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2015-10-14 02:40山东师范大学校医院内科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类药物

王 薇(山东师范大学校医院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4)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王 薇
(山东师范大学校医院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4)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组)和B组(阿托伐他汀组),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内皮舒张功能(FMD)、心功能指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改善程度更大,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功能方面比阿托伐他汀更具优势,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以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为主,严重时可导致猝死[1]。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目前,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具有调节血脂、改善动脉硬化、抗炎等作用,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药物[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0.27±7.35)岁;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3.84±2.73)年;所有患者均无他汀类药物禁忌症,且已排除正在服用降脂类药物、肾功能障碍、高胆固醇血症、急慢性肝炎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30天均停止服用降脂类药物,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如硝酸酯类等),抗血小板聚集(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以及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给予降糖、降压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于每日晨时或睡前服用,10 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12周;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12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以及肌酸激酶检测,若出现身体不适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FMD、LVEF等心功能指标,hs-CRP及Hcy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LDL-C<2.2 mmol/L,心电图ST-T段明显改善,T波倒置明显变浅;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或LDL-C<3.37 mmol/L,心电图ST-T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未见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A组患者的TC、LDL-C、FMD、LVEF 和hs-CRP改善程度更大,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检测指标A组(n=63)B组(n=6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mmol/L)4.92±1.043.19±0.26#*4.88±0.983.85±0.77#TG(mmol/L)2.39±0.811.37±0.55#2.41±0.781.54±0.62#HDL-C(mmol/L)1.19±0.371.94±0.46#1.20±0.351.73±0.38#LDL-C(mmol/L)3.44±1.011.57±0.48#*3.46±0.991.91±0.55#FMD(%)7.32±2.189.33±1.17#*7.29±2.28.61±2.12#LVEF(%)44.26±2.4365.38±3.06#*43.76±2.2658.77±2.97#Hs-CRP(mg/L)14.54±1.121.82±0.31#*14.25±1.222.30±0.77#Hcy(μmol/L)20.68±2.1614.73±1.34#20.57±2.2415.06±1.4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后,A组出现头晕和呕吐各1例;B组出现胃肠胀气2例,便秘1例;治疗过程中A组发生转氨酶升高6例,B组5例,且均未高于正常值的3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血糖增高及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为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和血脂水平高度相关。研究表明,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HDL-C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后者将通过胆固醇运输至血管壁外从而起到限制斑块进展、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同时HDL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起到抑制LDL氧化、逆转内皮功能失调、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并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3]。他汀类药物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稳定斑块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作用:一是通过抗炎症和抗氧化作用减少泡沫细胞形成,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二是通过降低LDL-C,减少斑块脂质核心,达到逆转斑块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是新型他汀类降脂药,临床试验显示,该药在降低LDL-C和升高HDL-C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防治冠心病的良好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TC、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A组改善程度更大,提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而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佳。

冠心病是脂质代谢紊乱与慢性炎性反应的疾病。炎性反应的加重,可加速斑块的形成。因此,抗炎也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之一。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检测到CRP,而CRP刺激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因此,积极抑制CRP的大量合成,并阻断其炎性反应链的进展,可最大限度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研究表明[4],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Hs-CRP水平,原因在于该药能够减少肝脏的合成、并加速肝脏对hs-CRP的分解,同时该药还可缓解血管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消除斑块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FMD、LVEF和hs-CR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心功能、消除炎症等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

总之,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功能方面比阿托伐他汀更具优势,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李 静,蒋立新,李 希,冯 芳.他汀类药物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5):348-351.

[2] 刘一鸣,潘杰锋,吕 静.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8):1645-1646.

[3] 刘 冰,柯永胜.他汀类药物强化调脂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6-8.

[4] 曹 健,蒋跃绒.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1060-1061.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13.056.02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