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
中纺澳州交响曲
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
在澳洲三十多年的经营与沉淀,中纺澳一举发展成为集团业务转型、商业模式探索的新平台。中澳自贸协定的落地将使该平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放大和提升。
中纺澳旗下优尼拜尔有限公司的载体优尼拜尔农场,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牧场,面积为3万公顷。
6月中旬,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将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身在澳大利亚的中纺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下称“中纺澳”)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单奕龙也强烈地感受到市场对这一领域关注的热度。
中纺澳是大型央企——中纺集团出海的先遣军。中纺集团创建于1951年,集团注册资本4.22亿元,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纺集团成立近六十年来,从一家传统的纺织外贸进出口企业逐步转型发展为广泛涉足纺织、粮油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纺集团就在澳大利亚市场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与沉淀,从办事处发展到独立法人,中纺澳的业务也从对澳洲羊毛的进口发展到对其粮食、牛羊肉的大宗进口,不仅单纯做贸易还进行农场投资,公司已成为集团业务转型、商业模式探索的新平台。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的落地,这一平台的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放大与提升。
“澳洲历史上是个自有资金极度匮乏、依赖外资发展的国家,从早期的英、美资本、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资,再到今天的中国投资,概莫能外。当前,来澳考察的企业团队非常多,市场对中澳贸易、中澳投资的关注度与信心也是空前提高,很多人都开始在这里寻找贸易与投资的机会,也开始进行布局。”通过越洋电话,单奕龙向本刊记者说道。
自2004年被外派到中纺澳,单奕龙已经在澳工作十余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已深深融入当地的环境。他从多个角度观察和研究了中资企业对澳洲投资的探索。早期,中国矿业资本进入澳洲,开启了澳洲产业发展利用中国资本的时代。过去两年来,矿业衰退,大量中国资本进入房地产业,以2014年为例,46%的中国投资进入澳洲商业地产领域。同一时期,中国资本探索澳洲农业食品领域的脚步也逐步加快,已有若干澳洲肉类加工企业被中资收购或参股,超过十家民营或国有企业连续收购了澳洲大规模种植、养殖农场和其他大农业资产。此外,2014年,来澳的民营资本投资首次超过了国有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中国的投资中,85%的项目和66%的资金均来自于民营领域。单奕龙认为,澳大利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奶粉行业,新西兰的奶粉行业已经饱和了,但是澳大利亚还有50%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在未来的三至五年,我们预测中国对澳洲投资的前三大领域为基础设施、商用地产和农业食品。”
单奕龙还指出,从行业来讲,澳洲各行各业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均持欢迎态度,因为中国资本的进入,帮助澳洲改善了当地行业的发展与经营,改善了澳洲企业的盈利能力,扩大了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从操作层面看,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还不是很成熟,超溢价的现象比较普遍。澳洲对中国买家出售企业要价很高,而中国企业不会砍价、不会让步。同时,除了溢价的现象,现在到澳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庞大,但是能够落实的项目,能够真正落地的项目却比较有限。而澳洲当地的普通老百姓,是比较反感中国人的,因为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悉尼,来自中国的炒房人士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使得普通的澳大利亚市民怨声载道。
之所以一方面中国赴澳投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落到实处的项目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对澳洲市场水土不服。“澳洲市场非常规范,比如项目并购,它都有一个规范的流程,不能仅凭直觉,而没有严谨的项目背景调查就盲目购买。”单奕龙表示,目前深受市场关注的农场项目,其法律、法规相当规范,几乎没有“钻空子”的余地,到澳洲来投资农场的企业一定要严格遵守这里的各项规定,而这也是中纺澳在澳投资经营农场的心得之一。
澳大利亚羊毛绝大多数都是出口到中国市场,其数量约占澳大利亚羊毛产量的80%。中纺澳的前身就是传统的澳洲羊毛进口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淀,目前,中纺澳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澳洲羊毛采购体系,而且在澳大利亚三大羊毛采购市场安置了专业买手代公司进行采购。目前,中纺澳已在中国澳毛进口市场排名前两位,其进口业务量已占据半壁江山。“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洗牌,有一些中小型的澳毛进口商逐渐退出了这个市场,市场秩序不断得到规范,澳洲羊毛进口也已步入正轨,采购、销售两旺。”单奕龙对羊毛进口业务前景非常有信心。
传统羊毛进口生意做得不错,但是中纺澳在澳洲的探索并没有停下脚步。2007年,由于集团战略产业——纺织行业下行压力剧增,中纺集团启动了第二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以大宗农产品经营为发展重点,并做出致力于发展为国际大宗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定位。在集团整体部署下,中纺澳也在农产品——粮食经营这一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1年,中纺澳投资设立中纺优尼拜尔(Unibale)有限公司(下称“优尼拜尔有限公司”),经营农场,中纺澳100%控股,这对中纺集团而言也是战略性的一步。
单奕龙表示:“公司如果单纯做贸易,没有实业根基,竞争力不强,发展也会比较单薄;如果单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根植于行业经营,因为这不仅需要时间,而且往往因为没有终端渠道依托而出现盲目投资。所以,最好的形式就是贸易与投资相结合,贸易促进投资,投资也能带动贸易。”中纺澳是做粮食、羊毛、牛羊肉等贸易出身,贸易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要保证产品货源的稳定,而实体投资,比如经营农场,种植粮食、饲养牛羊就稳定了货源。此外,中纺澳也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关系,销售渠道通畅,项目投资产出、收购渠道稳定,也不用担心市场销路。加之,澳大利亚本身农产品资源丰富,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产品品质,各方面配套措施都很完善。在这样的整体思路之下,优尼拜尔有限公司大刀阔斧启动。
优尼拜尔有限公司的载体优尼拜尔农场,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牧场,面积为3万公顷,农场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大麦等。投资经营农场,必须对农场的种植环节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促进中纺集团对棉花和粮食的采购。“我们有自己的农场,尽管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路线。目前中纺澳跟澳大利亚当地的农场主及仓库管理人员关系都非常好,投资经营农场无形中也帮助中纺澳树立了品牌。农场辐射范围广泛,我们就可以绕过中间粮商,直接在基层田间向农户手中购买粮食。”单奕龙谈到,目前,中纺澳粮食采购体系已经搭建完善,以当地农场为主要依托,公司的采购团队、收储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如今,中纺澳收粮规模已达30万吨/年。除此之外,中纺澳借助货源优势,看到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开始将进口产品线拓展到葡萄酒、海产品、蜂蜜、奶粉等其他消费类商品,并且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尼拜尔(Unibale)。
“目前中纺澳在澳大利亚的经营状态是整体上升的态势,年增速大概达到30%以上。”单奕龙介绍,中纺澳经营的产品不仅有羊毛、粮食、牛羊肉大宗进口,还有自由农场经营。公司自有品牌下的红酒、奶粉、蜂蜜等产品的进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公司年营业额近3亿美元,在集团层面所占的经营份额也越来越大。中纺集团副总裁刘贤福也曾对本刊记者谈到,中纺澳不断拓展的业务属于民生产品,刚性需求大,价格波动小,而农场投资也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的收益,弥补了原主营收入的下滑。
8月2日,广东顺德第二家优尼拜尔商户正式开门迎客,顺德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来自澳洲、新西兰的进口优质平价农产品,其中还有新西兰进口奶粉。而类似这样的优尼拜尔旗舰店不仅仅出现在广东,从山东青岛到浙江杭州再到北京、哈尔滨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优尼拜尔商铺。“目前我们已在国内拓展了50多家特许经销商,从东北到广东,发展非常快。”单奕龙说道。
从投资经营农场,再到自主经营旗下品牌——优尼拜尔,经过三年时间的摸索,中纺澳跨越澳大利亚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梦想不断放大。“如今我们正在尝试创新商业模式——将业务链条向两头延伸:一个是在货源方面,通过自己投资的项目和涉足管理的项目来保证优质货源,从而带动我们的贸易;另一头就是在销售渠道上,公司不再是在港口简单地把我们的产品转口交给经销商,而是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发展特许经销商以进军国内终端市场。”单奕龙表示,公司在以往传统的转口贸易模式下占据的利润非常有限,但承担的风险却非常大,加之汇率波动风险较大,转口贸易商容易违约弃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业务风险,公司希望进一步向业务链条的两端迈进。
在开辟优质货源方面,中纺澳看到了中资企业到澳投资农业项目的市场契机。一方面市场投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企业面对实际情况又比较盲目,所以中纺澳旗下的农场项目——优尼拜尔有限公司也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业务——为来澳大利亚投资农业项目的企业提供咨询管理服务。
优尼拜尔借助自身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借助中纺澳在澳洲沉淀的三十余年的资源,进一步帮助来澳投资的中国企业,帮助企业围绕项目进行投资评估报告、筹划税收安排,由于优尼拜尔本身就是农产品经营收购企业,所以优尼拜尔管理团队也可以帮助客户代为管理收购的农场项目等等。“我们帮助客户投资农场,然后代为经营管理,作为农产品的规模收购企业,我们也可以最终收购这些企业的产品。”单奕龙表示。
此外,中纺澳也努力在国内市场建立终端市场体系,希望邀请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一起合作。近两个月,优尼拜尔在国内不断推出新店,旗下的产品也开始不断深入二、三线市场。“国内强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总量都成为我们这些海外游子强大的后盾”。单奕龙表示,“终端市场渠道的发展也会倒逼公司前端货源、产业链的发展和提升,没有终端市场的规模化效应,公司运营也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效应。国内终端市场体系一旦建立,对中纺澳而言,将是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突破。”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中纺澳在澳大利亚经过几十年的尝试与探索,已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形成了规模效应,公司经营发展高度本地化。未来,借助中澳自贸协定的落地,中澳两地的市场纽带将更为紧密,这条纽带之上的企业交融也将更加密切,而这也为中纺澳的贸易投资大平台理念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商业模式一旦成熟,企业就会自己滚动向前发展。作为央企,我们的海外机构将会发挥平台纽带的作用,相信这个平台上的事业会越做越大。” 单奕龙对中澳两国未来的经贸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