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清,郑 娟,张守华
(1.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洛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小蓟对犬出血性肠炎止血效果试验
郑国清1,郑娟2,张守华2
(1.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2.洛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在洛阳市区某宠物医院,共收治了80条患肠道出血疾病的犬,把它们按两组进行治疗,第1组的40条犬用常规方法治疗(消炎、止吐、止血、控制继发感染、灌肠等),第2组的40条犬在原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用小蓟对消化道进行局部止血。结果表明,第1组和第2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7.5%和82.5%,加用小蓟后,其治愈率提高了15.0%,止血时间也明显缩短。另外,其复发率降低了9.41%,患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了20%,是理想的辅助止血方法。
小蓟;犬;出血性肠炎;止血
犬出血性肠炎是胃肠黏膜及深层组织重症炎性疾病的总称,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但以幼龄犬发生较多,品种越纯的犬越易发生,本地土种犬发生较少。患病动物是该病的主要感染源,病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等是主要污染源。
2.1原发性病因
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动物采食了腐败变质、污染的食物,或摄入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破坏肠黏膜及深层组织而致病。突然更换食物,饥饱不均,饲喂不定时、不定量,食物过热、过冷及食入异物等均可诱发该病。
2.2继发性病因
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犬瘟热、细小病毒、冠状病毒等)、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及寄生虫的侵袭等。
患犬体温升高(随着病情恶化,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心跳增速,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明显减退或废绝,初期饮欲增加,后期多拒绝饮水。可视黏膜初期潮红,后期发绀或黄染。呕吐、腹痛、腹泻明显,粪便稀软,甚至呈粥样(有的呈番茄汁状)、水样,腥臭,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脓液、胶冻样物、脱落的肠黏膜。患病后期,出现排粪失禁或里急后重。
小蓟,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和皂甙等。该药性凉、微苦,入心、肝、脾经,有抗菌、消肿、止血之功效,尤其是其止血功能为众人所公认,内用外用均可。
笔者治疗的80例病犬中,泰迪12只、萨摩耶15只、博美8只、哈士奇10只、藏獒9只、中华田园犬10只、边境牧羊犬94只、大白熊7只。将以上80例病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按以下方法治疗。
第1组常规治疗方法(处方中药量以犬体质量3.5 kg为标准,随体质量而增减):①5%葡萄糖30 ml,维生素C 0.5 g,维生素B61 ml,静脉注射;②复方氯化钠30 ml,头孢噻呋0.35/支,静脉注射;③止血敏4 ml、维生素K32 ml,皮下注射;④犬用高免血清10 ml,皮下注射;⑤0.1%高锰酸钾水约500 ml,深部灌肠。
第2组在原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用小蓟对消化道进行局部止血。具体的治疗方法为,采幼嫩的小蓟适量,置于适当的容器中,用药杵捣烂成汁状,用注射器缓慢灌服。或经稀释后深部灌肠,每天1次,连续2~3 d。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虽都有一定疗效,但在治愈率、愈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方面有明显不同。其结果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 两种治疗方法不同治愈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愈后犬的复发情况对比
表3 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犬出血性肠炎主要危害幼犬,发病率、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这是目前不争的事实。治疗的难度就在于肠道止血,临床曾试用人用的昂贵止血药,效果也不理想,使很多犬死于幼龄,给养犬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养犬户的积极性。
用小蓟对犬肠道局部止血,具有明显优点,如价廉、易得、安全、高效,是理想的辅助止血方法。
S858.292
B
1004-5090(2015)06-0003-02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