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学奎
青铜器RDM Army科研质量管理系统全面支持GJB5000A
□ 朱学奎
现代武器装备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软件在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过程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研制要求。为此,有关部门基于相关标准和军用软件研制的特点,制定了GJB5000A标准,要求军用软件研制单位依据GJB5000A制定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并切实落实执行。
“提升研发能力,推动组织自主创新”是青铜器软件的定位。源自华为公司的青铜器软件团队,依据华为的科研创新管理探索历程,融合国内其他主流科研机构的经验总结,并充分考虑军工产品研制系统复杂、关注质量、时限严格等特征,形成了青铜器RDM Army科研质量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了GJB5000A质量体系信息化,能够帮助科研机构缩短GJB5000A的实施周期,减少推行阻力。
“华为每年投入到软件上的工作量超过整体研发工作量的80%”,有关人员介绍。然而,在推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前华为的软件研发能否成功更多依赖运气,或依赖团队里是否有天才式的开发人员。这使华为的软件生命线非常脆弱,进度时常延期,且质量问题频发。为了解决越来越庞杂的软件系统及日益庞大的投入,实施CMM体系势在必行。
1999年初,华为开始接触CMM。考虑到印度拥有大量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印度软件从业人员对CMM的了解程度和接受速度都非常之快,拥有明显的“本地化”优势,华为决定由印度研究所来充当整个企业引入CMM的先锋。经过3年的推行、摸索、总结,终于在2001年12月,华为印度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CMM L4国际认证的软件研发机构。
青铜器RDMArmy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华为印度所的CMM推行过程,深刻领悟到CMM的精髓和实施方法:一是C M M要与科研业务紧密结合,二是要具备削足适履的勇气,三是C M M执行不能成为技术人员的负担,要成为助手。要达到管理于无形的效果,大量管理数据都需要基于CMM信息化系统自动挖掘、分析、预警。
通过参考华为CMM/CMMI推行经验,结合GJB5000A的特殊性,并充分考虑军工行业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青铜器RDM Army科研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对GJB5000A 22个PA(过程域)的全覆盖,能够满足科研机构GJB5000A L2-L5的认证评估需要。科研机构借助青铜器RDM Army实施GJB 5000A有明显优势:一是实施周期短,实施5000A L2一般需要1个半到两个月,实施5000A L3一般需要3到3个半月;二是实施阻力小,基层技术人员每天只需要花费10分钟,进行日清日结,就能全面满足5000A质量数据收集分析的要求;三是实施难度小,RDM Army对照5000A认证要求,已经将22个PA全部信息化、模板化、流程化、样例化、标准化,科研单位只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就可以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