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冰
摘 要:女性解放问题是人类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女性解放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尺度,女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解放和发展已取得了伟大成就。本文旨在探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女性解放何以可能,中国女性发展道路到底何去何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女性解放;女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15-02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专门著作,但并不表示马克思恩格斯不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开始对人类社会、人的问题以及妇女解放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散见于各个著作的观点来探索这一理论的巨大魅力。如果说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激动人心的,那么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恩格斯就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妇女解放问题,为妇女解放指明道路,就更能够让我们震撼于两位思想家的真知灼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思想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着进步意义。
恩格斯曾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从根本上说,女性社会地位的彻底改变需要一个艰难曲折的漫长过程。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女性经历了难以想象的长期受压迫、受屈辱的悲惨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我国在女性发展方面已取得不俗成绩。可随着深化改革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两性平等和女性发展的问题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重新审视中国女性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女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女性发展不断推进。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女性解放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规律以及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过程中,同样关注妇女解放问题,将妇女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重要一环。
首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并且从生产关系运动规律寻找妇女解放运动的规律。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才得出一系列关于妇女地位的演变、妇女的作用、妇女的权利、妇女解放途径的科学论断。这是区别于其他女性解放理论的根本,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只能是“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成为虚幻的口号。虽然时代在变换,人类文明在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方法论仍然是目前国际妇女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丰富的内涵至今仍具有科学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不能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割开来,其提出的理念与措施都是科学且系统的,能够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同样在实践过程中,也不能仅仅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提取一个部分的内容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全部内容,否则就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第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需要与时俱进,适应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理论,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当前,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以及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女性解放和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其思想,不断吸收新的内容,结合新的历史形势,以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为先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我国女性在现代生活中面对的自身解放和发展问题,这将是我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新时期对中国女性解放的启示
实现女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们认为应该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完成,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作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为女性解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风尚。总之,新时期下中国女性的解放和发展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素质与主体意识,同时依靠国家保障,为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保障,进而实现女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1.推进女性解放的“顶层设计”
我们认为需要国家制度领域“顶层设计”的支持,促进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发展,国家应制定倾斜性政策促进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社会,不应再是性别与体力的较量,而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我们应客观地看待当代女性价值,她们有权利和资本与男性站在平等的平台上公平竞争。建立严谨、统一、全面的人才评价标准,使更多优秀的女性人才脱颖而出。另外,以性别为标准的职业隔离现象应运用法律予以消除,特别是在高薪技术领域,使男女两性平等地拥有发挥才能的空间。
更为重要的一点,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和法律手段,保证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权益得到保障。在就业方面,要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就业,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完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制度,充分发挥各组织中工会的作用,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妇女生育保障方面,对妇女生育的社会价值要给予更合理地补偿,对妇女在人口再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应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应由政府给予子女抚养补助,减轻女职工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工作中要给予女职工一定的照顾。减轻生育女职工的工作负担,对于养育3周岁以下子女的女职工可以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在妇女人身安全方面,应制定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
2.促进女性解放的社会引导
除了国家应推进女性解放的“顶层设计”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教育等方式进行社会宣传,促进女性解放的社会引导,使全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识提高到每个人的意识层面。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妇女的发展,全社会要多形式、大力度、求实效地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形成先进的性别文化,在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环境中推进妇女解放事业。
3.实现女性解放的主体追寻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妇女解放的主体是妇女自身,要提高妇女解放自己的能力,根本上是要提高女性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妇女素质包括加强妇女自身主体意识、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实现女性解放的主体追寻。
首先,女性自己要自信、自立和自强,并且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女性要不断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到自身的潜在价值和能力,在发展中能够扬长避短。其次,女性在接纳自身性别、承认自己的基础上,要增强应对社会竞争与变化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女性自身要勇于与封建思想和观念做斗争,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发挥出自身优势,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最后,女性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理想是人类行动的动力。女性面对复杂而困难的发展环境,要不畏艰难,树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抓住机遇,主动参与。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发展最终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女性的解放不仅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也和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深信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发展最终会推动全社会各个方面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女性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有女性活跃的身影,他们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以她们独特的魅力征服着世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我们很难量化或测量出女性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但是女性的力量在不断崛起,并且不容忽视,她们也已经成为我国软实力的一种象征,在国际环境当中我国女性的发展也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
我国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既为女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世情国情下,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以及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女性解放和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其思想,不断吸收新的内容,结合新的历史形势,以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为先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我国女性在现代生活中面对的自身解放和发展问题,这将是我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们必须释放女性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潜能,也只有这样去做才会使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充满活力与竞争。当女性拥有更多就业与参与国家生活的机会时,整个社会就会激发出这样一种效果——社会越加稳定,经济越来越有活力,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等等。通过激发全体女性的潜力,她们将会为全人类创造出更多机遇。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发展最终会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应是我们全社会达成的共识,并且为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陶春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论[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4]罗琼.妇女解放论丛[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5]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7.
[6]李小江.解读女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8][德]奥古斯特·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1995.
[9]李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指导意义[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2).
[10]荣维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3(4).
[11]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12]李烈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境遇[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13]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14]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