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思维谋划草业发展

2015-10-14 17:15李新一
草原与草坪 2015年5期
关键词:草业种草牧草

李新一,陈 刚

(1.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北京 100125;2.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用辩证思维谋划草业发展

李新一1,陈 刚2

(1.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北京 100125;2.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我国草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大的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草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5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草牧业,对我国草业和畜牧业建设意义重大。国家也在加大对草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目前草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解决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我国草业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用全面的观点认识草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树立发展草业的信心和决心,遵循市场规律,加大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壮大草业事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草业发展道路。

草业;辩证思维;科学发展;对策措施

1984年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了“草业”的概念,并把草业定位为知识密集型产业[1]。此后,任继周院士给草业作了定义,明确草业包括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2]。1987年国务院在转发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中提出:“立草为业,发展畜牧,草业先行”的方针[3]。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草业和畜牧业发展问题,提出要发展草牧业,要求把草牧业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4,5],这是“草牧业”一词的首次提出。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第1次提出草牧业,将草业和牧业辩证统一地结合在一起。我国草业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央提出发展草牧业,尤其是将草牧业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一方面说明我国草业发展速度不快,另一方面也为草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解决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草业已经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老问题不少,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只是就草业论草业,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做决策,有可能寸步难行,甚至导致草业的倒退,因此,应当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从我国的国情和草业的实际出发,科学谋划推进草业发展。

1 用全面的观点正确认识草业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是世界存在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提倡用全面、系统、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草业而言,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

1.1 草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1.1.1 草原保护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天然草原实施了飞播种草、鼠虫害防治等项目,从21世纪初开始,进一步加大了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实施了退耕还林(草)政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等措施。截至2013年底,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面积分别达到1亿hm2、6 598万hm2,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9.3倍、17.2倍,禁牧休牧轮牧面积已占天然草原面积的41%,草原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被制止,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6]。

1.1.2 人工草地 通过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推广天然草原补播改良和人工种草技术,人工草地面积不断增加,2013年人工种草保留面积2 087万hm2,比2001年增长了24%,优质牧草种植比例提高,其中,紫花苜蓿等种植面积较大的15种多年生牧草占全部多年生牧草年末留床面积的比例从2001年的85%增加到2013年的94%,增长了9%;燕麦等种植面积较大的15个一年生牧草品种占全部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的比例从2001年的78%增加到2013年的90%,增长了12%。

1.1.3 草种生产 我国实施了多期牧草种子基地项目,截至2013年底,种子田面积9.6万hm2,种子田产量7.2万t;同时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草品种区域试验、草品种审定等工作不断加强;牧草种子基因库和资源圃保存种质材料5万余份,审定登记草品种475个,全国草品种区域试验点布局基本完成,已开展区域试验草品种215个,提高了草品种审定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优质牧草品种的推广应用。

1.1.4 草产品加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加强了对草产品生产加工的研究推广工作,开展了紫花苜蓿、羊草、披碱草等优质牧草品种的集中连片种植、机械收获、裹包青贮、制作草粉草颗粒的试验示范,进行了蛋鸡、奶牛、肉牛等畜禽品种的饲喂试验,草产品产量快速增加,年产量从2001~2003年的5~6万t,到2004~2008年的60~90万t,再到2009~2013年的210~260万t,增长了约50倍。

此外,草原药用植物开发、草原旅游、草坪建设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通过种草养畜,促进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早稻+晚稻+冷季型牧草”、“暖季型牧草+晚稻+冷季型牧草”的草田轮作模式、“种养加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等,提高了草业的发展质量,活跃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

1.2 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完整的草产业尚处形成之中 我国草业发展尚处于政府主导地位,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草种生产和人工种草因政府政策变化而出现较大波动,2001~2003年国家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投入近3亿元,2004年种子田面积达到27.3万hm2,比2001年增长了74%,此后,因政府投入减少,到2013年种子田面积仅有9.6万hm2,比2004年减少了65%;人工种草也因种粮有补贴,种草没有补贴,出现了毁草种粮现象。草业产品还缺少品牌,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紧密,效益不稳定、发展不顺畅,草业发展可持续性差。

1.2.2 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我国每年种草面积2 000多万hm2,能够生产商品草的只有300多万hm2,干草产量不足3 t/hm2,年产900多万t饲草料,由于布局不合理、运输成本高、质量难保证等原因,销售量只有600万t,仅占生产量的2/3。在南方草多,但因缺少有效的草产品加工调制技术,无法形成产业。南方草山草坡面积7 000多万hm2,30%轻度利用,40%未利用;农闲田面积1 300多万hm2,已利用的不足180万hm2,利用率仅13%;每年生产各类秸秆总量8亿t,饲料化利用比例不到30%。

1.2.3 草业支撑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与种植业相比,草业生产在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营养成分分析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缺少适宜草业生产的科技成果,技术推广工作也不到位,很多农民种草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田间管理跟不上,甚至不施肥、不浇水、不除杂、不撒药,任其自然生长,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特别是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很难在适宜期内完成收割,田间损失高达20%,草产品保存利用不当,贮藏损失高达10%~15%,远高于草业发达国家牧草收获田间损失5%以下,贮藏损失3%~5%的生产水平[8]。

1.3 草业问题产生的根源

1.3.1 人多地少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始终有限,据记载,春秋时期百亩之田已接近当时5口人家耕作面积的权限,人均耕地面积也就20亩;清朝时期人均耕地面积最多时为7.5亩,最少1.6亩[9];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快速增加,人均耕地也已有1.3亩。农区人多地少,很难拿出耕地种草;牧区因人口增加导致草原负荷加重,据农业部监测,2014年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天然草原的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9.4%,其中,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为20.6%,半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5.6%[7],另外,草原鼠害、虫害、病害、有毒有害植物等生物灾害以及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草原防灾减灾和科学利用机制尚不完善。

1.3.2 农耕文化 我国农耕文化一直居于农业的主导地位,不仅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而且农耕线还不断向北方推移,谷物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点[10]。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甚至在传统的草原地区也提出了粮食自给的要求。传统的农耕文化影响制约了人们对草业的认识,好地用于种粮,好料用于喂猪,只有边边角角、沟沟坎坎的或者生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效益不好的过于贫瘠的土地才用于种草,限制了草业的发展。

1.3.3 饮食习惯 居民食物结构受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如我国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米就是多年长期形成。长期以来,我国农区以生产谷物为主满足食物需求,仍在温饱线上下徘徊,农民通过间作、混作、套作等精耕细作方式生产粮食,既没有习惯也没有条件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草原地区人们的食物虽然以牛羊等草食畜产品为主,但是由于人口持续增加,水热等立地条件也不利于大规模人工草地建设,导致草业经济也一直没有繁荣起来。

1.3.4 二元体制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从商鞅变法发展了管子的耕战论起,农民就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特别是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在“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等思想的主导下,分散的农民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1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延续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流动,城镇化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即使近几年异地就业的农民已经有两亿多人,但是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农民没有改变对土地的依赖,人均耕地面积依然有限,没有为草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条件。

2 用发展的观点增强做好草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指出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我国草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变化,草业初步具备了形成大产业的有利条件。

2.1 生活水平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已经从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如何生活的更有质量转变,人们更加关注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草茵茵,为草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主要表现在:1)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在草原生长的牛羊吃着天然的牧草,喝着清澈的矿泉水,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绿色、无污染,可以生产高端牛羊肉等草食畜产品,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2)休闲旅游娱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4年国内旅游36亿人次,而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草原景观多样、气候宜人、文化丰富,具有独特的草原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3)草原植物资源7 000多种,不仅可以提供牲畜直接采食的饲草料,而且经过培育还可以成为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药用植物,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需求的增加,草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2.2 膳食结构变化

我国与世界交往不断扩大,国内人口快速流动,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趋同,从以粮食为主向粮食、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多样化转变,畜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牛羊肉和奶类制品的消费量增长很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粮食为80.71 kg,比1990年减少了38.3%,购买肉蛋奶58.99 kg,比1990年增长了59.3%;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粮食170.74 kg,比1990年减少了34.9%,消费肉蛋奶及其制品33.86 kg,比1990年增长了110.3%。据《中国畜牧业统计》数据反映,2010~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连续3年保持14.4 kg,而牛羊肉从1.4 kg增加到2.0 kg,增长了42.9%。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是膳食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对畜产品尤其是牛羊肉和牛奶的需求量增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草业和草食畜牧业。

2.3 农村人口流动

2004年以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净流出1亿多农业劳动力,今后我国还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这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2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6%,土地流转促进了耕地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有利于农牧结合,加快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

2.4 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跃上了6亿t的新台阶,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采取了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既占用储存场地又消耗大量资金。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大幅度增长,从净出口国变为了净进口国,据统计,2014年的进口量已经超过1亿t,是2004年的近6倍,进口的粮食除了少部分用于调剂口粮花色品种余缺外,绝大部分用作饲料。一方面是粮食增产带来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是我国饲料严重不足,为此,中央提出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预示着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开始起航,这次调整主要是解决饲草料不足问题,对草业发展意义重大。

2.5 国家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国家建设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中央又提出了发展“绿色化”,由原来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变为“五化”。这些战略性变化,既是对长期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的反思与调整,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总体小康阶段的必然选择,今后不仅草原地区建设投入继续增加,农牧交错区和农区草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必将为我国草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清草业发展的关系和策略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推进草业发展也要勇于面对和正确认识各种矛盾,按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要求,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并落实解决矛盾的对策措施。

3.1 政府市场并重,市场优先

在我国发展草业的过程中,既有政府支持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比如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对草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视不够,造成了科研成果不多,技术推广也不到位;也有政府干预过多、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如一些地方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农民种草,由于产业衔接不到位、供需不协调,导致饲草料卖不出去,伤害了农牧民的种草积极性。发展草业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主要在规划计划、数据统计、信息发布、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基础性、公益性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即使加大对产业自身发展的投入,也要更多地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间接方式,以防止对市场正常的发展变化和合理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3.2 草料粮食并重,粮食优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3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每次农业结构调整都造成了粮食产量的下滑,国家不得不重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这种波动性变化,既不利于粮食生产,也不利于草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2]。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不强,耕地中中等地和低等地还占一半以上的比例,每年耕地净减少40~47万hm2,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优等地。在这次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种草与种粮的关系,还有可能出现粮食生产的反复,因此,要在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把部分种植籽粒玉米的耕地改种青贮青饲玉米或紫花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实现粮食生产和草料生产的双赢。

3.3 生产生态并重,生态优先

2015年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1期项目的截止年,也是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的起始年,如何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天然草原保护建设的政策走向,也左右着我国农区种草和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草原又多分布于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既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需要大力发展草业经济,但是不能再走牺牲环境、破坏草原生态的老路,要坚持生产生态并重、生态优先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实现生产和生态双赢。

3.4 数量质量并重,质量优先

近年来,我国对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进口量激增,据统计,2013年进口干草80万t,其中,苜蓿76万t,是2006年的2 320倍,进口额2.8亿美元,是2006年的2 360倍,此外,通过大量进口粮食解决饲料供应问题也不可能持续进行。我国要加快发展草业,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和水平,用饲草料替代部分饲料粮,以减轻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同时还要把质量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草业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大检验检测和质量监管力度,以满足人们对优质草产品和草食畜产品的消费需求。

3.5 自励他励并重,自励优先

发展草业的主体是广大农牧民和生产企业及有关社会组织,政府不应给企业和农牧民当家作主,强迫种草或不种草,但是可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给予必要的支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草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工商登记、商业贷款、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便利快捷的条件;鼓励协会学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做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逐步把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纳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等扶持政策范围,并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3.6 试点推广并重,试点优先

我国幅员辽阔,从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从发达地区到发展中地区,发展草业的基础和条件都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对于粮改饲、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等新增加的内容要加强调查研究,选择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地方开展试验试点,积累经验,探索模式;对于一些已经成熟的草原保护建设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草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推动草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草业发展道路。

[1] 中国草业协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学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关于草业的论述[J].草业科学,1992,9(4):11-19.

[2] 任继周.草业大词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等.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J].草业学报,2011(3):245-255.

[4] 杨振海.草原应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J].农村工作通讯,2015(5):38-40.

[5] 任继周.我对“草牧业”一词的初步理解[J].草业科学,2015,32(5):710.

[6]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草业统计[R].北京:全国畜牧总站,20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草原监测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4.

[8] 杨振海.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J].草地学报,2011,19(6):893-897.

[9] 李新一.推进种养业循环发展解决养殖污染问题[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10):26-30.

[10] 任继周.中国农业史的起点与农业对草地农业系统的回归-有关我国农业起源的浅议[J].中国农史,2004(3):3-7.

[11] 任继周,胥刚,齐文涛.中华农耕文明伦理观的历史足迹及城乡二元结构伦理溯源[J].中国农史,2013(6):3-20.

[12] 万宝瑞.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N].人民日报,2000-05-18(11).

Dialectical thinking on prataculture development

LI Xin-yi1,CHEN Gang2

(1.NationalAnimalHusbandryServiceandChinaFeedIndustryAssociation,Beijing100125,China;2.KeyLaboratoryofAgro-ProductQualityandSafety,InstituteofQualityStandardsandTestingTechnologyforAgro-Product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prataculture in China has made some progress.However,it is still far from becoming a big indust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he role of pratacul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NO.1 Document of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n 2015 plan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 and animal husbandry,this will bring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prata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The state has increased investment,and the prataculture encountered a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Materialist dialectics is a common guidelin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blem solving.Chinese prataculture must be guided under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s,with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atacultural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to set up confidence and persistence for prataculture development.It also needs to follow the market principle,enhance the supporting efforts,extend the industry chain,properly handle the various relationships and contradictions,and to make the prataculture become stronger.This will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and form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and finally establish a Chinese characterized prataculture development pathway.

prataculture;dialectical thinking;scientific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2015-07-16;

2015-07-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物产品中类固醇激素高灵敏度分析及膳食暴露评估应用基础研究(31171691)”资助

李新一(1973-),男,黑龙江省通河县人,硕士,高级畜牧师。 E-mail:lixinyi6699@qq.com 陈刚为通讯作者。

B 02;S 812.8

A

1009-5500(2015)05-0001-06

猜你喜欢
草业种草牧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青海草业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Cut off my Hands!
适宜藏北“窝圈”栽培的牧草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