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伯雄:最大“军老虎”落马

2015-10-10 11:28郭媛丹辰靖云谢正平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2015年9期

郭媛丹+辰靖云+谢正平

去年6月30日,徐才厚再也不能被称为“同志”,没有挨过党的生日;今年7月30日,建军节前,郭伯雄被开除党籍。据新华社7月30日消息,中共中央决定给予郭伯雄开除党籍处分,将郭伯雄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上一届中央军委的两位副主席,一位为党“祭旗”,一位为军“祭旗”。

排名第一的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取代徐才厚,成为最大的“军老虎”。其落马也再次表明“军中决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打虎,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配方与节奏。

持“打虎放缓”论者可休矣。

郭伯雄和徐才厚

落马的四点相似性

今年73岁的郭伯雄曾长期在兰州军区服役,担任过陆军19军参谋长、47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郭伯雄出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并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排名第一的职业军人。从2002年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郭伯雄负责协助军委主席,处理中央军委的日常事务。同期,徐才厚分管解放军政治、组织工作。

2013年3月,郭伯雄和徐才厚正式退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领衔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党政军系统掀起前所未有的反腐浪潮。迄今为止,军队已经有38名军级以上的“老虎”落马。2015年3月,在军队的第二批落马“老虎”中,中国军方重拳打掉14名军级以上的“老虎”,其中包括郭伯雄之子郭正钢。

从目前公开报道的情况看,郭伯雄和徐才厚的落马有四点相似性:第一,两人的家人均涉案。2014年10月27日,军事检察院侦查查明,徐才厚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而在郭伯雄落马之前,其子郭正钢已经被查。

第二,从简历分析,无论是郭伯雄还是徐才厚都是从基层做起。郭伯雄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参谋,副处长,处长,参谋长,军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也是历任普通战士,副指导员,干事,副处长,副主任,主任,政委,总政副主任,军委副主席。这种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都深受党和国家培育,初期也是清廉的。徐才厚的同学曾撰文称上世纪90年代初徐连同学赠送的冷气机都不敢收。但最终还是被金钱腐蚀了灵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第三,两人落马的影响都极其恶劣。从去年徐才厚落马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军队公开讲话中三次提及徐才厚案,表示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彻底肃清徐才厚案件的影响。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还出现“徐才厚的违纪违法活动对部队建设的损害是全面的、深层次的”的表述。郭伯雄被查带给部队建设的损害不会比徐才厚小,而是更大。此前,媒体曾批徐才厚是“两面人”——用假面具掩盖肮脏灵魂。“像徐才厚那样,管灵魂的出卖灵魂,管反腐的带头腐败,管干部的带头卖官鬻爵,讲艰苦奋斗的带头贪图享乐,即使信仰信念讲得再多,理想宗旨说得再好,也都是空言空谈,只能让人产生怀疑,只会遭到官兵唾弃。”

第四,党中央对两人的查处展示出的意义也是相同的,都充分体现了从严治党、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坚定政治决心。全党全军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又一个没控制住私欲的悲剧

上一届军委的两位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都因贪腐东窗事发,这对解放军的声誉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倒退几年,人们几乎不敢去想。所以说,位高权重者谁也不要以为自己触犯党纪国法,国家和社会可能会为了“顾全大局”而对自己网开一面。徐、郭倒了,军旗仍猎猎地飘着,人民对解放军信任如初,世界对中国军威的尊重也不会打折。

民间有一种很朴素的说法: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江湖市井的这一总结却有着深刻的道理。郭伯雄这么大的官,贪点占点算啥?然而各种人生际遇的小齿轮都挂在时间的大齿轮上旋转,再大的官也不是“天”,只有宇宙中人世间最基础的法则才是永恒不变的。

官能压法,有时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但那样的时刻总会到来,使它在回首中又变得那样虚幻。郭伯雄站在非常高的位置上演示了这个逻辑的颠扑不破,他这个教训大概够很多人在今后的人生中消化。

百姓哲学大多是劝善的,我们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好人一生平安”等等。看来官当得大、手握重权之后,这些道理仍然配得上是精神的干粮。原来权力大了更容易遭到出轨和犯错的诱惑,更需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做人。权力有边界,政治有规矩。做个好官就要在使用权力的同时,敬畏手中的权力。

郭伯雄在权力巅峰上没能抑制住私欲,最终害了自己,也毁了全家。他还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损失。但是党和国家终有能力消化这些损失,他本人最后陷进的却是灭顶之灾。因此谁也不要与这个国家和时代赌聪明,赌运气。让自己真正融入国家前进的主流,做其中积极正面的因子,把个人成功的幸运反过来再奉献给祖国和大众,这是每一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应有的人生态度。

又一位落马高官将在铸成人生大错之后痛想长思。让这些刻骨铭心的思考早一点到来吧。社会要多营造发生这种思考的环境和机会,个人要加强乐于或不拒绝这种思考的修养。

反腐逐渐由减“增量”到去“存量”

军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中共敢于拿军队开刀,用官方的话来说,叫“自我净化”,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做手术,难度之大,决心之强,不可不察。

以常理论,查处郭伯雄,中央应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毕竟,两个军委副主席,都是政治局委员的副国级规格,军队的作战、后勤、组工、政治、装备等等重要事项都由其日常负责,不夸张地说,在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一举一动,军队里都有上行下效。

尤其是买官卖官一项,一旦成为军内人人皆知又不说破的潜规则,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必然大打折扣。而当其不为人知的一面被挖出、与在台上的所作所为形成对比时,其负面的政治效应,亦远为决策者决策前所深知。

疾在腠理,不治将愈深。是讳疾忌医、挂住脸面,还是向自己开刀、挖出毒瘤给世人看?

两害相权取其轻,刮骨疗毒显其定。

从周永康,到徐才厚,再到郭伯雄,反腐逐渐由减“增量”,到去“存量”。在反腐的蓝图里,增量要减,存量更要去。事实上,存量比增量还更难解决。不仅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线索怎么查实,都是问题。“老老虎”,即使难度大,也要打。

王岐山一直强调,“反腐要踏着不变的步伐向前走”,如此看来,就有更重要的解释:反腐不讲既往不咎,而要逐步减少腐败存量,不管你是在位,还是退休,不管位置高,还是低,只要违法违纪,一律查处。反腐的狠话,习近平、王岐山都没少说。从这个角度来看,郭伯雄案的意义就更加明显。

(综合摘编自《环球时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2015.8.5)