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不会爆发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与防范金融危机相比,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应对中期内的长期性停滞困局。
2015年8月中旬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不断:若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全球股市集体重挫,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低。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即将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加之中国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行,两股力量相互重叠、强化,可能会导致一些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而一旦危机爆发,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有学者认为,美联储不会在今年加息,甚至可能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措施。
笔者并不认同上述判断。首先,美联储在今年至少加息一次,这几乎已成定局;其次,短期内爆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概率并不大。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可能继续震荡,但酿成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与防范金融危机相比,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应对中期内的长期性停滞困局。笔者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美国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即使美联储今年加息,加息的节奏也不会太快。这意味着美联储加息的行为基本上在市场预期之内,因此,造成额外负面冲击的概率不大。尽管美国经济在2015年第2季度环比增速折年率为3.7%,远超初值2.3%,且2015年7月失业率已降至5.3%,但经济复苏的背后也存在隐忧:首先,美国就业市场的劳动参与率较低,说明劳动力长期退出就业市场的问题依然严重;其次,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主要是消费与存货调整,美国企业仍在大量囤积现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依然不强;再次,过去两年美元有效汇率升值太快,已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增长与就业;此外,美联储加息形成的负外部性也通过各种渠道反作用于美国经济。鉴于此,笔者认为,美联储可能需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使其基金利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美联储加息的冲击短期内是可控的,它甚至被市场高估了。
第二,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有趋稳态势。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速不尽如人意,中国政府加大了宏观政策的刺激力度。财政政策方面,国内以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国际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一轮基建浪潮正蓄势待发;货币政策方面,2014年11月至今已经有5次降息、3次降准,且未来很可能进一步降准;人民币汇率方面,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下行,改善了汇率高估的局面。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促使中国经济增速在下半年趋稳,缓解中国经济下行的国际冲击。
第三,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上经常账户逆差更小、外债规模更低、外汇储备水平更高且国内扩
张性政策空间更为充裕,整体应对负面冲击的能力要强劲得多,爆发大规模危机的概率很低。当然,新兴市场也并非铁板一块,拉美资源出口型国家目前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脆弱性就显著低于东南亚国家。个别国家存在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第四,如果个别国家爆发危机,获得外部援助的及时性与规模都有望得到显著改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组织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的援助迟缓且带有严格的条件性。目前,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低迷,一旦新兴市场国家出现大规模危机,发达国家可能再度被拖入衰退。因此,如果个别新兴市场爆发危机,国际组织甚至发达国家将会及时救援。此外,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出现了更多的区域性或集体性救助安排,危机从特定国家传染至全球的可能性非常低。
综上所述,目前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并不会在短期内恶化为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与金融危机相比,要帮助全球经济摆脱长期性停滞困局的挑战更加艰巨。这要求各国政府克服国内阻力、推动本国结构性改革,也呼唤各国之间加强政策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