩一个 “大一统王国”,这里科技极度发达,理性主义至上,人们生活处于绝对的公开状态,公民以字母加数字构成的号码来区分,他们遵守“守时戒律表”,他们的一切由“大恩主”来支配,生活中所有的一切按照规定完成,他们穿统一的服装,在统一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小说的主人Д-503是一位数学家,他是“积分号”宇宙飞船的建造者,在未遇到女主人公 I-330之前,他欣然接受这个纯理性、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随着与I-330的接触,他藏于内心深处的人性慢慢复苏,开始加入到反抗“大恩主”的统治中,但是反抗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而Д-503也被进行了“幻想摘除”手术,再次变得麻木冷血,亲眼看着自己心爱的I-330受刑死于气钟罩内。
《我们》中的“大一统王国”是一个完全受理性制约的国家,这里科技发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感性美妙的诗歌可以用数学公式谱写,食物可以用石油合成……这一切貌似与乌托邦世界所期许的一般:人们生活平等,科技进步,但是真相却是,这是一个科技泛滥,人性缺失的人间炼狱。大一统王国中人们没有个性和自由,“每天早晨,我们几百万人像六轮机器一样准确:在同一小时、同一分钟,像一个人似的一齐起床。在同一小时,几百万人一齐开始工作,又一齐结束工作。我们融合成一个有百万只手的统一的身躯,在守时戒律表规定的同一秒钟,把饭勺送进嘴里,在同一秒钟出去散步,然后去讲演厅、去泰勒训练大厅,最后回去睡觉……”〔1〕人类应有的个性被抹杀,该有的情感被剔除,这样一个被数学公式、精密仪器创造出的绝对理性的世界终将引起被压制人们的反抗,人们不可能接受放弃个人自由而换来的所谓的“幸福”。
20世纪初的俄罗斯,无产阶级刚刚取得胜利建立了政权,人们完全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本身并无任何不妥,只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偏离了轨道,一味追求科学技术,“唯技术论”导致社会停滞不前,陷入了精神和社会之熵的状态。扎米亚京最先预见到机器和国家权力过大的威胁,对乌托邦世界中只注重共性忽略个体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生动地记叙了反乌托邦国家通过磨灭个性来形成共性的过程,将其貌似先进、实则倒退的摧残人性的社会特征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二
20世纪中期,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成立。人们满心欢喜地迎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盼望已久的美好未来进行种种设想: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人人平等和科技进步。人们沉浸在明天幸福就会降临,瞬间就会到达“社会主义天堂”的乌托邦梦想中。但是,一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们看到了实现伟大理想所包含的残忍现实和“用铁手将人类赶向幸福”的恐怖。当权者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以集体的名义对个体进行践踏和迫害,人民牺牲自我以换取所谓的国家幸福。
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镇》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创作完成。作家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全面深刻地描写了那个年代人们看似幸福实则悲惨的生活。《切文古尔镇》的人们处于一种物资短缺、没有基本物质保障的艰辛生活状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剥削和阶级,切文古尔镇的人们枪杀所有的资产阶级并赶走他们的家眷,他们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是在切文古尔除了无产者以外再没有任何人,共产主义就会自行到来”〔2〕。这种毫无理性的处理阶级问题的方式必定会导致更大的悲剧。这些狂妄的话语让我们了解原来“切文古尔式”的共产主义是荒唐暴力的伪科学,可是切文古尔人却浑然不知,还在做着在一夕之间共产主义就会自行到来的荒唐梦。
切文古尔镇迅速被摧毁的原因正是人们在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一系列无知行为的恶果。“切文古尔镇人单纯地认为,人为的手段可以对一切作出合理和公正的安排,包括财产的分配和消灭不平等,他们甚至随意选择社会形态,臆想历史发展”〔3〕,这与当时苏联的状况一致,现实中人们追求高速发展,盲目冒进,脱离现实,制定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计划,普拉东诺夫站在历史、人性的高度审视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种种不顾实际、盲目冒进的疯狂无理智行为,他在自己的反乌托邦作品中注入更多现实的成分。普拉东诺夫在其写作生涯中始终坚持说真话、做真事的原则,有人评价作家的一生都在“清洗”自己社会和时代的“错误”。他在《切文古尔镇》中将人们遭禁锢的空虚精神生活、被剥削的贫乏物质生活和被压抑的人性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用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审视当下,用满怀的爱国爱民之心关心人民的生活疾苦,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再现了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
三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往日的超级大国轰然崩塌,虽然人们早已根据它的发展趋势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当它真实发生的时候还是让人心头一震。此时的俄罗斯处处弥漫着茫然无措、缺乏安全感、焦急失落的情绪,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科兹洛夫的《夜猎》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
《夜猎》发生在公元2200年前后,全球只有一个国家,地球因为遭受严重的核污染生態已被彻底破坏,基因突变,各种可怕的事情接连发生着……《夜猎》一书由《残疾人的乐园》和《文化部长》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讲述男主人公安东为了逃离劳动训练营,误入核污染区,踏上寻找真理之路的故事;第二部分安东经过政变后,当选为文化部长后推行新思维,最后却在新的大屠杀中与斯列莎死里逃生,无奈再次踏上苦寻之路。由于作家创作时处于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苏联解体,所以作品中很多情节反映了这一特征,如安东当上文化部长后推行的“新思维”,以及帕诺尼亚省的政权交替过程都是作家对苏联解体中发生事件的影射。
《夜猎》同其他反乌托邦作品一样,通过虚构的未来空间来针砭时弊,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愤恨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担忧隐藏于虚构的未来世界中。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遭到更大的破坏、人类在为研发出先进的核武器喝彩的同时也恐惧其能将地球毁之一旦的巨大杀伤力。作家那时就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早的预测到现代非常敏感的核武器话题,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寒冬里一群“野兽”将一个独眼的残疾人瞬间吃净,接着个头超长(因受到辐射)有极强耐寒力的褐色苍蝇将血迹层层盖满来打扫战场;在核污染区人们捕到的是受过污染辐射的魔鬼鱼和已经变异的野兽”〔4〕。《夜猎》不仅让我们看到反乌托邦文学所批判的伪自由,假先进,以及极权主义政治的恐怖,还首次让我们关注到生态问题,看到滥用科技的严重后果,警示人类科技不仅能造福于民,也有将之毁于一旦的强大杀伤力。如果继续无度地滥用科学技术,那么《夜猎》中的可怕景象就是我们明日生活的真实写照。
反乌托邦文学作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警示手段,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看到人们在追求乌托邦理想过程中只注重科学技术,忽略人性的错误做法,于是劝诫人类不要为“唯理性论”和“科技至上”所控制,不要以牺牲个性自由换取所谓的幸福。警醒人们平等、自由与科技进步应该遵循规律、符合人性,否则将与所设想的背道而驰;20世纪中期,作家们在反乌托邦作品的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现实因素,展现了“用铁手将人类赶向幸福”的种种恐怖做法,用真实的社会现实去构建未来可能发生的可怕景象,反乌托邦文学的内容得到扩充;20世纪末期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精神与物质的极大进步,但是人们猛然察觉这些发展是以牺牲生态换取而来的。于是作家开始警惕核资源滥用、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告诫人们避免小说中的可怕悲剧发生在现实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俄罗斯民族的发展,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经历从最初对乌托邦思想的简单批判到对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犯错误的自省反思、再到对只顾眼前发展而破坏生态的非可持续发展会引发的未来危机进行预警,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警示越来越深刻,积极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检视我们的行为。只要社会不断前进,俄罗斯的反乌托邦文学就会不断发展。时间的钟摆晃动不停,未来世界中的我们究竟会有怎样的境遇我们无法预知。反乌托邦文学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用一种警示的态度提醒人类、监督我们的所作所为,直至我们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乌托邦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叶·扎米亚京.我们〔M〕.顾亚玲,邓蜀平,刁绍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13.
〔2〕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M〕.古扬,译,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329.
〔3〕 冯小庆.普拉东诺夫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思想与诗学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2,(09):80.
〔4〕 杨雷.破译《夜猎》的反乌托邦密码〔J〕.辽宁师范大学,2005,(05):11.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